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九月九的酒
从山西省会太原乘车南下,大约一个多小时车程,就到了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一个让人产生梦幻的地方,一道高墙隔开了历史与现代,隔不开的也是梦幻与现实,这便是初识平遥的感觉。
推开锈迹斑斑的千年城门,城墙后的平遥就像一条在历史的港湾中停泊了数百年的帆船,静静地用岁月谱就了沉甸甸的内涵,当我们小心翼翼地探视那不曾梦醒的平遥古城,不知不觉地融进了历史之中。
平遥始建于周代,又名平陶,世称古陶。平遥最初为西周名将尹吉甫在此屯兵所筑,距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如今,平遥的城墙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城墙四周开有六道门,寓意为龟的首尾与四足。南门为头,门外左右各凿一眼水井,象征神龟之双目。其形,似神龟驮宝,金汤永固;其像,如紫气献瑞,云蒸霞蔚;其势,像雄关险隘,千军布阵。雄踞的神龟高昂着头,俨然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一方土地。
城中心跨街而立的市楼琉璃灿烂,挺秀耸立,雄踞全城。登楼凭栏,可眺全城景色,城垣四周,青山隐隐;苍苍民居,墙高院深,亭亭奎阁,碧彩金妆;鸟瞰繁华街市,如潮游人,流水车马,镶金嵌翠,遍地佳景。
漫步古城头,无论哪一段城墙,哪一座城门城楼,都能叫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无意中闯进那个历史年代。点将台上,犹闻战鼓连天、风萧萧剑戟铿锵;城门楼口,遥想当年众志成城、金戈鸣浴血鏖战。三千垛口如锯齿,七十二堞楼势凌空。抚摸城砖,我仿佛看见孔圣人率领他的贤人弟子正咏读古城墙,孜孜不倦地将深沉的教诲释放在坚韧的哲理之中,让古老的文化在古城不断敲击出新的乐章。
走在平遥的大街小巷,古韵迎面而来,仿佛在时光中漫步。古店铺、古商号鱗次栉比,雍容华贵;古招牌,古字匾比比皆是,雅致醒目。铺面一色雕梁画栋,柜房皆是富丽堂皇,造型必福禄寿喜,装饰必镂雕镶嵌。精雅的屋宇接连不断,与森然的高墙紧密呼应,处处书写着千年古城的历史厚度,展示着一代巨商的人生风采,虽然经过了千百年风雨沧桑,气吞海内的气势犹在。
走进平遥西大街,一座挂着“中国票号博物馆”牌子的商宅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异地汇兑业务的新型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步入日昇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柜台,“柜台”的墙上,有当年日升昌创造的顺口溜,这是兑换汇票的一套密码,里面暗藏汇票的时间、地点、金额等内容。正是依仗这套密码,数百年来,日升昌从未发生过错误。隔着护拦,我们看到台面上摆放着各式汇票及汇兑印章,其做工之精细,令人称奇。再往里走是账房,柜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算盘,柜台前陈列着伙计们的塑像,加之戒备森严的金库,一派生意兴隆的盛世景象。日昇昌之所以能做到票号第一,当归功于坚持恒久不变的商道原则:讲诚信,“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驻足良久,细细地感受和体味它昨日那些灿烂辉煌的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布局严谨巧妙的建筑,也感受到晋商在华夏的经济活动中的聪明才智与勤奋,以及值得现代人认真学习与借鉴的那种负责与敬业的诚信精神。
平遥古县衙在县城内西南政府街(旧称衙门等)西段路北,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两万六千余平方米。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大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等,并直延伸到南横街上。这些院落仍基本保存了明清衙门的特征,气势庄严。其中大堂也叫公堂、正堂,这里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迎送上级官员的地方,它是整个县衙中的主要建筑物,矗立在高于地面二尺余的台基地上,显得雄伟壮观。二堂在明代叫退思堂,也叫思补堂,主要是处理一般民事的地方,也是知县办公中间临时小憩或与幕僚商议政事的地方。内堂亦称内宅,知县不但在此宿居、读书、办公,而且有些涉密案件或不宜公开案件也在此审理。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堪称皇宫缩影。
当我在迷宫似的县衙署内转了一圈后,除赞叹建筑的宏大、庄严外, 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诸如“天理国法人情”“除暴安良”等牌匾上的大字了,而整个衙署透射出的是法制的健全、司法的威严,署内候庙,为祭拜两汉丞相萧何之处,这里的一幅对联倒是对人很有启发:“不求当道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城红装素裹,那老街更是映衬得流光异彩。走在熙熙攘攘的古街道,呼吸着被夜色打湿的空气,听一两声爆竹脆响,时间似乎也倒流,仿佛走进了明清时代,看当年的封建繁华和灯红酒绿。只有当穿着时髦的年轻人走过身边的时候,才会蓦然回到现实。
人生中,总有那么一次旅行,不为山山水水,不为拍下美景,只为寻觅心中的某些答案,就如此刻的我,走入这春风沉醉里,走在这厚重的古城中。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