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后,普通人该怎么办?

世界经济论坛的相关报告显示,在未来的2025年,机器将会替代8000万个工作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大趋势。然而在现在很多地方依旧依靠人力劳动的前提下,机器以及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必然会一定程度上挤占人类原本的职位。那么,没了工作后,普通人下一步又该怎么办?难道会面临世界范围内的就业困境?还是说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

工作岗位的“变少”

随着机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里通过构建数字化的流水线来大大节省成本提升效率。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对于原本在这些厂内工作的工人以及技术人员来说却并不一定,因为机器在绝大多数时候挤占掉了绝大部分人的工作。而且这种情况还不止发生在工厂与互联网行业密切相关的产业,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普通人的很多工作其实也都可以被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取代。

无论是在科幻小说还是现实发展中,人工智能和机器都会必然取代掉一些原本属于人工的工作,而没了工作后,普通人的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机器覆盖就业并不是一瞬间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甚至可以说是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些低端制造业被机器取代后,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通过学习机器的使用方式来获得工作,哪怕是人工智能本身都需要人类来进行维护和操作,因此工作岗位在绝对数量上变少的同时,类型和科技含量却在变多。

不过对于一些低端产业的国家而言,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机器以及人工智能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取代了个人的生产,逼迫这些低端产业国家,降低自己的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也就是在间接打击由人力生产为主的一些生产方式,这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和就业都是非常危险,不过从其他方面来说,这种机械化也并非没有好处。

在很多发达国家人口增速放缓甚至是负增长的情况下,机械化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有很多国家都处于一种低生育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将在可见的范围内不断持续,甚至可以说人口减少本身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大趋势。而解决因为缺少人口而产生的经济影响,用机器和人工智能来辅助生产就是最有效的方式,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这其实也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以及企业在追求的结果。

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

不过这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思考,尤其是一些担心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的人。其实从目前的科技状况讲,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本身都只是能够在人类理解范围内进行运作的创造物而已,真正的学习和拟人思维至今都没有出现,在可预见的未来恐怕也相当难出现。

而且即便通过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革新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说,各国政府都不可能允许企业毫无限制的使用机器来提升自己的生产效率,毕竟社会问题始终是各个国家发展和维持的基础。

当然,时代在发展,信息化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如果想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发展自己,跟不上时代就只有被淘汰或排挤的可能。对于生存的迫切需求,使得人类不得不提升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即便普通人目前还没有被替代的威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本文由亮剑西南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