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在泸州赶场的日子!

小时候,每次到赶场的时候,小娃儿们都非常高兴,街上不仅闹热,还有很多好吃的。只是现在泸州农村年轻人大多出门务工了,如今赶场也远没有记忆中那些年那么热闹,这些赶场的乐趣也许只能留在记忆中了。泸州的娃儿们,还记得小时候在泸州乡镇赶场的日子吗?

我国农村村落幅员面积宽,村民居住分散,以前交通不便,离乡镇较远,不像现在通村公路好走,骑车随时可以上街,加之平时农活太忙,不可能天天上街去。记得小时候需要买生活日用品或者销售自家农产品,都会在约定俗成的赶场时间,集中步行到乡镇街道,或买,或卖,或聚,或饮,或看,或娱......

赶场那一天,村上的人一定会起个大早,三三两两、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会从远近不同的家中出发,顶着朝霞,冒着晨雾,绕过村庄,跨过田坎,走过小路,边看风景边摆龙门阵。

农村赶场是按农历计算,各乡镇赶场时间并不是统一的。

很多村民一大早就会来赶场,有的会把当季自己家田里的农作物拿出来卖。不但新鲜而且价格不贵,还可以给他讲价。有些为了早点回家,只要给点钱就卖了。

挑箩筐的,背背篓的,提菜篮子的,也有空手纯粹去场上看热闹的,都是屋前屋后的熟人,隔老远就喊:今天你也赶场啊?

小时候最爱热闹,没有钱也可以在热闹的赶场天四处看看逛逛,有一两块“巨额”零花钱更是高兴得飞起。

集市上的服装摊,卖的不是牌子,价格便宜,但爷爷奶奶还是舍不得买。

那时虽然不用电子称,但用杆秤也不会缺斤少两

赶场最多的就是菜,不同的菜,每次都是买很多菜回家。村民们把自家田地种的蔬菜带到集市上贩卖,这才是绝对放心的绿色食品。

市场有很多买调料的,辣椒、花椒、八角,各种调料。

走,上街去割肉去!小时候只有过节才能吃到肉,那时的肉感觉比现在好吃。

在牲畜交易区都会有卖鸡的、卖鸭的、卖鹅的、卖小猪的等等,应有尽有。

没有美食的童年不能叫童年,开起车子卖麻花,又大又香又实惠。

总令我们垂涎的,也就是赶场时候的街上,摆摊子有卖吃的,总想买个吃的,那时要是能吃顿包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做手工的老人也很多,虽然上了年纪可是手脚依然麻利,手工的东西也很经久耐用。

“铁匠”现在很少见了,不过铁制器械依旧是农村农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裁缝,衣服上有个修修补补的交给他们就好了。

补锅补鞋的工具你以前见过没有呢?

剃头,那张厚茧大手从头顶抚摸而过的温暖。现在理发一般都是去理发店,可是那时候的农村的男的一般都会去找剃头匠剃,剃个板寸能管好久,不但技术好,关键是便宜!

写着写着忽然就回忆满满,好怀念曾经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一起赶场的时候。那些年我们赶过的场,背过的背篼,记忆中仍然鲜活而生动!现在每天都是赶场,只要你愿意上街,随时可以买到你想买的。但是,现在的小孩是没法感受我们当年赶场的快乐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