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渴望的理解 |《我不是笨小孩》纪录片观后感

央视的三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对三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和家庭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跟踪记录。这部纪录片不仅把阅读障碍带入了大众视野,更是真实地展现了这个学习障碍对每个孩子和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

什么是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也称为读写障碍或者读写困难。(可参考这篇往期文章

纪录片中北师大的李虹教授给出的定义是:“孩子拥有正常的智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及良好的学习动机,但是他们在学习阅读的时候不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又快又好地学习到字词,从而看到一个书面词汇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和他的口头经验结合起来,这就产生了阅读困难。

截屏来自纪录片

记录片里校校妈妈描述的“联想”和“猜”就是读写障碍的孩子常做的。读字都这么吃力,那就更别提写字了。

校校的听写

群晓描述自己记字的困难

低年级孩子的表现主要还是语文比较吃力,但是随着数学开始加入应用题,其他的学科也开始有更多的阅读内容时,学习就变成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儿。

最沮丧的不是学习成绩不好

读写困难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考试低分,更是对自信心、同伴关系、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打击。

群晓妈妈提到孩子饱受欺凌

校校在学校被同学叫“垃圾”,竖中指。他长期体验着挫败感,本能地开始逃避没有结果的付出,所以厌学情绪明显加重,严重抵触读书和写字。

群晓从小被同学叫“笨孩子”,每当问及那段经历都说“不想回忆那段往事”。群晓甚至出现了高度焦虑的症状。每次考试前都极度紧张,因为字总记不住他甚至在自己的胳膊上刻字,“刻得越疼记得越牢”。

有时候连老师都不理解。若汐被老师叫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为什么别的孩子都能,而你却越来越差?!”,甚至威胁“如果不想学,你不学了就直接开除你得了”。才七八岁的若汐受到了惊吓,回到家后默默流泪,接着连续发烧,从此不敢再去学校,不得不转学。

群晓坚信自己笨

读写困难也给每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每晚的作业时间都是一场恶战。校校妈妈坦言:“二年级到三年纪的时候,基本快离婚了”。

为了群晓能够在更适合他的学校就读,一个家庭过着双城生活:妈妈和他在山西居住,爸爸和妹妹在北京。第二年由于学校的变动,更是孩子独自一人在开封生活学习。

若汐妈妈病倒了,爸爸不得不辞去工作,做孩子的专职司机和作业辅导。

痛苦来源于不理解

北师大李虹教授提到没有人听说过阅读障碍

在适龄儿童中,大约有5%-8%的孩子有阅读障碍的困难。他们常常被误认为笨或者懒。

从未听说过读写障碍的老师和同伴不能理解,甚至是家长都自然地以为孩子笨。

群晓妈妈刚开始以为孩子笨,后来才理解孩子。

理解万岁

这三个孩子和家庭是不幸的,但是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找到了北师大舒华老师和李虹老师的教研团队,孩子受到了系统的干预和辅导,家长也逐渐理解了孩子的学习障碍,慢慢理解和接纳了孩子。

李虹教授说孩子的懒“可能是自我价值保护。我已经努力去做了还是做不好,还不如说我不想做。”

校校妈妈理解了孩子上学的不易

李虹老师评价良好的亲子关系为若汐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他们也幸运地遇到了一些好老师。

校校班主任于老师说:“孩子不笨,就是在某些方面有困难。给他很多机会去发展自己,让他觉得在这个学校他是被需要的。他也能够得到一些他的成长。” 老师在他取得进步时在全班的家长群表扬,给了孩子和家长很多的鼓励和肯定。

群晓的武老师更是一位难能可贵的真正懂他的老师,从未放弃。

武老师和校长的发言:“我们不能够拿已有的尺子来衡量这个奇特的生命。”

更为可贵的是孩子对自己的理解。

若汐对不完美的解读

武老师在群晓学年总结上的发言更是让我泪目:“以前我懂你,现在你越来越懂自己,所以这样快乐的笑容越来越多。因为你已经用自己的坚韧与努力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你就是不一样,就是不一般,就是很独特,终有一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理解读写障碍

国际读写障碍协会(Inter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在读写困难的定义中指出:“读写困难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是由脑神经结构决定的。(Dyslexi a is a 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y that is neurobiological in origi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