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恋一更食”之我见


随着社会发展,按时吃饭、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早就被打破了,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不按时吃饭、不按时睡觉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从中医养生角度看,这样的生活节奏并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现代很多人习惯于“一日三餐”,晚饭的时间通常在傍晚六点,而古人吃饭的时间在下午五点,比我们更早一些,因为在古代没有夜晚照明的东西,所以人们习惯早睡。吃完饭,需要活动消化一下。如果太晚吃饭,没有活动就睡觉,很容易出现积食等毛病。因此,古人自古就有“不恋一更食”的忠告!我认为,这个观点即使放到现代,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接下来,我就阐释一番!

我先简单说说古代的计时观念。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一更在戌时,相当于今天的19:00-21:00,也就是黄昏过后入夜的这段时间。太阳落山,外出的人已经归家,准备晚饭,天色并没有完全变黑,还有人在活动着。所谓“不恋一更食”,意思是晚七点以后已不适合大量进食。如果晚饭吃得太晚或太饱,会给肠胃造成巨大负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中国古人可谓遵守作息时间的典范,他们对一日三餐都特别讲究,并严格遵守,佛教中还有“过午不食”之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就是古人传下来的健康法宝。其实现代人也非常认可这个说法,比如晚上是睡觉时间,吃完饭不能马上睡觉,总得要活动一下,消化一下食物,所谓“饭后百步走”是也!如果晚饭吃得太饱,也不运动,睡觉时胃的负担就重,时间长了就容易得胃病,也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即中医常讲的“胃不舒则睡不安”,所以晚饭不能吃太晚,也不能贪食。现代人不仅晚饭吃得晚,吃完后还习惯吃点水果和零食,不知不觉吃到八九点,然后洗漱完就上床睡觉了,时间久了非常伤身。因此,建议晚饭时间尽量放在7点前,七分饱为宜,以清淡饮食为主,吃完后就不要再“加餐”了。如果实在做不到七点前吃晚餐,那么可从饮食种类入手,稍微喝点粥就行了,切不可暴饮暴食。至于水果和零食,建议下午3~5点吃,此时为膀胱经主时,多吃水果,有利代谢废物的排出。

依据“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特点,一更为心包经主时。古人常在晚上5点左右按时晚餐,7点以后则以适量运动或娱乐为宜,有助气血运行、怡养心神、养护心气。然而,现在很多人因为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导致不能在正常该吃饭的时间吃饭,有些人甚至在八九点后才能吃晚饭,其实太晚吃晚饭的话,食物在还没好好消化时人就要睡觉,便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时间久以后便会得胃病。肠胃是人身体几乎所有营养物质的来源。一旦肠胃出了问题,人的身体也会很快出问题。尤其是爱美的各位女性,更不可以吃夜宵,千万记牢。所以最后在晚上7点之前吃饭,这样在睡觉时食物已经充分消化,对胃不会造成负担。所以大家不要在晚上7点以后在吃饭,甚至不要在八九点以后再吃夜宵,这样不仅会使胃部不适,还会引发睡眠问题及肥胖。有道是:少吃一口,舒服一宿!对于晚饭,要尽量控制时间不能太晚,也要控制自己的食欲,慢慢养成习惯,不但能睡得好,而且还有助于减肥排毒,当然,少吃一点,早吃一点,好处还有很多很多,估计只有你亲自试过了才会真切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