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是个大坑,家长早跳出早解脱
很多家长产生学习的欲望,一般都发生在孩子问题很明显的时候。
这是因困而学,与那些不学的相比,情况好一些。
但比困而知之更高层次的学习是学而知之。
通过提早的学习,可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对于辅导孩子来说,比如核心数学概念要提前学,协助孩子花大工夫学透彻。
以除法概念为例,我是这样通过让孩子摆小棒的方式,来透彻理解除法平均分的概念。
首先,给孩子一堆棋子(数量是12,但孩子并不知道数量)和3个盒子。让他把棋子平均分给这3个盒子。
我给很多个孩子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通常孩子第一次分都会一颗颗依次分,直到分完。我会问,每人分了多少颗?总数是多少?
12颗分给3个人,一颗颗分要分4圈。接着,我会再让他重新分一次,不过要求他要尝试提高分配的效率。
这时候孩子通常会2颗2颗地分,发现只要两圈就搞定了。
然后,我会再给他3颗棋子,加上原先凑成15颗。我会再次要求他试着更高效地分。总结过往的经验,我发现,这时候,孩子通常会5个5个分,因此效率也更高了。
我接着再给孩子3颗,凑成18颗。让他再分分看,这时候,5个5个分发现最后余3个,有些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因为他还想着继续5个5个分,但发现没法分了。个别孩子会发现,可以再1个1个分,正好分完。
最后,我继续给出最后的3颗棋子,凑成21颗。再让孩子分,5个5个分掉15个,还剩6个,继续5个分的话,3个人拥有的数量变成10、5、5,然后剩下1个。这时候,大部分孩子就会卡在哪里了,不知道怎么办,才能让每个人数量相等。
有的孩子开始动手去调配,把10个的拿出3个,给第二个人2个,第三个人1个,把剩下的1个给到第三个人。这样每个人一样多,都是7个。
一个个分最保险,保证不会有剩余;5个5个分,速度快,可以容易分不匀,最后需要调来调去,反而更麻烦。
孩子经历了这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之后,就能明白,平均分要想效率高,想要分得又快又准,得想个办法才行。
于是,算除法想乘法,算21÷3=?可以算3x()=21,用乘法口诀计算顺利成章。
这是我们的第一节除法课,参考也是某学校老师的教法。接下来我们会在第二节学习分42颗小棒给3个人。之所以换成小棒,是因为小棒可以捆成一捆,孩子在分42这个数量的时候,会遇到新的困难,我们的视频号上有上课的过程记录。
这样的数学活动对孩子理解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发现,一个班40多人,每人都来操作棋子,教具都是大成本。资源上做不到的。
再说时间,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这样的充足的探索时间可以给到每一个孩子的,换成谁当老师都做不到。
而且这样的活动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很好,需要多次经历。
经历≠经验,一次经历不等于经验,只经历感知,没经历思考和表达的经历,也不是经验。
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离经验还有很长的距离,教师对问题的阐述有没有触及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教师对活动时间和方向的掌控尤为重要。
学校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能做到分层教学就不错了。对这一点,家长一定要及早有清醒地意识。
学校做不到,家长又离不开学校,所以家长才要“因教施学”(仔细读这几个字),和老师强强联手,一起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家长想到要“因教施学”这一点后,自然就变得积极主动了。
因为,别人的孩子你管不了,可你想要对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啊。
你就得要逼着自己去“治病于未病”,去了解整个小初高中的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坑,以及对应的有效的辅导策略。
三年级分化只是个表象,对于数学这个学科来说,随着对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思维上没有产生飞跃、蜕变的孩子会逐渐败下阵来。
一个真相是,教师对越来越多的学生败下阵来也感到无能力,最多也就是帮助他们晚一点败下阵来而已!
至于有的学生没有败下阵来,而且取得了好成绩,不管是他本人还是其家长,,都不会认为这是教师的功劳,这是教师因材施教的结果。
然而,凡是败下阵来的学生及其家长,都认为这个责任应该由教师承担。
你不是说因材施教吗?现在学生败下阵来了,这不就证明你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承诺,为败下阵来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吗!
其实,并不是教师不愿意因材施教,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材施教。因此,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没有因材施教,而是没有把自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材施教的事实告诉学生及其家长。
如果家长知道教师不可能因材施教了,他们就会更主动地来承担起学习的任务。既然教师不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学习状态来开展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开展自己的课堂学习。这就是“因教施学”。
与其让孩子被动地在教学进度表后面追,还不如让他们主动地在教学进度表前面跑,这也是朵爸设计辅导课程、和认同朵爸理念的父母一起辅导孩子的根本出发点所在。
问题在于,现在有多少孩子、家长明白这个道理?
因材施教的思想,的确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但这种思想的代价,就是降低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让他们被动地等待教师的帮助,而不是主动解决自己遇到的学习问题。
“因教施学”的观念,不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出了要求,还对学生如何适应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提出了要求。
到了初中,班级教师总是有五六位学科教师组成,虽然很难鉴别这些教师在教学水平上的高低,但不同学科教师拥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教师来说,教学风格是很难改变的;对学生来说,他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风格,更不要说寄希望于更换学科老师了,而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力求让自己的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而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最大的助益。
可是,今天的现状是,学生与家长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去抱怨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没有在“因教施学”这条可行的,也是自主的路上想想能努力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