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福春:是干什么的就拍什么
“火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
浓缩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最能反映中国近30年的变与不变”
王福春 Wang FuChun
(1943- )
(王福春,黑龙江人,毕业于绥化铁路机车司机学校,就读哈尔滨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曾任哈尔滨铁路局科研所摄影师、编辑,1998年退休。2002年迁居北京,现为自由摄影人)
王福春在没拿相机之前,
工作时就画铁路,画机车,画列车好人好事,
所以他对铁路的感情很早就开始了,
并不是拍了铁路才对铁路有感情。
▲1994年,哈尔滨站蜂拥上车的旅客
1965年他还在学校读书就应征入伍,
1970年从部队复员后,
被分配到三棵树车辆段,
当了几年工人,后来调到工会当干事,
主要是写写画画搞宣传。
▲对硬座拥挤的车厢来说,能坐在靠窗的位置,真的超幸福了
“1977年我们单位评劳模,
工会主席说你给劳模拍照片吧!
我就借了一台海鸥相机给他们拍。
从那一拍就再没扔下,
是一台海鸥相机起飞,
一直飞到今天。”
▲列车员举牌提示“放像车厢”
从事摄影工作后,
他的镜头一直没有离开过铁路,
始终关注着人们的旅途生活状态。
▲过年回家,把新拍的结婚照也搬上了火车。
1984年正式调到铁路局科研所后,王福春当了摄影师,
单位研究铁路新产品,他就拍产品广告。
单位对他也开绿灯,只要不影响工作,去哪儿都行,
给他的设备也是当时最好的,
如哈苏500C/W、尼康F3、幸福450彩色放大机等。
▲1998年,从北京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车窗旁抽烟的女青年
那时火车车次少,车速慢,车上人满为患,
人到车上以后,本性全暴露出来了。
人们全光着膀子,
穿短裤,脚臭味、汗味、烟味熏得你喘不过气。
他在车上跟他们一起经历这些事情。
▲几瓶啤酒,几样小菜让坐在一起的陌生人变成了老朋友。
“30几年来,
我北上漠河,南下广州,
西奔格尔木,东至上海......
乘坐列车上千次,
行程十几万公里,
拍摄近几万张底片,
留下了人生旅途的印记。”
▲1996年,从广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卧铺上相拥而眠的夫妻
王福春最令我们熟知的,
当属《火车上的中国人》和《中国蒸汽机车》了。
“画册里的照片都是我挑选的比较中性的影像。有一些像乘客扒车窗等不文明的照片没拿出来,害怕说我宣传铁路落后。本来我打算2000年出画册,迫于肖像权问题一直没出,2001年硬着头皮出了,还好现在没人找我。”
▲1999年,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过道里站满了做运动锻炼身体的人们。
▲1994年,从北京开往沈阳的列车上,打麻将的旅客
▲1995年,从西安开往西宁的列车上,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他的孩子站在车厢过道内。也许由于他的孩子太饿了,他临时充当了“母亲”的角色,让孩子满足地在他的怀里睡着了
▲1992年,从南宁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由于车厢太拥挤,这位年轻的妈妈想出了用八宝粥的铁罐来当作“临时厕所”,以解决儿子的内急
▲1996年,从广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卧铺车厢内一位女青年坐在中铺拉起了二胡,她的自娱自乐吸引了上铺和下铺的青年男女的关注
▲1995年,从兰州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在车厢内虔诚礼拜的穆斯林
▲1995年,从武汉开往长沙的列车上,车厢太拥挤了,一位光膀子的男子竟然躺在了硬座座椅靠背上,他不得不用手抓住上面的行李架
▲1991年,从上海开往重庆的列车上,挤在过道的一个狭小空间里的一家四口
▲1996年,从北京开往呼和浩特的列车上,空调开得太大了,乘客都钻到座椅套下去睡觉
▲1995年,从齐齐哈尔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在宠物狗旁吃方便面的女青年
▲1992年,从成都开往上海的列车上,拥挤的车厢连过道都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
▲1992年,从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开往古莲的列车上,各自占了一张长椅睡觉的男女青年
▲1999年,从香港九龙开往上海的列车上,卧铺车厢内手捧哈达的年轻喇嘛。他们来自甘南拉卜楞寺
▲1993年,从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站在车厢过道对镜剃须的老人
▲1998年,从齐齐哈尔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卧铺车厢内一位92岁的老方丈戴着白手套帮女青年把脉
▲1996年,从广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位母亲小心地护着放在背篓里的孩子
▲1993年,从兰州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开怀大笑的祖孙俩
▲1996年,从广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卧铺车厢内对镜化妆的女青年和用电动剃须刀剃须的男子
▲1995年,从哈尔滨开往五常的列车上,座位上的旅客饶有兴趣地看着鸟笼里的两只小鸟
▲1991年,从绥芬河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在拥挤的车厢内,一位抱孩子的母亲脸上显露出困倦的神情,但依然紧抱孩子
▲1996年,从成都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一位母亲慈爱地护着躺在座位中间的桌子上的儿子
▲自己搭设的“卧铺”
▲列车上相互依偎的情侣。
责任编辑/张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