江苏无锡,有个世界级赏樱地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有人说,每一次的季节交替,都是大自然浪漫的告白。初春时节,万物渐渐复苏,这其中最为浪漫的,还要数那被风吹过的阵阵樱花雨。

    三月来了,樱花还会远吗?说起樱花,很多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往往都是日本和武汉的身影。殊不知在江苏无锡,有个完全不输日本的赏樱地。一场春雨,让沉睡已久的数万株樱花齐齐绽放,她们彼此争奇斗艳,一心想为这春天增添姿色。

    无锡鼋头渚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樱花种植基地之一。与日本的弘前樱花园,以及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

    樱花时节,如云似霞的樱花和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点缀在了烟波浩渺的太湖山水之间,惊艳万分。难怪诗人郭沫若曾盛赞这里: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这里缓缓流过,经过时光洗涤的巷弄里,岁月的痕迹怎么也无法抹去。而无锡,她默不作声地注视着人们穿行在南京、苏州、杭州、上海之间,也不忘时时散发她清新雅致的气息。

    人们都说,一生至少要去看两次樱花雨。一次为浪漫的遇见,一次为离别的忧伤。趁着春光,去无锡走走吧。沐浴在阳光下如漫天云霞飘落的樱花雨里,看一泓水池,走一座石桥,倾听这座小城的故事。

    来无锡,借三寸春光;在鼋头渚,看醉美樱花。鼋头渚是太湖北部的一处半岛,形似浮鼋翘首而得名。初春时,静静坐在太湖边,仿佛能听见朵朵樱花盛开的声音,柔美细腻,抚平了人们心中的褶皱,只留一片柔软。

    鼋头渚的樱花品种丰富,「椿寒樱」在二月底就进入盛花期,三月中旬至月底,最大规模的染井吉野樱进入盛花期,四月上旬还可观赏「绯红晚樱」。满园春色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每个憧憬美好的人眼前。

    登临碧瓦朱甍的赏樱楼,一片浩瀚的樱花海便映入了眼帘。满目浪漫的樱花和清晨雾霭沉沉的湖水相互交织,向着天空延绵而去。一团团粉色像一朵朵温柔的云,云朵入了天空中,又倒映进水中去,宛若天宫的后花园。

    这里三面环水,既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也有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乘船飘摇在太湖之上,置身于太湖的烟波浩渺中,再登上太湖仙岛一探秘境,怀着虔诚的心流连于岛上的道教仙宫和道、佛两教石窟塑像间,感受那倾泻而出的绵绵禅意。

    等到入夜,那本分外粉嫩的樱花和飘飞的花瓣,在灯光的映射下,皆被光影染成了金色、银色、红色、紫色……五彩斑斓、如梦似幻,让人目眩神迷。比起白日里的缕缕柔情,夜晚的落英似乎更显灵动。

    在这鼋头渚里,还有诸多古迹和独具韵味的私家园林,「太湖佳绝处」的门楼、长春桥的横云山庄、无锡古老的广福寺等,游历其中,皆能寻到历代名人雅士的踪迹。这里是一个适合消遣时间的绝佳地方,因为在这浪费的所有时间,都将化成绵绵柔情填满你的世界。

    在梅园,赏漫山梅花。无锡有老话:春天,从梅园开始。一阵春风,梅花便探察到春的生机,欣喜的从枝头各个花苞中探出头,准备迎接春天。几千株梅花一齐开放,漫山遍野的梅花打造了一场花的盛宴。

    这里以梅饰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是“中国四大梅园”之一。拥有梅花的品种繁多,素白洁净的玉蝶梅、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绿萼梅、红颜淡妆的宫粉梅、胭脂滴滴的朱砂梅、浓艳如墨的墨梅、还有有枝杆盘曲矫若游龙的龙游梅等,相互交叉着,都带着春的欣喜傲立枝头。

    等到了3月下旬-4月,郁金香便盛开了,在郁金香花展中,各种奇异品种的郁金香,悄无声息的敲开了远方人们的心扉,吸引着他们前来。

    如若不是春季来游览的话,也无妨。因为这夏可赏荷芳,秋可闻桂香,中秋可逛灯会。只要你来,她便等你。

    在蠡园,待南堤春晓。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园便因湖而得名。细细窄窄的长堤、小桥、长廊架于水上,是精致的典型江南园林风格。每到3、4月份桃花开放,6-9月荷花盛开,这里就宛如一座水上花园,续写着爱情的缱绻。

    这里赏春花最好的地方,是蠡湖上的长堤南堤春晓。堤上一排垂柳,柳枝随风摇摆,柳树间夹种着许多桃树,有时同一株桃树上竟还能开出不一样颜色的花。当湖风拂过,桃花、梨花、樱花吹落的花瓣,铺在湖面上,好似一副花团锦簇的锡绣。

    不过,最钟爱的还是四季亭,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栽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四季四景,四季四情。

    跨在蠡湖之上的千步长廊,是蠡园里的老建筑物,一侧是墙,一侧临水,墙上80个镂空的花窗,图案各异,精到妙处。漫步其中,恍惚间竟分不清今夕是何年。

    在拈花湾,寻一方净土。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拈花一词源于佛教中「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寓意每个人都能从心灵里感受到快乐,而拈花湾就是这样的第一个地方。

    拈花湾的地块形似五叶莲花,走在拈花湾的巷子里,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那面含微笑的灵山大佛。在佛的普渡下,这里格外的宁静,从远处传来隐约的古筝声让人静心安神。

    拈花塔上的铃铎妙音,拈花湖畔的芦花丛丛,街旁木制的唐风建筑,宋代的飞梁结构,所有景观都像是会呼吸般浑然天成。清雅禅意扑面而来,就如同进入一个满是禅意的世界中。

    在远山堂中,一张桌案、一笔一墨,静静的抄完一段经文,写下的每一笔都犹如人生的一段心路,字字入心、字字有情。在这样一方远离喧嚣的净土,安放一颗浮躁疲惫的心。

    在荡口古镇,游无锡后花园。相传这里是东汉孝子丁兰的故里,家喻人晓的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这座千年古镇,完好的保存有一片明清古居,家家枕水而居,户户开门见水。仿佛是古画中遗留在外的景致,无愧于「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

    嫩绿的枝头、屋檐下鲜亮的红灯笼,点缀了这幅别有韵味的水墨画。这里知名度不高,有着古镇应有却难得的清净,撑一只小船,随着船摇摆,荡起的涟漪串起河边人家,尽享明媚阳光下的安宁午后。

    这里代代相传着礼让、孝义之风。天幕泛着墨蓝,满是格子的窗棱里透着微光,不知百年前的这一户人家,是不是一儿说文,一儿习画,父母甚悦的情景。

    吹陶笛的小哥、唱锡剧的汉服爱好者,让这里牢牢印记在游人的心中。如果说秦淮河畔、夫子庙前,抒写的是名流巨贾的故事,那么荡口古镇谱写的便是普通百姓的爱与哀愁。

    在惠山古镇,遇无锡老街坊。京杭大运河的支流从惠山古镇穿流而过,为这里带来了繁华与热闹。这里有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忆秦园小笼包,有总是排队的惠山豆腐花,还有很赞的苏式面,光是为了美食就值得你来这一趟。

    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这里的文化遗存及历史性建筑比比皆是,号称无锡历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惠山古镇里的惠山寺旁,是当年乾隆爷下江南必去的寄畅园,那极尽曲岸回沙的艺术效果的园景,那造型栩栩如生的美人石,令人惊叹。不难想为什么当初乾隆皇帝会在颐和园中仿照此园建造了谐趣园。

    悠悠游赏其中,赞那云起楼前只有一棵银杏树组成的风景;叹那经乾隆御封为天下第二泉,孕育出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惠山泉;赏那被郭沫若先生赞叹「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的惠山泥人。她就像是一壶细致泡就的好茶,茶香四溢,不现世、不招摇,带着一缕清苦气,最是韵致悠扬。

    不知该说无锡不谙世事,还是该说她处之泰然。竟让这个汇集了花海、古巷、水乡、禅意的地方,总是被人们忽略。可就是它此般的与世无争、平平淡淡,才让人格外沉迷与欢喜。

    我们熬过了秋的寂寞、冬的凌冽,这个春天,去赴一场烂漫的约会吧!让每个花开的地方,都成为绽放在眼前的风景。为那浪漫的樱花雨许你一个樱花树下的约定。(信息源自凤凰网、旅游,极致之旅、《旅悦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