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罗山四大名镇之一的河口寨,现在要出书了!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联系微信:37096414
罗山县竹竿镇河口寨,地处小黄河(古称瑟水)、竹竿河(古称谷水)与淮河交汇处,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安徽、湖北交界区域较大的竹木盐米集散地,为罗山四大名镇之一。
今该地有大王庙、河口大桥等名胜古迹,有著名人物张轸及两淮中学等人文历史,地灵人杰,名冠豫南。
老家豫南曾经推出过河口的文章→罗山河口寨,竹竿河畔的百年名镇与将军故里! 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大家对河口的情感颇深。
由于时代的变迁,河口寨不复当年的繁华,但这个因水运而兴盛了几百年的罗山古镇,有很多的历史和文化等待我们去挖掘、记载,流传后世。
今有河口人士喻峰,现在郑州发展,事业有成,欲回报桑梓,将出版《我的河口寨》一书。
《我的河口寨》章节设置
一、河口概说;
二、河口名胜(大王庙等);
三、河口人物(张轸等);
四、河口教育(两淮中学等);
五、河口风情;
六、河口漫忆等。
(章节为初步设定)
《我的河口寨》征稿启事
征稿对象:河口寨人或者其他与河口寨有关的人士。
稿件内容:回忆竹竿河口寨。
稿件文体:散文为主,诗词亦可,字数不限。
投稿邮箱:fwfd2004@126.com
截稿日期:自即日起至2018年10月底。
其它情况:入选作者,以书代酬。
联系人:喻峰、张传尧、李玉宏、方伟
2018年9月
《我的河口寨》一书编纂负责人之一的方伟先生,曾经在河口工作多年,有多篇关于河口的文章和诗词,现刊载其作品,以飨读者。
河口寨记
文/方伟
罗山之南百余里即大别山,吾邑多条水系皆源于此。
竹竿河源于湖北大悟山中,北流至竹竿河口寨,郦道元《水经注》称之为“谷水”。小黄河者,《水经注》谓之瑟水,源出于灵山北麓之白马洞,逶迤流至罗山县城东折再北流,经河口寨而汇入谷水。
瑟水谷水合流后,再北行数里即入于淮。河口寨者,因其在三河交汇之地,故名之也。
河口寨为明清时期吾邑四大名镇之一。
古时陆路交通不便,河口因三河交汇,便于漕运。安徽等地之盐米经运河入淮,再溯谷水、瑟水而屯于河口,再行销河南湖广等地。湖广之竹木窑货则沿谷水放排而至于河口,再行销至淮河下游诸省。河口乃安徽、河南、湖北较大之竹木盐米集散地。
漕运所赖,壹在于水。水浅则不能放排,水急则易生灾患,故人乃于小黄河边建大王庙以镇之。该庙又称金龙寺,不知始建于何时。
今大王庙正门有一石匾,正中大字曰:“大王庙”,右侧铭曰:“道光四年嵗次甲申秋七月穀旦,同治八年季秋月拾六日穀旦重修立”,道光四年甲申,乃西元一八二四年;同治八年,乃西元一八六九年;穀旦者,吉日也。左侧款曰:“湖廣衆姓弟子仝(同)立”。可见大王庙在湖北一带影响之巨。
河口父老云:大王庙每年八月十五庙会,安徽、河南、湖北数省之人,咸来与会,热闹非凡。
余一九八零年师范毕业分配至竹竿中学任教,时时至河口,后余至统战部,大王庙职分所系,亦时时来。虽非如父老所言之壮丽,然尚可观瞻。而今日再来,已残破不可复识矣,惜哉!
学生喻峰者,河口寨人也。其毕业于中南政法大学,后为罗山县法院办公室主任,后下海至郑州发展,事业大成。乃思回报桑梓,欲将河口寨之史料编辑成书。
请于余,余乃致意昔日竹竿中学同为喻峰老师之旧同事张传尧、李玉宏二君,皆欣然响应,故于今日随喻峰同往河口寨,邀父老座谈,搜集资料。
传尧者,长我七八岁,勇于任事,为竹竿教育助理时于河口寨复建两淮中学,为楠杆乡副乡长时建楠杆二中,颇有政绩。
玉宏者,小我三四岁,今在教育局就职,著有《孔子论人生》,余作《论语类编》乃受其启发。由我三人帮喻峰为此事,料可成矣。
时戊戌八月初八日也,濯缨轩主人方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