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成专栏:远去的纸喇叭

我家门头上

有个小喇叭

祖国前进的脚步声

传进山洼洼

……

这是我四十多年前写一首小诗,现在看到它,不由得引起了对风靡十多年的纸喇叭的回忆,虽然它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过来的人,仍对它怀有深深的记忆。

1965年12月9日,毛主席发出了“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号召。举国兴起了大办广播的热潮。不光省市办起了广播电台,各县也都有了广播站,每天三次播送节目,用当时的话说,就是“传达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

但是,一直到七十年代初,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十分落后,广大山区信息不灵交通不畅的现象还十分突出,我所在的圪崂村一有重大政治活动或上面有新的政策,全靠大队干部用铁皮卷的话筒站在村里的最高处大槐树下传达,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新闻大事,常常由一帮学生晚上提着马灯,一人念稿子,一人用铁皮话筒播送。这种宣传形式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信息来源单一,多数靠当时的报纸和文件,而报纸是全大队一千多口人仅有一份《人民日报》和《陕西日报》,还有一份《参考消息》,那是干部们看的,一般社员根本看不上。社员们的文化娱乐活动,除过干部们开会和话筒宣传,剩下的就是几个月一次的看电影,或者撵到三十几里外的县城去看戏,那时候多数人都没有自行车,只好步行,来回六七十里路,走得人困马乏,小孩子和老年人就没有这个福气,有的人几十年窝在山村没出过远门,可以说孤陋寡闻,谁家有个小小的收音机,那在方圆几里的村里可就有了名气,令多少人眼气不已。庄稼人到县城里去一趟,回来就对那里电线杆上的大喇叭说个不停——那里面有人唱戏,有“毛主席的声音”。

1973年春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了山村——公社决定为每家每户安装喇叭,并在公社大门口修建广播放大站。这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山乡,许多群众纷纷奔走相告,像相传大喜讯一样。果然,在通往北边脱山七个大队和丹江南岸的南沟大队以及公社所在地的棣花、西街、农科共十一个大队的路边,栽上了涂了黑漆的电线杆子,公社抽调的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身背踩板、脚勾,腰里系着工具包,爬上电线杆,装上撗担,瓷葫芦,架设了一条条广播线路。惹得一群群小孩追来追去看热闹,一时成了各村的新闻。

我家的广播线路是在这年初夏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架设的。那天放工回家,一进大门就见两个面色黝黑的小伙子,从邻居家的房檐下拉过一条铁丝,并隔一截钉一个小瓷葫芦,用细丝将铁丝固定在瓷葫芦上,并告诉我,喇叭要掏钱买,舌簧喇叭4.8元一个,纸喇叭0.5元一个,我和母亲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买个纸喇叭——因为相差4.3元呢!母亲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了几张毛毛钱,还有两个硬币,凑够交给了安喇叭的一个小伙,他们遂接上线,把纸喇叭挂在堂屋檐下的门边,又拉了地线,告诉我们:一会十二点,就响了,然后到另一家去了。

那时候家里没有钟表,我奓起耳朵,一边看那碗口大的薄纸圆片,突然,它嘶嘶了几下之后,响起了《东方红》乐曲,母亲也停下了做饭,跑出来看这新鲜的玩意;接下来,它传出来男女播音员圆润动听的声音:“丹凤县广播站,现在开始今天的第二次播音………”嗬!这是我家里出现的第一个电器,以后就能倾听党中央的声音!我也不知道肚子饥,端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里从头听到尾,就连吃饭也端着碗眼瞅着喇叭……

“户户安喇叭”一时成了全公社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新闻,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们的议论和评说,公社门口新修的五间放大站,红砖青瓦,白灰抹墙,从全公社选拔出来的两名技术员,一个叫董铁栓,一个叫许春富,有技术,会修理,成了众人瞩目的人物。

纸喇叭那时只卖五毛钱,在农民普遍收入低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农村适应农民欢迎的宣传與论工具。

这小小的纸喇叭,迅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它格外喜爱,许多人专门做了一个漂亮的小木匣,把它装在里面防止风吹日晒,我家也不例外,母亲让隔壁木匠启明哥做了一下四四方方的木匣,木匣的外面刻了一只五角星,并且用红漆涂染,挂在墙上,格外醒目。它一天响三次,每次播音一个小时,早上5.50,中午12点,晚上7.30开始,成了社员上工、放工的时间表,每天天麻麻亮,随着嘹亮的《东方红》开始曲响起,庄稼人就摸黑起来准备一天的饭食,喂猪喂鸡,然后踩着黎明的曙光走向田间地头,中午,喇叭响起,队长便一声吆喝——“放工啰——”饥肠辘辘的社员们便掮着工具,赶紧回家做饭,喂鸡喂猪……上学的孩子也是一样,随着喇叭的响起,胡乱地穿衣、洗脸,向学校跑去……在绝大多数人没有钟表的情况下,喇叭成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报时钟。

喇叭开阔了庄稼人的眼界。几千年落后闭塞的山村,几乎与世隔绝,唯一的信息就是干部拿铁话筒的喊话,喇叭的出现,节目比较丰富,有《新闻和报纸摘要》《本县新闻》《农业科技》《农村实用技术》《每日一歌》《小喇叭》……真是丰富多彩,老少皆宜,让从没见过世面的山里人,一下子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国内外形势,听到了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知道了美国总统是尼克松,日本首相是田中角荣……劳动中,谈论的不是过去的家长里短,猪鸡牛羊……

喇叭给农村人生活注入了科技含量。解放后的几十年,虽然农村的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科技在农村并没有大面积普及,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还很低,广播的普及,以其覆盖面大、传递信息快的特点融入了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短短一年多,我所在的生产队就从喇叭中播送的《红薯下蛋》《红薯贮藏技术》《玉米授粉技术》中,学到了红薯下蛋技术,使红薯产量由过去的亩产三四千斤,增长到亩产五六千斤;红薯蘸药下窖也改变了过去很多腐烂的状况,提高了农业生产和群众的生活水平……

喇叭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让农村人感到了人生的乐趣。当时兴盛的八个样板戏和《战地新歌》,给沉闷的农村生活注入了生机,老年人那个不会吼几句“样板戏”?年轻人都会唱《北京颂歌》《在北京的金山上》《英雄赞歌》《阿佤人民唱新歌》等歌曲,就连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也在一块唱一段《老俩口学毛选》,逗得在跟前的人,想笑不敢笑,怕笑羞了唱得投入的老年人……

喇叭里的节目,让许多庄稼人忘记了烦恼,感受到了生命的快乐。一次在地里锄包谷时,嘴里少了几颗门牙的德升老汉说“喇叭里说’要肚子吸收’不知道是要干啥呢?”,原来他把“要斗私批修”听成了“要肚子吸收”,一时成了全队人的笑话。

那小小的喇叭,也帮助我改变了命运。1977年冬天,当高考制度恢复的消息从广播里传到我所在的山村时,打动了我的心,经过紧张的复习考试,当公社副主任从放大站向各大队宣布考上的学生名单时,我有幸成为全公社8名分数上线者之一,那几天,考上的学生名字成了全公社的热点,我的名字也传遍了山乡的角角落落……

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广播里正热播《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的歌曲,一连十几天晚上,我躺在炕上,满心喜悦地一遍又一遍地学唱,终于学会了那动听优美的乐曲,并记住了那诗一般的歌词: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

       那个赛朝霞

       延安那个窑洞哟

       住上了北京娃

……

师范毕业后,开始那几年回家,还断断续续地听一听广播,后来,自己攒钱买了收音机,又停了几年,买了黑白电视机,再买了彩色电视机、电脑……

随着电视网络的日益普及,当年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纸喇叭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它的身影,它的声音,却永远镌刻在一代听众的记忆深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

作者简介:

张书成,生于1956年12月,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歌学会会员,丹凤县作协理事。

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金秋》、《先锋》、《共产党人》、《当代陕西》、《教师报》、《陕西教育》、《工商时报》、《农民日报》、《陕西农民报》、《法制周报》、《文艺报》、《商洛日报》、《丹江潮》、《山泉》、《丹水》等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数百篇(首),《万湾农家乐》、《旅游遐想》等获丹江旅游征文二等奖。部分散文、诗歌被收入《采芝商山》、《丹风文学》丛书,巳由北京团结出版社结集出版《棣花细语》散文集。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 南    东 篱    丹竹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

大 乾 州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新新文学        松风阁语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

书成专栏:半块坨坨馍的记忆

书成专栏‖那些年,我们锅里煮些啥

书成专栏:出手

书成专栏:举报

张书成‖我为祖母请医生

张书成‖藏在心底的秘密

张书成‖父亲的硬气话

(0)

相关推荐

  • 骑行312,第九天

    Day9, 2017/9/24 汉庭西峡县店->商南秦都商务酒店,70km 今天切换到淋雨模式,一直到西安.晚上就听到窗外雨声颇大,早晨起来雨势依然不小,今天计划的行程就70公里,晚点出发也无妨 ...

  • 《丹江女人》之丹花(23):再见丹江,再见国宝

    31 凤娃回到李家庄的仓房里,白顺阳正在捣腾柜子.这是一个老式柜子,顺阳想把它拆了,到邓县再装上.可柜子结实,拆不开. "顺阳,这柜子不大,你就不要拆了." "这柜子又厚 ...

  • 同广播亲密接触的岁月

           广播在我心目中是银色电波,它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广播将其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银色电波往事多.久远的年 ...

  • 田野长篇小说《清江北流去》之三十一:南害娃盗墓

    本章内容提要 南害娃认识了盗墓贼唐克,两个人合伙盗墓.夜里,南害娃被关在了古墓里.古墓外,铁拐李与唐克撕打在一起.唐克被擒.人们把南害娃从古墓里救出来,送到公安局.南害娃染上了尸毒,悔恨死去. 第30 ...

  • 省报里的会宁老实圪塔“陈喇叭”陈祥 || 作者 杨海川

    会宁县陈祥同志工作事迹 -- 省报里的老实圪塔"陈喇叭" 作者    |   杨海川 杨海川在唐关(通渭碧玉关)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建国初大沟抗美援朝等为国征战人员事略& ...

  • 【汝州】万坤山丨散文广播的记忆

    散文广播的记忆 我六岁时,就很喜欢听有线广播.那时,农村几乎还没有有线广播.一天傍晚,村里有个大人不知从那里弄来一个广播匣子,招呼一大群本村人,来到村西半里远的野地里,那里有县城到蟒川公社的一排电话线 ...

  • 《丹江女人》之丹花(20):白家庄大搬迁

    编者按:<丹江女人>之丹花进入第三章:<乡关何处>.内容提要:失去了家园的白家庄人被迫迁往木瓜公社.一队牛车托着白家庄,离开了丹江.面对房少.地少.学校远等诸多不利因素,活在他 ...

  • 《丹江女人》之丹花(2):相思病

    3 国宝是毕家兴的儿子.毕家兴是公社副主任.解放前,毕家兴在县城的民生工厂当工人.那时的毕家兴是一个半疯半傻的人.大冬天,人们冻得直哆嗦,毕家兴却跑到丹江河去游泳.日本鬼子打进了淅川县城.城里的人都躲 ...

  • 【陕西】王伯让丨诗歌/年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王伯让:陕西人.2001年编导短剧<花季泪>被陕西省预防青少年犯罪大赛评为三等奖.2012年,散文<爱是无条件的>荣获"陕西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 ...

  • 田野长篇小说《清江北流去》之十八:水逼人走

    本章内容提要 村庄被淹,白家庄被迫分成两个队迁徙.离别的前夜,白马车带领全家人到老槐树下祭奠.槐树下埋着白幸福的亲爹.旧社会德茂昌的老板王茂昌,可丹花与幸福并不知道内情.搬迁后,因为白家庄距离学校太远 ...

  • 《丹江女人》之丹花(38):你要有种,就跟俺碰一水瓢酒

    48 白家庄的地原来被水淹着,丹江水退了,白家庄的人刚好回来,种自己原来的地,没有人争.除些之外,岗上还有100多亩荒山和岗坡地,被附近的李家庄生产队占去了.要回地,种上麦子或红薯,这是李丹花面临的最 ...

  • 《丹江女人》之丹花(44):让猪听戏

    55 猪场进入规范化饲养,丹花忙起来了.一是要给饲养员吕中文讲些饲养知识.猪圈的粪便怎么出,母猪怎么喂,种猪怎么喂,肉猪怎么喂.二是一有空便要亲自到猪场,帮忙勾兑饲料.饲料是养猪最关键的一步.鱼骨粉. ...

  • 《丹江女人》之爱花(50):雪山寻父

    编者按:<爱花>进入第五章"循化的根".内容提要:凌兰子领着儿子雪山,突然出现在王一东面前.王一东愣住了.劫后余生的凌兰子等了王一东19年.守了寡的雪莲随雪山赴循化祭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