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推蓬图》卷 | 湖南省博物館
明,陈录墨笔《梅花推蓬图》卷,纸本,纵41厘米,横461厘米。
陈录,字宪章,以字行,号如隐居士,明会稽人。工诗画,梅花尤有声。
展开手卷,两株墨色清淡圆润、古朴苍老的主干梅枝呈现于眼前,数支轻盈纤细的嫩枝条或上或左右状从主干间伸展开来,嫩枝上以淡墨勾勒万千朵繁花,浓墨点蕊,花蕊迷漫,宛如天成,仿佛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图中落墨清润华滋,浓淡得宜,用笔挺劲飘逸,老笔纷披。卷尾作者行草自题“推蓬图”,并书“会稽陈宪章写”。
深入探索
一.“花卉之中,惟梅最清”
梅具四德,因其生长于严寒的冬季,凌寒飘香,迎雪吐艳,人们赋予它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等等,古今多少名人的诗词歌赋都以梅作为吟诗之题材。而在中国绘画史中,“梅、兰、竹、菊”四君子画也成为花鸟画科类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
虽说是唐代创造了“花鸟”这一名词,而且还将花鸟画科推向兴盛时期,花鸟画获得空前的发展,但其绘画内容则多为禽鸟,次为花木,风格则以设色浓艳且写实的宫廷画风为主,如《唐代名画录》中对唐代花鸟画画家评价所云:“画鹤知名,屏风六扇鹤样,自稷(薛稷)始也”、冯绍正,“尤善鹰鹘鸡雉,尽其形态,嘴眼脚爪,毛彩俱妙”、边鸾,“用色鲜明,穷羽毛之变态,……凡草木、蜂蝶、雀蝉,并居妙品”等等。
到了两宋时期,花鸟画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发展成就突出,以徽宗赵佶为代表的宣和画院(即宫廷绘画)将“花鸟写实”画风推向到一个成熟的历史形态,“写实”形式的完美性已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正如《画继》中云:“圣鉴周悉,笔墨天成,妙体众形,兼备六法。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晴,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众史莫能也。”
但也正是在此时,中国绘画史上出现另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即“写意”画风取代“写实”画风的开端,这一画风的变革者首当其冲当为“苏轼、文同”二人。他们摒弃“形似”之法度,取其物体的“神似”,改弦易辙追求另一种笔简意尽、平淡清逸的美学之趣,于是“文人画(士夫画)”这一名词便应运而生。之后,僧仲仁、扬补之、赵孟坚等人继续追随这种文人墨戏,将“物我贯通“的哲学理念注入其中,使“岁寒三友”与“四君子图”题材成为花鸟画科中的主要题材。而梅花那种高雅、坚强的品格与气节正好迎合了文人志士们“清研之风度”的品格操守,以此托物寓兴,寄托思想情怀,抒发自已心中“高标”、“无垢”之高洁品格,因此梅立于“四君子”之首,为花鸟画中一重要分支。
墨戏之作始于宋代,墨梅则为僧仲仁(号华光长老、华光道人)所始创,他采用浓墨的设色方式创新画梅之法,“墨梅自华光始”,《图绘宝鉴》中云:“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之后扬无咎(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沿承墨梅画法,并又作了改进,创作出白描圈线的画梅法,将梅花清妍疏瘦状表现得淋漓尽致,“补之所作后益超出,格韵尤高”。之后各代善墨梅者层出不穷。如元代“赵松雪《墨梅》一卷,甚饶气韵” 的名画家赵孟頫(字子昂)、自称梅花道人、梅花庵主的吴镇(字仲圭)、自题诗云“冰花个个团如玉”的王冕(字元章);明代画梅笔力苍古的王谦、与王谦齐名的陈录(字宪章)、以及沈周、唐寅、文徵明等名画家都兼善梅花;清代画梅者则以“扬州画派”为代表,如金农、汪士慎、黄慎、罗聘等。“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要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这首《白梅》七言诗正是道出了历代画梅名家爱梅之心境。
二.湖南省博物馆馆藏梅花图轴欣赏
清尹金阳墨梅立轴图,纸本,纵119.5厘米,横46.6厘米。
图中右上角用干笔渴墨勾勒出一老辣枯枝,老如铁石,若干交错的弯曲细枝围绕其主干布满画面,朵朵梅花运用淡墨白描的手法开满枝头,花蕊纷披,苍老中益见幽致。清冷、缜密、苍润的笔墨展现出寒梅清姿瘦节逸趣。梅枝下落款:“丙午仲春伯伦仁兄大人法鉴,弟尹金阳。”并钤白文“应元叟”及朱文“和白山人”二方印。
尹金阳,字和伯,号和光老人。湖南湘潭人。有文名,尤工于作画。家贫,尚气节,卖画为生。其画宗法宋、元,长于花卉草虫,线条飘逸挺秀,又喜临摹古画。善画梅,著称于时。
清赵之谦设色梅花图横幅,纸本,纵66.2厘米,横135.8厘米。
画幅右方两株以淡墨圈画的白梅压满整个枝头,枝繁花密,视乎要冲出其画面;而两株红梅则左上出主干,枝头缀满点染的没骨红梅,红梅中以墨笔点出花蕊,其枝条则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向前延伸,与正中另一株墨梅纵横交织一起,使得红、白梅交相呼应,相应成趣。图左下方作者以朴厚的魏楷体书:“用沈小霞写梅法为屏侯三兄大人属画,赵之谦”。后钤:“赵之谦”、“赵撝叔”二方白文印。
赵之谦,字撝叔、铁三、冷君,初字益甫,又号梅庵,更号悲庵,晚号无闷。清咸丰九年举人,任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县知县。工书画刻石,著《悲庵成士诗剩》、《梅庵集》等。
清彭玉麟墨梅立轴图, 纸本, 纵117.8 厘米,横60厘米。
此幅墨梅老干盘曲得势,一枝折垂向下,一枝自杆后挺生向上,身姿虬曲,枝间圈花数朵,吐蕊绽放,疏英淡墨,全幅笔法苍老,姿态得宜,雅逸有致。梅枝上方一首七言诗映入眼前:“仙子凌妆绝伦,疏枝偃仰玉横陈,分明酿透春消息,不是罗浮梦里身。己已嘉平作于蓉菊山房,霖笙九兄亲家大人雅品,彭玉麟。”钤白文:“臣玉麟印”、朱文:“青宫少保印”。
彭玉麟,字雪琴,号刚直,自号退省庵主人,清湖南衡阳人,官至兵部尚书。善为诗,下笔立就,著《彭刚直诗集》,尤善画梅,海内流传者过万本。
清张廷济《冷香清艳》图, 纸本, 纵87厘米,横41厘米。
水墨作古梅一枝,梅枝从左边出干,生出的两分枝呈“几”字形倒垂而下,落笔如拗铁,欹横拙枯,枝干间淡墨微点数花,寒香浮于纸上。图中用笔疏朗、挺秀,墨色清润淡雅,表现出墨梅风骨崚嶒寒秀之雅韵。图中题名:“冷香清艳”,并落款:“莲史丈属,余效冬心画法意欲如寄古居士,断炊噤寒,耿耿挂壁三摩挲,赏余横倒影耶。道光十二年岁在壬辰三月嘉兴张廷济。”
张廷济,字叔未、顺安、说舟、作田,号海岳庵门弟子,晚号眉寿老人,家有眉寿堂、清仪阁藏书,清嘉兴人。嘉庆举人。以图书金石自娱,书法米芾。著有《清仪阁题跋》。
(刘 利/文)
相关评论
1、《清代罗聘及其〈墨梅图轴〉》,王厚宇《收藏》2011年03期
2、《吴镇的隐士情怀》,谷秀鸿《国学》2011年05期
3、《以宋代花鸟画为例谈诗与画的情境互融》,吴昊《荣宝斋》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