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越是为别人著想,别人越觉得你讨厌?

有三个概念经常被混淆:焦虑想像、为人著想、换位思考。

三者主要的差异在哪里呢?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01

焦虑想像

小张跟女友交往多年,最近见了双方家长,女友暗示小张有没有结婚的意思。

小张想到结婚需要聘礼、酒席、婚纱照,又想到结婚可能还要买房,后面生孩子还有医疗、坐月子、养育孩子等花费。

小张担心自己负担不起,很是烦恼,于是找好友老许吐苦水。

老许听小张说完后,为此夜不成眠,隔天跟自己女友见面,对女友发怒,小张的烦恼,成了老许脑中连串场景,老许想到这些场景就焦虑,一焦虑就无法控制脾气。

当晚,小张又跟老许谈到结婚的烦恼,老许极力劝小张别结婚,原因是因为结婚和后续事项太恐怖。


02

为人著想

爷爷奶奶帮女友照顾五岁的外孙,这天要带外孙出去公园走走,看外面有点风,于是怕外孙会冷,出去会著凉,于是拿了一件外套给外孙。但外孙说什么都不穿,直说:「热!热!热!」

爷爷和奶奶担心外孙著凉,硬是要外孙穿上。

实际上,孩子的体感温度跟大人不一样,更何况即使不是大人和小孩,每个人也有不同的体感温度。

对这对爷爷奶奶来说,他们要孩子穿外套,即使他热得难受,这是出于他们为孩子著想。

人会因为一连串「超出控制」的想像会引起焦虑,尽管这些事情还没发生,但对焦虑的人而言,焦虑当下如同身历其境,就像正在发生似的。

老许陷入焦虑,这些焦虑明明不是他的经历,只是想像,带来的焦虑却使得他比自己的焦虑为出发点,给小张的婚姻选择提了反对意见。

可以说,当老许从这个角度给意见,他的意见已经不是针对小张的实际情况,而是老许个人出于焦虑的反应。不管他给什么意见,都只是老许自说自话。

其次,爷爷奶奶给外孙加外套的例子,就和许多「我是为你好」的语言,虽然是真正发自内心为另一个人设想,为另一个人担忧,这些设想和担忧确实是在为对方想。

然而,这些设想和担忧,并没有和对方确认,往往出于个人设想和担忧的行动,只能感动自己,也不能为对方带来真正的帮助。

就像有些人欠缺忧郁症的治疗知识,听到别人忧郁,给出像是「想开一点」、「出去晒晒太阳」、「读读佛经」之类的意见,虽然出于善意,但缺乏两件事。

一是缺乏专业知识,帮不上忙就算了,还可能延误就医。

二是缺乏倾听,根本没有真正了解忧郁者他的心声、他的感受、他的想法,就抢著一厢情愿的开始行动。这份好心,虽然看似有对方的存在,实际上,对方还是缺位的。


03

换位思考

不难看出,焦虑想像和为人著想都不是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是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反思」。

比如今天你谈恋爱,经常因为约会晚回家,爸爸妈妈颇有怨言:「你当家里是旅馆吗?」。

你可能因为自责,忙著跟父母解释,但好像无论怎么解释都没有用。这时候,你需要的可能不是解释,而是换位思考。

你可能会想到,父母的抱怨并不是讨厌你,也不是想干预你恋爱,而是他们因为你经常晚归,担心你的安全,同时也有了被冷落的寂寞感。

这时候,如果你忙著买礼物犒赏父母,或是设想一套给父母的完美说词,这都不是换位思考,依旧只是为他们著想罢了。

换位思考需要倾听,所以这时候需要的是跟父母确认,问问他们是不是因为你约会晚归,让他们担心。因为不像过去经常回家吃饭,让他们有了备受冷落的感觉。

问了以后,你才能真正了解父母的想法和感受,做出相应的行动。很有可能你从他们角度出发的反思,压根和他们想的南辕北辙,那么这时你也能进一步确认,避免更多的误会。

换言之,真正的换位思考需要「放下个人猜想,展开真正的双向沟通。」

有些人以为换位思考就是自己一个人想,那其实是对换位思考的误解。

充其量只是盲目的为人著想,甚至是限于个人自我焦虑感的想像。

走出自己的思想误区,打开自我感受的焦虑阻抗,这都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

文:高浩容  (台湾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等书。(公众号:容我说))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