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饶阳出了车祸之后
节令食品就是节令食品。
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但是,聪明的商家却早早的包起了粽子。
昨天去离我蜂蜜店不远的新盈街买东西,大老远就听到一声声:粽子,粽子,热乎粽子,忙停车驻足问道:多钱一个?只见一个50来岁的妇女答道:一块钱一个!
她旁边呢,有两个老太太再包粽子,凳子旁放着很多苇叶。
要说一块钱一个,不算贵,但是,粽子呢,可能爱吃的人爱买,与我来说,只有过端午节的时候才买上几个吃吃,即使我不爱吃,还有儿子爱人,有时候儿子一边吃粽子,一边听我讲述屈原的故事。
其实,我的家乡饶阳有个端午村,据说村名的来历就与屈原有关,这个村早先年流转着这样一首顺口溜:饶阳有个端午村,
端午村里过端午,
端午节里包粽子,
包好粽子锅里煮......
故事是这样传说的:战国时期,连年混战,楚怀王派屈原走访各国,联合抗秦。那年,屈原的联合外交成功了,乘车从燕回国。农历五月初五,进入饶邑即今天的饶阳县境。这时,一只野兔被雄鹰追赶,连蹦带窜横穿官道,拉车的四马受惊,不幸掉到当午村边坑塘。
当午村里正即今天的村官正在村边种菜,看得清清楚楚,当时正是中午,村民们吃午饭,听到里正招呼,放下饭碗,马上来了几十口子年轻人,先把受伤的四匹马牵上岸,又把车抬出。里正领屈原一行人到自己家中,让他们洗脸晾衣吃饭,几位木匠不到半天把车修好。村民又牵来四匹好马换上。屈原拿出银两,里正坚决不收。屈原说:“这不是报酬,是让你们 村办学堂用的。”里正这才收下100两银钱。里正想让自己最小的儿子小五子拜屈原为师,学书练文,屈原欣然答应。第二天,屈原带小五子回楚国,乡民把他们一直送上官道。从此,屈原与当午村有了密切的联系。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进攻楚国,楚国眼看要灭亡了,屈原心如刀绞,来到汨罗江边,准备投江。他故意让小五子回旅店去取自己所作的一组祭神诗文《九歌》。当小五子回到江边,屈原已投江自杀。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秋后,小五子回到家乡饶邑当午村,乡民们听到这一噩耗,无不痛哭流涕,大家自发聚到学堂前,哀悼屈原,在里正的提议下,把当午村改成了端午村。
后来端午村一带每到五月初五,就和别处村不一样,他们不但包粽子,而且小孩佩香囊,挂葫芦,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等。但如今大多已失传,只剩下包粽煮粽吃粽比较普遍。少数人家还有这样的习惯,在两边门框上各插一根萘,在门楣正中央用针插上写有或刻有寿字的红纸剪的葫芦,还流传有“葫芦正、不生病,葫芦歪、不生灾”的说法。
端午村过端午节,可能我们村离着远,在我的记忆中,村人敢端午节叫五介当五,可是,叫归叫,却从来不过节,连饺子也不捏,我想大约是三夏大忙季节,过麦比过节重要吧!
你说重要,离我们七八里地的深县就包粽子。好在我两个姑都寻到了深县,到了端午这一天,她们就给我们送来了粽子。
粽子呢,是节令食品,样式很多,一般做成三角形,绿色的苇叶,白色的糯米,蒸熟了香气扑鼻,爱吃的就多买几个,一是味道香甜,二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心中有了寄托,吃粽子就多了一份美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