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十岁老中医送给病人的真心话

导读:记得刚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现在让我写按语,我又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感觉话都被贾老说完了,所谓“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任之堂主人在拜访完贾老后收获了从所未有的淡定,借此机缘,将这份淡定送给每一个有缘的你。


《一席真心话送病人》

今天晚上,老师给我们讲他拜访贾老的经历,贾老八十多岁,生活自理,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不是医生却有着医者的胸怀,不入佛门道家,佛道的见识却相当深刻。

老师说他拜访贾老最大的收获不是医术上的精进,不是医道上的开悟,而是收获到从所未有的淡定。

贾老说,我虚度八十多个春秋,见过人世间种种,总而言之,人这一生,忙忙碌碌,若失去了心头的淡定,一切都不再受用。

老师问贾老说,遇到治不了的病怎么办?

贾老从容地说,小病找医生看,大病要找自己看。

老师问道,找自己看?怎么看?

贾老想了一下说,有句话叫“小病从医,大病从死”,人这一辈子谁都会经历过生老病死,生死把病老都包括进去了。你要是能看淡生死,那大病小病,早衰晚衰,都不算是什么事儿了。

贾老反问一句,你一天要看多少病人?

老师说,曾有术士给我算了下说,一排长凳三十六人最宜。现在经常都超出这个数目。

贾老笑着说,在我看来,你每天每年都在看两个病人。

老师沉思,贾老说,病有千般,不离阴阳。人有万种,总是名利。

《伤寒论》上说:“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为名利是务。”这病看来看去,不是名病就是利病,也没啥搞头。在我看来,治名利病比治身体病要重要些。

贾老说完,哈哈大笑。

我们听了后,也警醒不少。想到我们学医的人都知道《伤寒论》,都会用到里面的方子,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把《伤寒论》的序言读懂读透呢?

张仲景当时就在悲叹:“趋世之士,驰尽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张仲景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感伤的可不是表浅的生死,而是人心的沦丧,以及世风的难救。

老师说,我看最多的病人就是年轻的时候,长期身体透支过度的。

现在医疗保健应该说是相当好的,从古到今很难有现在这么好的卫生条件,但病却越来越难治。

经常有五六十岁的人来找我开壮阳酒;

有颠倒昼夜脸上长满痘的人来找我开美容方;

有三高却经常应酬于歌舞厅的老板来找我开降三高的药;

甚至还有常年喝酒抽烟的病人来找我开清肺护肝的中药;

甚至还有父母买着油辣条给小孩子一边吃一边找我治疗食积。

当然还有暴饮暴食,无肉不欢,乃至身体吃走形的贵妇来找我开减肥茶……

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医术每年都在长进,但却发觉到很多疾病根本已经远远超出药物的治疗范围。

难道我们医药这条路子走错了?

贾老听完后说,这条路没错!

他们会病,是因为他们被身体的欲望牵住,他们知道来找医生,是因为他们恐惧死亡,害怕因为身体的病痛而失去享受各种快乐。

我早年也做过多种工作,也曾经因为工作而严重透支身体,后来想想,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为了舒适安定,但拼命地工作,不就反而事与愿违了吗?为工作而工作,反倒失去了原有的安定。这样,追求的东西,跟原本安定生活的方向越来越远。

正如下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年轻人都很迷糊,等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有些清醒了,才知道所做皆非,虚度光阴,这样的觉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永远都是来得太迟啊。

老师又说,找来任之堂看病的很多病人都不容易,他们有些找遍全国名医,眼神里充满焦急恐惧与不安。我可以肯定这眼神里面病痛不会超过三成,另外七成都是对疾病与死亡的恐惧。

贾老说,没错!境由心生,心灵是引导身体的。心扭曲恐惧,身体就随着扭曲恐惧,小病变大,心淡定从容,身体就跟着淡定从容,重病变轻。

老师说,贾老的意思是生病的人比平常人更需要淡定,医生最好不仅能给病人医药关怀,还能让病人减少病死的恐惧。

贾老点头继续说道,医生要修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任何物质的帮助都比不上一颗真心的关怀,在真心的关怀下,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让人得到真正的温暖。

如果医生跟病人只是在做利益交换,那么医生跟病人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大家都是输家。

从一生来看,每个人都会死,死的方式都不同。有很多人荡尽家产,希望活下来,结果发现不过是加速了死亡的速度。

我一个朋友食道癌,在医院里面医生说活不过三个月了,这老朋友家属也没有跟他说是得重病,只是拿了点药回家,回老家跟他说,没啥大事,吃吃药就行了。这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也是蒙在鼓里,天天还下田地里干活,结果三年以后仍然健在,搞得医院都很难堪,也在怀疑是不是下错诊断了。

倒是很多根本没有食道癌那么可怕的病,这些人反而被吓得魂飞魄散。

所以做医生最大的能耐不是断病人生死,而是即使面对死亡,也能让病人心平静下来。

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植物只要保护好自己的根,在冬天霜雪过后,来年的春天依然能抽出嫩芽,夏季仍然能枝繁叶茂。

人啊!能保持住自己不生不灭的元神,那么肉身的腐朽,不过跟草木一春一秋一样,又有什么可惧的呢?

老师说,智者不惑,贾老在对待生死病苦是真正不惑的智者啊!贾老你能给我们后辈一些淡定的智慧吗?

贾老说,种地的农民知道有来年,就会留下来年播种的谷。人们若知道有来生,那就会修来生的福,且修福去吧!

贾老后来交代我们学医的人都应该去读读《无常经》这部经典,里面有看破放下淡定从容的智慧。

我们不妨来看这句偈:

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

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苦。

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

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

未尝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本文任之堂主人的博客

九蒸九晒芝麻丸=补肾+乌发+延年益寿小仙丹

排湿汤:湿气克星,原来这么多病和湿气有关

红参气血汤:补血天下第一方(补气血不上火)

========== END ==========

(0)

相关推荐

  • 身病为标,心病为本,“身心同治”是关键

    大家都知道身心是相互干涉相互影响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身体的能量场和心理的能量场是正相关的.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 很早就肯定了人的生理与心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

  • 看病,看人,看见写作的无限可能

    看病,看人,看见写作的无限可能-------读<与病对话> 文/舒林 疫情期间,在阿齐涂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和许多朋友一起阅读<与病对话>这本书.阅读,陪我度过许多紧张而焦虑的 ...

  • 养生先养性|从秦可卿的病看性格决定健康

    本文为10月11日我即将开讲的九型养生讲座而写. 看病时能问到病人性格和生活习惯的是好医生,可惜生活中好医生少,好的中医就更少.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国士大夫多有& ...

  • 短篇小说(连载) | 《家乡啊 星铭好想和你说说真心话》第一集

    月下听花语 文中赏雅音 家乡啊,星铭好想和你说说真心话 (第一集)  作者|肖锋 朗诵|周小丫 第一集 老家真情 终身不忘 一想起老家,特别是老家那些熟悉又亲切的面孔,谁都会有一本刻骨铭心的记忆,那种 ...

  • 以病为师

    不管你有没有生病,或曾经生病过,或者就算没有生病,也会从各大报章杂志.电视里面听到了所谓医疗专家的建议跟说词.但是用你的思维问自己,你所听到的这些医学的建议,其背后是不是充满了对身体不健康的催眠.暗示 ...

  • 纪实——《从医生到觉醒者》

    地 图 不 是 实 际 的 疆 域 ---由"分裂症"想到的 "分裂症"是我上班学会的第一个病名.那时候啥都不懂,听老师讲解,看看教材,结合眼前病人的表现,依猫 ...

  • 一位八十岁老中医送给病人的真心话(引人深思)

    记得刚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现在让我写按语,我又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感觉话都被贾老说完了,所谓"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任之堂主人在拜访完贾老后收获 ...

  • 一位八十岁老中医的真心话:小病从医,大病从死!

    这是一篇让我深受启发的文章! 作为医者,能帮到病人的到底有多少? 作为患者,对因病痛所受的折磨究竟自己应该负多少责任? 如何看透疾病.看淡人生,相信这篇文章会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发. 大家共同的困惑 照 ...

  • 八十多岁老中医送给病人的一席真心话

    第 1982课 <<< 今天晚上,老师给我们讲他拜访贾老的经历,贾老八十多岁,生活自理,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不是医生却有着医者的胸怀,不入佛门道家,佛道的见识却相当深刻. 老师说 ...

  • 八十岁老中医的独门绝技,每天100次颈椎再没犯过顺带治好肩周炎

    八十岁老中医的独门绝技,每天100次颈椎再没犯过顺带治好肩周炎

  • 八十岁老中医谈如何饮食

    药方 I导读:魏长春老八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的承担医疗工作,他老人家长寿跟饮食有很大关系而如何饮食,可大有学问,本文虽然看似老生常谈,但所言不虚,有实际意义. 食疗浅说 作者/魏长春 "民以 ...

  • 经常便秘不用愁,八十岁老中医告诉我一个方法,润肠通便,管用

    经常便秘不用愁,八十岁老中医告诉我一个方法,润肠通便,管用

  • 八十岁老中医谈如何饮食?

    这样我们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不然的话你我就要相忘于江湖了

  • 八十岁老中医谈如何饮食才能长寿

    中医书友会第2285期 I导读:魏长春老八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的承担医疗工作,他老人家长寿跟饮食有很大关系而如何饮食,可大有学问,本文虽然看似老生常谈,但所言不虚,有实际意义. 食疗浅说 作者/魏长春 ...

  • 遇到治不了的病,该怎么办?听听八十岁老中医的真心话吧!

    从古至今,可以说人们一直是在进步,科技也是一直在发展,一代的孩子比一代的聪明,如果要是站在对疾病的攻克方面来说的话,我们应该是在治疗疾病方面越来的越胸有成竹了,但是呢?现在越来越多奇怪的病种不断的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