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余浩老师讲中药系列03姜,香薷,荆芥,防风
0317余浩老师讲中药系列03姜,香薷,荆芥,防风
姜:生姜色黄属脾土,干姜黄色温脾,皆是土系药。普通生姜黄中带白,温胃并入肺,易咽痛上火。小黄姜更黄,守脾胃而走。
筠姜:小黄姜烘婄而成筠姜,筠姜断面如碎玻璃,烘婄比干姜更过,不到炮姜,特点:守脾胃,守而不上行,温中不散,无辛味。
姜皮走皮肤属阳,生姜入胃 干姜入脾 炮姜入子宫,姜炭入血分,从阳分到阴分
炮姜、肉桂、补骨脂、小茴香、硫磺、附子走下焦,炮姜、肉桂、补骨脂直入子宫,小茴香入丹田
右尺沉,脚发凉,痛经,左寸浮取不到,心胸闷不适,桂枝可温通使气入下焦,可治子宫肌瘤。心为君主之官,哪不通走哪,无所不达,心力散下寒。
姜炭:温收敛止血,炒炭转姜发散为收敛,炒炭存性。
艾炭:温收敛止血。贯众炭:偏凉收敛。血余炭:止血,利尿,化瘀。
姜膏:干姜磨粉,越细越好,+凡士林90度熬制1-2小时,充分溶解而成。止痒,牛皮癣特效,可止痛,消肿,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生姜可治晕车
香薷:发汗解表力弱于麻黄,不会发汗太过,利水消肿,化湿和中,有夏月麻黄之称。夏天贪凉饮冷,中焦受寒舌苔厚,香薷退舌苔厚奇效。
荆芥:辛微温,解表祛风,药性平和,升发阳气外感风寒无汗。左寸不足,肝郁阳气不升皆可用荆芥。
生姜,麻黄,苏叶,荆芥均可治风寒。
轻证风寒:项不适,督脉不通,瘀而化热,咽痛不适,需解表清里,荆芥解表,连翘、淡豆豉、薄荷、菊花清热。
荆芥+金银花:荆芥解外寒,金银花清热。
督脉走后,任脉走前,冲脉走中,督脉后走不通,瘀而化火而咽痛。
皮肤痒泡澡寒热药对:薄荷阴+荆芥阳止痒,地肤子阴+蛇床子阳-补命门火从下往上送能量,苦参阴通三焦+艾叶阳温通经脉,黄柏阴宣皮肤里热下虚火+苍术阳
口腔溃疡:脉寸大尺小,上热下寒,口含一片黄柏皮,收皮肤表热入里。
风药皆可促进肝木气升发,能强心调左寸不足。肝木为心火之母,子虚补母,风药荆芥升发之力,促肝气升发,心借肝气上升,辛温药皆可促肝心气升发。
衄血:鼻衄,齿衄,为热在上而出血。竹茹降胃气止血效好。竹中空,降胃气,疏通冲脉。胃气降十二经脉皆降,所有气不降皆可用竹茹。
七窍流血:竹茹50g,紫草20g凉血,三七15g止血,甘草-调和
严重呕吐:竹茹100g, 3剂
秘红丹止血:代赭石-降胃气,大黄-泻浊,肉桂-补命门火。竹茹效同代赭石+大黄,
气能流动就能中和寒热,疏通寒热
防风:辛温甘,风药之润剂,剂量可稍大相对安全。5g走上焦,10g走中焦,30g走下焦
防风开启开门,黄芪开启地门
防风走背,防风根深入地,把下气往上升打开背部,引入背部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治小儿动则出汗背发凉
荆芥,防风,葛根,独活升提清气比单用补脾药好用。
黄芪开启地门:把肾之力上调,如地气上升为云之状态。知母:天气下为雨之状态
《黄芪地龙汤》治痔疮,
《黄芪防风汤》治脱肛
荆芥升清阳+大黄推陈出新降浊=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任之堂“和“中医村“的视频号里有很多中医妙招,方便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