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中)

祠堂的主要功能

1、祠堂是祖宗神灵聚居的地方,供设着祖先的神主,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
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会,齐集桐堂,由族长或宗子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扫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分别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扫。通过祠堂祭祀,使族人常瞻仰先祖仪容,唤起家族团结。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形成和维系宗族制度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维护和巩固族权地位,即通过敬宗以收族。

祭祀主要在春冬两季进行,春祭“清明”,称“清明会”;冬祭“冬至”,称“冬至会’。祭祀过程中,一族的男子备好牲礼等祭祀用品,欢聚宴饮。有势力的族人还可以搭台唱戏,以供全族欢乐。这种祭祀活动,在崇奉祖先的同时,也达到了后代入祖归宗的目的,确立了每一个人在宗法社会里的血缘归属。

古人认为祭祀乃“国之大事”,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十分讲究祭祀气氛的庄重肃穆。古代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经过祭祀仪式后可以附于神主牌位之上。所谓神主就是一种嵌在木座上的长方形小木牌,有的白底黑字,有的红底黄(金)字,上面写着某某祖先的名讳、生卒年月、原配继配姓氏、子、孙、曾孙名字,每一对祖先一块。它被认为是始终活着的祖先。祭祀祖先就是祭祀祖先的神灵。

宗庙内祖先的神主排列顺序是“左昭右穆”。始祖居中,始祖以下的男子隔代交替为昭穆两列:即始祖以下一、三、五等奇数代为昭辈;二、四、六等偶数代为穆辈。昭居于始祖之左,穆位于始祖右边。在祠堂的寝堂内,唐宋以后流行立先祖塑像,明清则流行挂先祖画像轴,民国时期开始挂考妣照片。

祠堂中祖先神主的供设。祠堂是祖先的神灵所聚之地,所以祠堂里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它像附着在墙上的小殿阁。神主摆在阁中,前面用帷幕掩饰,后来有的用大长方形木桌,将神主摆设在桌上。一般的家柯正龛往往是供从现在的长辈算起的考(父亲)、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五世后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始祖是百世不迁的,永远摆在正龛上。

古代为了增强血缘、宗族关系之间的团结,做到全族俱荣,利害与共,所以祭祀祖先活动比较多,每年新岁,定例初一日点烛焚香。初二日启门一日、子孙瞻拜先祖。春秋两祭,于三日前洒扫桐堂,铺设洁净,以照诚敬。族众于祭日的清晨务必风雨毕集,不少宗族禁止妇女孩童人祠与祭。

祭祀开始,族众应依照辈分列队。

祭礼:各祠堂有所不同。如太湖叶家祠堂《宗祠规则》上规定为:祭筵一席,杯筷十二双,熟香半斤,半通烛一对,四两烛一对。茶食十六色,荤肴十碗,小食十六色,三牲一副,高藁五柱,果盒一具,蒸卷五碗,小馒头五碗,总饭二碗,风糕五碗,大馒头二碗。茶汤各十二盏,锡箔六块,楮帛十提,千香三股,百鞭一串,双声廿个,鼓手五名,极尽铺张,祭祀隆重。

祭祀时,主祭一人,长袍马褂。襄祭二人,立于左右。

诵(司仪):众向前走三步,揖、跪。呼: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襄祭持酒爵给主祭,主祭放于案,立于左右。

诵呼:起、平身复位,众起立退三步立于原处。反复三次。第二次称亚献爵,第三次称三献爵。此为三跪九叩首之大札。

读祭文:按例每次开祭都要读祭文。

祭祀结束,多数宗族都在祠堂中设宴,这叫享胙或饮胙,入座时不能颠倒尊卑长幼之序。年高德昭或有功于族的族男子,以及守节的寡妇等,能得到“增胙”的奖励,而违反了家法族规者则会受到暂时的直至永远的“革胙”之罚。

2、祠堂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珍藏、纂修宗谱。

宗谱是一种通过记传、论志、图表等形式,将宗族的血缘亲疏、辈分、家规、家法等情况和谱系等记载下来,以为本姓宗亲们掌握、遵照的特殊史籍。宗谱是一个家族的档案,它对本家族的族产、人口等情况有完整的记录;宗谱又是家族的成文法律,它为处理家族内部事务提供依据;宗谱也是族人身份和辈分的凭证,族人可凭借宗谱“明世次,序长幼”确定自己在宗族中的地位,并获得相应的权利;对一个家族来说,宗谱有教化、敬贤、理政、信史等功用。有些族务如祭祖、扫墓、认亲等,也需要依据宗谱来决定,因此宗谱也成为家族的行事指南。

正因为宗谱对一个宗族来说具有如此特别的意义,所以宗族必定注重宗谱。谱阅十年或二十年以上必一修(又称续谱)。按照惯例,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这个任务在祠堂里完成。在族长的主持下,组织有一定声望的族内文人进行修谱,以弘扬先辈祖德,家谱修成后,先请名人作序,送官府审查后再行刻印。

家谱刻印完成,这是全家族的一件大事。通常要在祠堂里举行祭谱仪式,将一份家谱供在祠堂。其余按编号分给族人领谱保藏,家谱一般是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掌谱人由房长充任,或推本房之贤能者为领谱人。在家法族规中,对家谱的收藏有严格的要求,如必须将家谱装进特制的木匣,供于柑龛之上,或藏于书室之中,不能霉烂,不能遗失,不得随意乱放,亵渎家谱,定期交族长检查,严厉查处造成宗谱损害的族人。家谱更不准私自誊录或借给外姓人观看,如果有人敢瞒众觅利,鬻谱卖宗,出卖家谱者,则视为不孝,从重惩治不怠,新谱修成后,旧谱要依数缴回销毁。

3、祠堂的助学育才功能。

“凡族内有清贫学子可造者,应予募捐补助其学费,或由本会拨款伸资鼓励其父兄而便栽培其人材。”祠堂里,在族人所捐赠的公田中,有助学的作用,专门用作对本族子弟助学、奖学或开设义学、义塾之用。通过读书走上仕途,也是光耀门庭、荣宗耀祖,提高整个家族声望的大喜事。

4、祠堂又是宣讲学教礼法的课堂。

祠堂在祭祀仪式开始之前,专人向族众进行“读谱”,讲述祖宗艰难创业的历史,定时读家法族规,宣讲劝戒训勉之辞和先贤语录,向族人灌输伦理道德、纲常教化,使族众了解家谱的内容,知道自己同其他族人的血缘关系。加强家族团结,按照家法族规要求去规范族众的思想和行为。对于扬名立万,堪为楷模的族人,也会对此加以褒奖,树立榜样,激励教化族人。

5、祠堂还是讨论族中事务的会场。

族中遇重大兴革事宜,关系全族之厉害者,如推选族长、兴建祠堂、维修家变、购置大片族产、同邻族打官司等等,都由族长召集全体成年人在祠堂开会讨论。族众可以各述所见,但族权至上,最后决定权在族长手中。族长决定了的事,必须执行。

6、祠堂又是家族的封建道德法庭。

《族规》一般都附有奖惩条例,族人在犯规时,会依据《族规》的规定在宗祠对其实行惩罚。如果说家法族规是家族的法律,那么家法也是封建国法的补充。族长就是家族法官,可以在祠堂执行家族的法律。在柯堂里判族中违反家法或族长认定违反家法的民刑案件,从公处分惩治。族众犯法违规,小则祠堂治以家法,大则送公庭治以官刑,族长在祠堂审判由族中士绅陪审,允许族人旁听,借以教育族人。判决的实施也在祠堂,如杖责、罚金、罚苦役、公革出祠等。甚至有的被判死刑的族人,则在祠堂当场被打死、缢死或沉潭而死。

7、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的场所,加强民族团结,发扬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8、其他,如通过陈列书画,阅读书报等增进宗亲邻里情谊,发扬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

祠堂里每当风俗年节或族内重大的喜庆活动,祠堂又是全族欢庆或娱乐的场所,大一些的祠堂,通常有戏台建筑,好戏连台,既是唱给先祖们听的,更是演给宗族内男女老少们看的。农忙收获季节,大大小小的祠堂,都成了丰收的库房或临时堆栈。还有在战乱或应急突然事件时,祠堂里也就成了本族应急指挥的中心。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有名的宗祠成了经典旅游地,为当地经济带来可观收入。如:成都武侯祠、曲阜孔庙、太原晋祠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宗祠旅游价值的挖掘,各地政府对此也加大了投入,使部分宗祠迎来了一个新的面貌。

(0)

相关推荐

  • 从王权家族族规看传统社会的祠堂和族规

    近日,我们在清末著名学者王权故里发现了一块王权在其父亲王汝揆祠堂建成后为族人撰写的一块族规,这块族规的发现,为研究王权学术和古代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资料. 一.这块碑文中的内容 这块碑文的主要内容是四个 ...

  • 【裘氏宗祠】裘家坞孝义堂

    裘氏祖训:传家以孝义为本  处族以仁让为先         小时候,对于村中那座灰蒙蒙的老祠堂,我一直是望而生畏.一则,从电影里和连环画上看到的祠堂,代表的是封建顽固势力,是旧道德的象征,地主利用这个 ...

  • 2021年04月07日 星期三 第A14版:月光城·民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祭的传统,清明时节家家户户扫墓祭祖就是其中一例.当然,古代家祭的形式多种多样,除墓祭之外,最重要的是祠堂祭祀.它也有常祭.专祭.大祭等不同等级和类型之分,并且都有一整套的程序.仪 ...

  • 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 (下)

    祠堂的文化意义 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权力和经济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它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宗族地域集团及家族血缘组织在对封建法制的辅助和补充,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是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辅 ...

  • 宗族文化中这些名词的含义

    [祖] "祖"字在甲骨文里是"且"字,是男性崇拜的体现:左面的"示"表示神主,是灵魂崇拜的体现,这个字是两种崇拜的结合体.<说文解字& ...

  • 福建福清祠堂及祠堂文化

    在广袤的玉融大地上,不时可以寻访到宏伟壮观的各种祠堂.祠堂作为先祖崇拜与神灵崇拜的产物,是福清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是历史的教科书,阅览福清祠堂,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而福清祠堂作为一种 ...

  • 【古道探古】宁海的祠堂建筑与文化

    全文约2万字 细读涨知识约30分钟 第 11 期 从半坡遗址以大房子为中心的布局规模,就能找到最早的祠堂雏形,又在殷墟遗址考古中,就已发现宗庙遗迹."祠堂"一词始于汉代,但当时指的 ...

  • 祠堂: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客家是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汉族民系,有着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而祠堂作为物质载体,是了解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这些祠堂并不是一栋栋简单的建筑,它们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不了解客家祠堂,就难以 ...

  • 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中的精髓,传统文化中的仙葩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节气歌>,歌中所唱的内容就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熟记的二十四个节气名:立春.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母亲节:中国文化中,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孙娟的书房"设为星标

  • 画家汪意丰——在中国文化中创作当代艺术

    传承与创新是艺术界常谈常新的话题,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画领域的"传承"和"创新"有着特殊之处,对之应有更客观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