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可怕吗?有哪些药物治疗?中国上市情况
SMA是一种会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的运动神经元性疾病,该病属于基因缺陷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对患者周身上下的肌肉都会造成侵害,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萎缩无力,身体逐渐丧失各种运动功能,甚至是呼吸和吞咽。SMA是2岁以下婴幼儿群体中的头号遗传病杀手,该病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罕见病”,在新生儿中的患病率为1:6000-1:10000。据相关报道,目前中国SMA患者人数大约3-5万人。
Evrysdi是一种液体制剂,可在家通过口服或饲管给药,每日一次,该药可用于治疗所有类型(1型、2型、3型)SMA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患者。2020年8月,Evrysdi率先在美国获得批准。截至目前,该药已在7个国家(美国、智利、巴西、乌克兰、韩国、格鲁吉亚、俄罗斯)获得批准,并在另外30多个国家提交上市申请,包括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Evrysdi是第一个治疗SMA的口服疗法,也是第一个可在家给药的SMA疗法。Evrysdi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2(SMN2)mRNA剪接修饰剂,通过提高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SMN)的产生来治疗SMA。SMN蛋白遍布全身,对维持健康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至关重要。
调查结果表明,Evrysdi:
(1)根据运动功能测量32量表(MFM-32)测量,在12-24个月期间维持运动功能改善。
(2)根据改良上肢模块(RULM)和Hammersmith运动功能量表扩展版(HFMSE)测量,在12-24个月期间的运动功能增加。
(3)采用MFM-32、RULM、HFMSE测量,在接受安慰剂12个月后开始服用Evrysdi治疗的患者,运动功能表现出稳定。
(4)在12-24个月期间,根据护理者报告的SMAIS上肢模块测量,总得分较基线有所增加,患者报告的SMAIS得分稳定。
2016年12月,来自渤健与合作伙伴Ionis开发的药物Spinraza(nusinersen)获批,成为全球首个治疗SMA的药物。该药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ASO),通过鞘内注射给药,将药物直接递送至脊髓周围的脑脊液(CSF)中,改变SMN2前信使RNA(pre-mRNA)的剪接,增加全功能性SMN蛋白的产生。在SMA患者中,SMN蛋白水平不足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退化。在临床研究中,Spinraza治疗显著提高了SMA患者的运动机能。
2019年5月,来自诺华的基因疗法Zolgensma(onasemnogene abeparvovec)获批,成为全球首个治疗SMA的基因疗法。该药通过单次、一次性静脉输注后持续表达SMN蛋白来阻止疾病进程,可解决SMA的根本病因,有望长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在中国市场,Spinraza于2019年2月底获批,用于5q脊髓性肌萎缩症(5q-SMA)患者的治疗。此次批准,使Spinraza成为中国市场首个治疗SMA的药物。5q-SMA是SMA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SMA病例的95%,该类型SMA是由5号染色体上的SMN1(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1)基因突变所引起的,因此得名5q-S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