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雁凌:一双铁脚走天下 —— 忆远行的同仁杨兆祥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伊春日报》自1958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59年历程。在这59年里,多少同仁为之奋斗,多少同仁为之奉献!他们用心血书写了一篇篇动人心魄的篇章;他们用激情讴歌了一个个先进人物;他们用信念记叙了一次次历史的转折;他们用镜头凝固了一回回时代的变迁。

59年过去了,许多同仁日益衰老,两鬓飞霜;许多同仁青春不再,步履蹒跚;还有的同仁已经远行。若是真有天堂,真有另外一个世界,那么,新闻界人士的阵容也是相当可观了。59年来,几代新闻人采写了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人物,可是,却没有人写自己。新闻人的精力都用在了写稿子上。谁写那些已经远行的、再也没机会写自己的新闻人?我曾经说过:“有时间,我一定写写那些远行的新闻同仁。”回忆那些远行的同仁,最先浮现在我脑海的是《伊春日报》创刊人之一杨兆祥先生。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常常在笔记本上写下或是短诗,或是读书笔记以及一些所思所想。1974年12月,参加了翠峦区委宣传部举办的诗歌创作学习班,创作了一首短诗,不久被《伊春日报》刊发了。后来,又参加了宣传部举办的新闻写作学习班。当我的稿件屡见报端后,引起伊春日报社领导的关注并因此得以多次参加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1976年3月,我调到了乌敏河林产工业机械厂,先后在行政办当秘书、宣传部新闻干事,有了更多机会到伊春日报社送稿以及参加采访活动,逐渐地熟悉了报社的一些老师。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杨兆祥先生。

杨兆祥先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是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

杨兆祥先生是把新闻事业当做毕生的追求,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

他的敬业精神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了采写一篇好新闻,他不怕苦不怕累,不,如果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未免过于苍白;因为,为了采写一篇好新闻,他可以不顾身家性命。

1961年8月,伊春突遭洪水袭击。8月7 日,杨兆祥先生正在南岔采访,洪水冲毁了铁路路基,公路也被水毁了。几天能通车,谁也说不准。以当时的条件,电话不通,火车不通,记者不到编辑部,稿件是无法传回来的。看着手里的初稿,看着被洪水冲毁的铁路路基,杨兆祥先生急得捶胸顿足,嘴角起泡。怎么办?他说:“我走回去!”

南岔距伊春铁路104公里!而且还有水毁路段!在场的人一听面面相觑!继而一致反对。“不行!200多里地,你孤身一人,万一出事怎么办?你不要命了?!”

杨兆祥先生不顾众人劝说,不顾路途遥远洪水泛滥,毅然决然地沿着铁路向伊春方向走去。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人们的眼睛湿润了。

在104公里的路途中,他看见各地职工群众都在抗洪救灾;都在抢修铁路、公路;他一边赶路,一边采访。脚上布满了水泡,甚至溃烂了,身体极度虚弱,但是,他以顽强的毅力,硬是用了两天时间,走了100多公里的路!回到报社后,他写出了极具新闻价值的消息并很快见报了,迅速地报道了广大职工群众抗洪抢险的先进事迹。自此,人们称他“铁脚板”。

然而,杨兆祥先生并未停下脚步。他主动请缨,昼夜兼程,到新青林业局、红星林业局等水灾较重的区局采访。

当时,新青林业局七伐木场主任、共产党员王文生为了确保群众安全,在组织抢险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立即采访了王文生的事迹,奋笔疾书,连夜写出了通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黑龙江日报》、《伊春日报》先后发表。在这期间,伊春市区很多地段洪水已经冲进屋内。他的家也被洪水洗劫。他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全靠爱人照顾。杨兆祥几次途径家门,然而,因为忙于采写稿件,竟然没回家看看!

多年以后,当人们讲起这件事,我依然唏嘘不已。无形中,杨兆祥先生成为新闻人学习的榜样。

若干年后,当伊春南部地区山洪暴发,我奉命去带岭采访时,遇到一段水毁公路,路中间被山洪冲开十几米宽的一道裂口,洪水湍急,只有一棵倒树斜斜地倒在洪水里,那就是唯一的“桥”了。望着滚滚而去深不可测的洪水,望着那棵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的倒树,我们一行人不知所措。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心急如焚,几次思忖:过去吧,有风险,万一掉下去会不会被洪水冲走?不过去吧,洪水何时才能消退?重任在身,报社等着发稿件呢。

蓦然,杨兆祥先生徒步104公里回伊春的身影出现在我脑海。我不由得心头一热,情绪慢慢平复。我想:自己是不是合格的新闻记者?勇气慢慢充盈我的每一根神经……

我卷起裤腿,背好背包,手足并用,慢慢地爬上了那棵倒树。那棵倒树胸径大约50多厘米,那个平面很窄,上面浸透了雨水,很滑。我的心脏狂跳不止,我屏住呼吸,双手双脚紧紧地贴在树干上,一寸一寸地爬了过去……

杨兆祥先生对新人的扶持是从心窝子里迸发出来的。

杨兆祥先生是伊春日报最早入行的老报人之一。但是,他从没有因此表现出优越感,对新来的同志充满关切。

1983年,我调入伊春日报社。当初,领导说是调来当记者,不料,介绍信交上后,说是恰逢改革,要先到校对科当校对员。我心中疑惑,闷闷不乐。一天,杨兆祥先生来到校对科,对我说:“校对是报纸集大成最后一关,校对员水平需要高于编辑水平;领导和大家都了解你的写作水平,你在校对科工作是暂时的。”我听了这番话心头豁然开朗。

杨兆祥先生朴实无华的作派是从行为中散发出来的。

他衣着朴素,最常穿的衣服就是藏蓝色中山装。上衣小兜插着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大兜里装着采访本。就像战士时刻携带枪支。很多人都曾经忘记带采访本或者钢笔,他却从未忘记这两样标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已经流行西服了,但是,除报社发过一套记者服之外,从未见过他穿西装。毫不夸张地说,他艰苦朴素的精神影响了很多人。特别是老一辈的同仁。谁要是买件稍贵一些的衣服,就会有人说:“你看人家杨兆祥穿什么了?还不是照样写好稿?”我刚到报社时,很多老同志帮助年轻人时都会拿杨兆祥先生当榜样。八十年代,报一位勤俭的女同志常常买一条花布当丝巾绕在脖子上。

八十年代初,我的工资才60元左右;一次,竟然花50元钱买了一个碎皮角拼成的皮包。在单位引起小小的轰动。一天,杨兆祥先生见了我笑着说:“雁凌啊,听说你买了个50元的皮包,我看看。”我美滋滋地拿给他看。他说:“其实,50元的皮包和10元20元的皮包也差不多少,一样使。你还年轻,要学会过日子,要学会勤俭持家呀。”他的一番话,令我铭记多年。

杨兆祥先生对职工群众的情感是从内心喷涌出来的。

杨兆祥先生对职工群众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自从拿起笔杆子写新闻稿那天起,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职工群群众。很多被采访对象、许多通讯员都和他常常联系。

1952年, 19岁的杨兆祥先生 就开始采写新闻稿件了。1952年春季,马套子下山之际,一匹匹拉套子的马从深山老林里出来,要回到农村休养生息。它们经过南岔林业局境内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河流,马粪就在河流上漂着;南岔林业局的林业工人吃的就是这样漂着马粪的河水。人们议论纷纷却又无可奈何。杨兆祥见此情景坐不住了。采写了一篇稿件寄给《工人日报》,很快,这篇稿件就发表了;使马粪污染河水的问题得到缓解。

1953年,他被调到原六十四厂(原伊春木材加工厂)团总支工作。这期间,他撰写的《惊人的消费》在《中国林业》第10期刊登。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际,职工群众欢呼国家领导人当选的情景令他受到震撼,他采写了《喜讯传来之后》《人民代表胡佩蓉》两篇稿件,被《中国林业工人报》发表。

他说:群众是我的老师,群众的活动是我写作的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宝库。”杨兆祥曾任伊春市记者协会协秘书长  ,在新闻岗位工作了40年,他的足迹遍布伊春林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 他的身影闪现在原始森林、贮木场、林场所、村屯、 街道 ……

杨兆祥先生的学习进取精神贯穿他的一生。

杨兆祥先生的稿件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见报率很高,在省以上乃至国家级报刊发表了很多,每一篇稿件、每一行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甚至每个标点,都是他的心血凝成的。

然而,他没有被成功击倒,反而加倍学习。他去原伊春县举办的干部文化业余干校上课,在 1953年至1958年8月期间,他学完了初中文科课程、理科课程。同时,还涉猎了文学史、文艺理论、新闻学、逻辑学、心理学、修辞学、经济学等学科,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后来的新闻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酷爱读书,微薄的工资几乎都用于买书了。那些装在箱子里、柜子里、纸壳箱里的书籍、杂志、报纸是他钟爱的珍宝,是他积蓄一生的财富。

1958年9月初,他被调到市委宣传部,参加筹办《伊春日报》的紧张工作中。1958年10月1日,《伊春日报》创刊号与读者见面了!伊春第一代新闻工作者在伊春新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从此,杨兆祥先生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新闻事业!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女儿杨玉梅、孙女杨志英先后走上新闻岗位,被誉为“一家三代新闻人。”

在《伊春日报》创刊前夕,他的新闻稿件陆续在《中国林业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并在省、市电台播出,他成为《黑龙江青年报》的骨干通讯员之一。不久,团省委调他到《黑龙江青年报》驻松花江记者站工作,在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挽留下,他选择留在伊春。这一留,便是一生。

2008年,《伊春日报》创刊50年前夕,我再次从创刊第一期开始,一期一期地翻阅《伊春日报》,我读到许多熟悉的和陌生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各类文章,其中,杨兆祥先生的名字与他的稿件频频出现在版面上。我想:那一篇篇稿件,浸透了他多少汗水?凝聚着他多少心血?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杨兆祥先生以德林、左振倩、羊洋、伊光等笔名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林业工业报》、《黑龙江日报》、《伊春日报》刊发稿850多篇,70余万字;加上1952年至1957年到新闻岗位之前发表的300多篇近25万字,共95万多字。此外,在近40 年的新闻工作中,还参与举办了中、小型通讯员训练班、学习班近百期,写讲稿15万余字,为培养新闻通讯员做出突出贡献。在伊春日报发展史上,写下独特的浓重的一笔。

当我行文至此,我仿佛又一次看见那位酷爱新闻事业的老人,戴着一副深度近视镜,叼着烟斗,正在凝神聚气,构思稿件,那个掉了漆的大茶缸升起浓郁的茶香,如同述说着他的故事……

作者简介

马雁凌,笔名晓昕、纪黎、白玫。伊春日报社副刊部原主任;主任编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1974年以来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40多种报刊发表文学、新闻作品1000多万字。报告文学《驶向深海》获全国报纸文艺副刊二等奖。文集《碧海金川》获当代黑龙江散文创作一等奖。报告文学《原野上的女人》获东北三省报纸文化副刊一等奖。报告文学《兴安愚公》获省文学大赛一等奖。出版诗集《密林小星》《心灵之约》、报告文学集《碧海金川》《锦绣人生》、散文集《眺望彼岸》《穿越四季》。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种文集。新华社特约通讯员。市知识分子拔尖人才、市文化名人、市三八红旗手、省女职工学习成才十佳标兵、省优秀编辑、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获省星星火炬奖章。传略收入《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报界知名编辑记者辞典》《中国高科技人才辞典》。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