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北齐思惟菩萨像
山东省青州市出土的龙兴寺佛造像因数量多,跨度时间长,雕刻精美,贴金彩绘保存完好,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在这些出土佛造像中,尤以北魏晚期到北齐时期的佛造像数量最多,雕刻最为精美。除背屏式三尊像,多见单体佛立像与佛坐像,而半跏趺式佛造像数量却极为稀少。现藏于青州市博物馆的这尊北齐半跏趺式思惟菩萨像,因其造型独特,雕刻精美,深受观众喜爱。
这尊北齐时期的思惟菩萨像(图1),通高90厘米,石灰石质,通体采用圆雕的技法。菩萨头戴贴金宝冠,两侧垂肩宝缯带略有残损。造像开脸圆润清秀,长眉弯曲,细目微合,高鼻挺直,嘴角上翘含笑,似作冥想状。全身宽肩、细腰、身体修长,双肩披帛,颈佩贴金项圈,下着贴体的红色多褶长裙,半跏趺坐于筌蹄座上。座上雕一飞龙,口衔莲茎、莲叶组成的小莲台,菩萨跣足踩于莲台之上。整尊菩萨采用红、绿、赭石及黑色彩绘,局部贴金,尤其是宝冠,分别采用红绿彩和贴金,金光熠熠,更显造像高贵气度。此尊菩萨姿态极为复杂,所采用的圆雕技法殊为不易。
图1
思惟菩萨通常认为是表现释迦牟尼成佛前,身为太子时苦思人生哲理至开悟的情形。半跏趺即表现尚未达于究竟解脱之地,以别于佛陀的结跏趺。思惟菩萨像存在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在现存所见的青州北朝时期佛造像中,圆雕思惟菩萨像仅发现两尊。此尊像能够保存下来,更显其珍贵。
所谓半跏趺思惟菩萨,就是以一手指颊,一手抚腿,头略低垂的姿势,称之为思惟;而以右腿搭于左腿之上,左腿垂下,表现人物悠然、洒脱的姿势,则谓之半跏趺。表现为菩萨禅修思惟,觉悟证道的造像形式,其造型的关键特征是“思惟手”。据唐代的《大日经疏》记载,思惟手是“稍侧头,屈手向里,以头指指颊”。馆藏的此尊思惟菩萨像,右手和左臂残缺,右脸颊有残损痕迹。由此可推断,馆藏的此尊菩萨像残缺的右手原应为手指脸颊。
此尊思惟菩萨像坐于筌蹄座之上,筌蹄座风格独特。在《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五》载:“乐时,彼河尼连禅主有一龙女,名尼连茶耶(隋言不寡),从地踊出,手执庄严天妙筌提,奉献菩萨,菩萨受己,即坐其上。”由此可见筌蹄座应该是佛教中的座具。
更有意思的是,在青州市博物馆藏的九方北齐线刻画像石中,其中的贸易交谈图(图2)中,就有与本文中思惟菩萨像相似的坐姿与座具出现。而据考证,北齐线刻画像石的墓主人,为长年在丝绸之路上从事丝织品贸易的商人,且墓主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此筌蹄座应为佛教常见的座具,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此筌蹄座虽是外来的座具,但其上雕有一飞龙,口衔莲茎、莲叶。龙的形象在印度的佛教典籍中是没有的,类似的形象则来源于与龙类似的蛇。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蛇并不是中国人崇拜的形象,于是印度佛教中的蛇就被中国人崇拜的龙所取代。佛像上的龙既有实用的装饰性,又有护法作用,它是佛教的八大护法之一。由此可见,筌蹄座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
图2
青州地区出土的佛造像,尤其是龙兴寺的佛造像,既吸收了来自中原的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北朝造像的风格,又深受建康地区南朝石刻风格的影响,同时直接从天竺传来的笈多艺术也给它注入了重要的艺术元素,因此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青州风格。风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体表现上,面部表情逼真,面容清秀,似在微笑,具有温婉的亲和力。在身体比例方面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夸张,手臂和双腿被明显拉长,宽肩细腰,使人物舒展洒脱、秀骨清像。二是在衣装的表现方式上,多采用轻薄贴体,裙摆多褶下垂,犹如刚从水中走出的“曹衣出水”样式。此种风格源于早期绘画,据传为南北朝时期的大画家曹仲达所创。曹氏擅佛画,其绘画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全身,犹如出水一般。
以此尊思惟菩萨像为代表的青州龙兴寺佛造像,代表了当时中国佛造像的较高水平。此尊造像虽有缺失,但残缺或许也是一种美,如断臂的维纳斯,留给观赏者更多的遐想。
▼
本文转自2020年8月11日
《中国文物报》第5版
作者|鞠志海、朱伯霞
编辑|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