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 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 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 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 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 弟子填(11)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13),俯身倾耳以请(14);或遇其叱咄(15),色愈恭,礼愈 至(16),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 巨谷中,穷冬(17)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18)而不知。 至舍(19),四支(20)僵劲不能动,媵人(21)持汤(22)沃灌,以衾拥 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23),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 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24)宝饰之帽,腰(25)白玉之 环,左佩刀,右备容臭(26),烨(27)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 衣(28)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 之奉不若人也(30)。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31),县官日有廪稍之供(32),父母岁 有裘葛(33)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34)为之师,未有问 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 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35)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 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 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36)在太学已二年,流辈(37)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38),生以乡人子谒余(39)。撰长书以为贽(40),辞 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41)。自谓少时用心于 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 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注释】①选自《宋学士集》。宋濂(1310年—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浙 江浦江(今浙江义乌、兰溪一带)人。明初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东阳, 县名,在今浙江。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这里是赠序,有临别赠言 的性质。

②〔致〕取得,这里指买到。

③〔手自笔录〕亲手抄写。

④〔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

⑤〔走〕赶过去。

⑥〔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⑦〔既加冠〕加了冠,到了成年。加冠,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冠礼, 戴上成人的帽子。后人常用“冠”或者“加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

⑧〔硕(shuò)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⑨〔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叩,问。

⑩〔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高。

(11)〔填〕填塞,充满。

(12)〔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语言和 脸色。

(13)〔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4)〔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15)〔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16)〔至〕周到。

(17)〔穷冬〕严冬。

(18)〔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19)〔舍〕客舍。

(20)〔支〕通“肢”。

(21)〔媵(yìng)人〕服役的人。

(22)〔汤〕热水。

(23)〔寓逆旅主人〕住在旅店主人那里。逆旅,旅店。这一句还可断作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意思是:住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给两顿饭吃。 食,动词,给饭吃。

(24)〔缨〕帽带。

(25)〔腰〕动词,挂在腰间。

(26)〔容臭〕香袋。

(27)〔烨(yè)〕光彩照耀。

(28)〔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论语·子 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29)〔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心。慕,羡慕。艳,艳羡,欣羡。

(30)〔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 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指吃 的穿的。

(31)〔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明朝设国子监,没有太 学,这里是沿用古称。

(32)〔日有廪(lǐn)稍之供〕天天有米粮供给。廪稍,官家给的粮食。

(33)〔裘葛〕皮衣葛衣。裘,毛皮。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34)〔司业、博士〕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35)〔假诸人〕假之于人,向人借。诸,“之于”的合音。

(36)〔君则〕马生的字。

(37)〔流辈〕同辈的人。

(38)〔朝京师〕这里指卸任退休后进京朝见皇帝。

(39)〔以乡人子谒(yè)余〕以同乡晚辈人的身分拜见我。浦江和东阳 在明朝同属金华府,所以说是同乡人。谒,拜见。

(40)〔撰长书以为贽(zhì)〕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贽,初次 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41)〔夷〕平和,和悦。

【译文】我小时候就喜欢学习,家里穷,没有办法搞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 人家去借,亲自抄写,算好日子按期归还。遇到天气十分寒冷,砚台上结 的冰硬梆梆的,手指头冻得发僵了,都不偷懒休息。抄写完毕,赶去送还 人家,一点也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为这样,大家大多肯把书借给我, 我因此有机会广泛地阅读了各种书籍。成年之后,更加想懂得些圣贤的 道理,又担心没有专家、大师好亲近讨教。曾经赶到百把里以外去,捧着 经书向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提出疑问。那位前辈道德高、名望大,学生们 挤满了一屋子,他可从来没有稍微表露一点儿谦虚客气。我站在旁边伺 候着,提出疑难,探问究竟,哈着腰,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候碰上他发 脾气,我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搭腔。等到他高兴 了,就再向他请教。所以我虽说愚鲁,到底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当我到 老师那儿去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里赶路,大寒天气, 北风猛烈,大雪有尺把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觉得。到了下榻处, 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服务的人拿了热水来给我焐手烫脚,又用被子严 严盖好,好半天才暖和过来。住在客店里,一天只吃两顿饭,没有肥美滋 味的享受。住在一起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挂珠串、装宝 石的帽子,腰带上是白玉的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鲜明漂亮得 好像是神人一样。我却穿着破旧棉袍夹在他们中间,一点羡慕的心思也 没有。因为生活当中另外有值得我快乐的,就不理会嘴里吃的、身上穿 的比不上人家啊。原来我的勤劳和艰苦就像这样。

现在的太学生,在最高学府学习,政府每天都有定额食粮的供应,家 庭每年还有四季衣服的接济,没有挨冻受饿的顾虑了;坐在高大厅堂里 面阅读古代的经典,没有来往奔波的劳碌了;有司业、博士当他们的老 师,没有什么问了不解答、探求了没收获的喽;一切应该备有的书籍,都 集中收藏在那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要向人家借书才看得到呀。 如果学生们的学业还有不精进、品行还有没成就的,要不是天资太差,那 就是用心不像我那么专一罢了,难道会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县青年学生马君则,进太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都夸赞他品学优 秀。我上京城里来,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谒我,写了长篇书信作为见面 礼,文章很流利通畅。跟他谈论分析问题,话语谦虚,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小 时候在求学问上很用心,很勤劳,这就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在他要回乡 探亲的时候,我特地谈一谈当初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赏析。

赏析

  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其“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内中又分四个层次。第一层从借书之难写自己学习条件的艰苦。因家贫无书,只好借书、抄书,尽管天大寒,砚结冰,手指冻僵,也不敢稍有懈怠。第二层从求师之难,写虚心好学的必要。百里求师,恭谨小心。虽遇叱咄,终有所获。第三层从生活条件之难,写自己安于清贫,不慕富贵,因学有所得,故只觉其乐而不觉其苦,强调只要精神充实,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第四层是这一段的总结。由于自己不怕各种艰难,勤苦学习,所以终于学有所成。虽然作者谦虚地说自己“未有所成”,但一代大儒的事实,是不待自言而人都明白的。最后“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的反诘句承前启后,内容十分丰富。首先作者用反诘的语气强调了天分稍高的人若能像自己这样勤奋,必能取得越自己的卓绝成就。同时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并不是天才,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都是勤奋苦学的结果。推而言之,人若不是天资过分低下,学无所成,就只怪自己刻苦努力不够了。从下文知道,马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青年,他只要坚持下去,其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所以这一句话虽寥寥数字,但含义深厚,作用大,既照应了上文,又关联了下文,扣紧了赠序的主题,把自己对马生的劝诫、勉励和期望,诚恳而又不失含蓄地从容道出,表现出“雍容浑穆”的大家风度。

  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写当代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反面强调了勤苦学习的必要性。“日有廪稍之供”云云是与上文生活条件之苦对比,“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云云是与上文求师之难对比,“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云云,与上文借书之难对比。通过对比,人们很清楚地看出当今太学生在读书、求师、生活等几个方面,都比作者当年的求学条件优越得多,但却业有未精,德有未成。最后用一个选择句式又加一个反诘句式,强调指出:关键就在于这些太学生既不勤奋又不刻苦。这又是对上段第四层的照应。

  以上两段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勤苦学习的重要性,虽未明言是对马生的劝励,而劝励之意自明。然而文章毕竟是为马生而作的,所以至第三段便明确地写到马生,点明写序的目的,这就是“道为学之难”,“勉乡人以学者”。因为劝励的内容在上两段中已经写足,所以这里便只讲些推奖褒美的话,但是殷切款诚之意,马生是不难心领神会的。

  宋濂为人宽厚诚谨,谦恭下人。此文也是一如其人,写得情辞婉转,平易亲切。其实按他的声望、地位,他完全可以摆出长者的架子,正面说理大发议论,把这个青年教训一通的。然而他却不这样做。他绝口不说你们青年应当怎样怎样,而只是说“我”曾经怎样怎样,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地位上,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切身的体会去和人谈心。不仅从道理上,而且从形象上、情感上去启发影响读者,使人感到在文章深处有一种崇高的人格感召力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与作者思想上的距离,赞同他的意见,并乐于照着他的意见去做。写文章要能达到这一步,决非只是一个文章技巧问题,这是需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作基础的。

  其次,作者在说理上,也不是凭空论道,而是善于让思想、道理从事实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而在事实的叙述中,又善于将概括的述说与典型的细节描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文章具体实在,仅在行文上简练生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说到读书之难时,作者在概括地叙述了自己因家贫无书,不得不借书、抄书,计日以还的情形后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就使人对作者当初读书的勤奋及学习条件的艰苦,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具体感受。理在事中,而事颇感人。这也是此文使人乐于赞同并接受作者意见的又一个内在的原因。

  而且,文章浑然天成,内在结构却十分严密而紧凑。本来文章所赠送的对象是一篇之主体。然而文章却偏把主体抛在一边,先从自己谈起,从容道来,由己及人,至最后才谈及赠送的对象。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在文章的深层结构中,主宾之间有一种紧密的内在联系,时时针对着主,处处照应到主,而却避免了一般赠序文章直露生硬的缺点,使文章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在写作中又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使左右有对比,前后有照应,文章于宽闲中显示严整,“鱼鱼雅雅,自中节度”。这一点给人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

  本文在写法方面,下述三者都值得学习:

  一、紧扣中心,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本文的中心是个“学”字。作者记自己幼时如何“嗜学”,成年以后如何“慕道”,说太学诸生应专心学习,嘉许马生“善学”,及“道为学之难”以送马生等,由己及人,自始至终,无一不从“学”字着笔。写自己过去生活的清苦,今日太学条件的优越,仍然围绕着“学”字来写,只是角度不同。作者自述学习勤奋,勇于克服困难,是为现身说法,阐明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使马生从作者的经历中懂得学习必须“勤且艰”的道理。列举太学的生活、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情况,是为了说明客观条件的优越有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马生认识到应该珍惜已有的条件,像作者那样专心求学,做到业精德成。这样将与学习有关的道理,通过具体事例与实际情况的叙述,从不同角度加以说明,使马生和读者都能从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中受到启发,悟出怎样为学的道理。

  二、概叙与细叙相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记叙有概叙与细叙之分。作者通过概叙,对自己幼年以至成年刻苦学习的过程与全貌,做了粗线条的叙述;通过细叙,对典型材料、具体环境加以生动、细致的展开。两者结合,使叙述有点有面,既能使读者对作者艰苦学习的情况有整体的认识,又能对其中重点“细节”获得深刻的印象。如细叙“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这一“细节”,将作者长期“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辛勤具体地反映出来。又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久而乃和”这段细叙,将“尝趋百里外”从师途中的环境与艰辛反映得很为生动。再如“先达……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段细叙,将“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时的尊师的神态和顽强学习的心理,真实地表现出来。此外,如同写衣着,对同舍生细加叙述,与肖像描写几乎没有区别,对自己则只用“缊袍敝衣”四字加以概叙,而对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却又用了细叙的手法。两者相辅相成,既表现了作者家境的贫寒,生活的俭朴,也反映出他的志趣的高尚。

  三、对比方法的运用,是本文写法最明显的特点。主要将太学诸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作者自己过去学习时的艰苦进行对比;将自己从师时生活的俭朴与同舍生的奢华进行对比。注评时已分别说明,这里不重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