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52·人类学】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

费孝通:从实求知

来源丨百度图片

主编简介】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摘要】学术反思是这几年来我为自己定下的一个工作内容,就是要求自己对过去发表过的学术思想回头多想想,我的思想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这样想,现在看来是否还有点道理,是否要修正,甚至改动。

来源】读书,1998,11:4-10丨社会学视野网

我这篇文字,其实不仅是我个人的学术反思,思想的再思考,也是对我所学到的社会人类学的反思,对社会人类学这门学科还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尝试。

我觉得,人类学也好,社会学也好,从一开始,就是要认识文化,认识社会。这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在认识自己。我这个人作为一个生物体,是在既定的文化里边长起来的,一切离不开自己所属的文化。但是尽管如此,要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这个事情并不容易。我记得一九七九年我访问芝加哥的时候,已经提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件事,主张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就是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我一生所做的事情,就是希望能认识自己。搞了这么多年,写了不少文章,也只能说是认识自己的开始。文化,我叫它是个人造的人文世界。这个人文世界是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自己造出来的。造得怎么样呢?我们自己生活在里边,可是并不清楚这个问题,从来也没有人对我们讲过。我现在老了,想要看一看,自己从小学来的这一套文化,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的内容是什么样的,怎么去分析它,怎么去理解它,看它在我们生活上发生了些什么作用,又怎样发生变化,它是怎么变动的,为什么变动,动到哪儿去……这些问题,我认为就是人类学者、社会学者要去观察和研究的题目。也就是说,要用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直接去看、去观察、去分析社会生活里的事实、秩序、格局和基本规律。这既是在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也是在认识自己。这样得来的认识才能运用来满足我们生活的要求。

昨天晚上,我得到一本北大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我自己写的书,书名叫《从实求知录》,是我最近几年发表的学术反思文章的结集。为什么叫《从实求知录》呢?意思是书里边记录了我从实际中得到知识的经过。我这些年来所得到的知识很少,也不见得都正确,但是我确实是从实际生活当中得到的。这本书就是讲我这一个人求知的经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我的思想在六十年里的发展脉络和发展的过程。

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我觉得自己有点老了。以前我没有感到自己是个老人,这是老实话,就像孔子说的,“不知老之将至”。一九九五年以后,做事情有点力不从心了,感觉到有个“老”字来了。讲话的时间一长就讲不动了,走路要人扶着了,一样一样地表现了出来。总的感觉是力不从心。心里边还想着做这个做那个,可是实际上做不来了。我这个生物体和在人文世界里形成的精神要求合不到一块了。感觉到自己老了之后,我就在考虑一个问题。我虽然老了,可还没有死。从老到死还有一段时间,叫“老而未死”。老而未死这段时间里边,我应当做些什么事情呢?中国人有个说法,叫“身后之事”,我也开始考虑身后之事了。从前写《生育制度》的时候,我发挥过一个观点,认为社会同人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英文里边叫做metabolism。我为此专门创制了一个名词,叫“社会继替”。社会自身的发展,要求人口不断地再生产。新的进去,老的退出来。退出来的过程中,有一个老而未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他会想一个问题,即个体受到生物体的限制,不能再活下去了。这是上帝决定的。中国人叫“命”。天命如此。到这个时候,人会感觉到,有个东西在自己死后还会继续延长下去,这就是人文世界。想到这一点,会产生一种感觉,想再做点事情,留点影响给身后的世界。我在一九九五年之后,开始考虑这个身后之事。想到的具体要做的事情,是写我的反思文章。站在现在的位置上,回头去看去想自己思想的来路和过程,看看这套想法是怎么来的。我想自己大概还有几年的时间,能用来回头看看自己写过点什么,为什么这么写,写得对不对,自己做点反思,进行自我批判。也就是要自己看自己。后来我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看人看我》,意思是看看人家是怎么看我的,看看我写的文章起了点什么作用。这事情很有趣味。大家到了我这个年龄,可以试一试。自己看自己,批评自己,再看别人怎么看自己、批评自己,不仅有趣,而且可以有启发。通过这样的思考,可以对问题看得深一点。

我怎么去进行反思的呢?一个办法,是在我的老师身上做文章。思想有它的来源的。我学的这套东西哪儿来的呢?我的思想哪儿来的呢?应该说是从我的老师那儿来的。我的几个老师当中,第一个影响我的是吴文藻先生,第二个是潘光旦先生,然后是三个外国人,一是Park,二是Shirokogorov,三是Malinowski。作为学生,我从这些老师身上得到些什么呢?关于吴文藻先生,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开风气,育人才》。他在中国提出来了两个重要思想,一个是社会学中国化,一个是把人类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发展中国的社会学,从实际调查中出思想,出理论。潘先生对我影响比较重要的思想是“两个世界”,一是人同物的关系的世界,一是人同人的关系的世界。我在潘先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世界”这个概念。我这个概念是从潘先生的思想里边来的。

对人文世界怎么理解呢?这个话要说得远了,意思也深了。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是承父命。他的父亲要他做的事情,总起来讲是两句话:一是究天人之际,二是通古今之变。“天人之际”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天是指自然世界,人是从自然界里边发展出来的,天人之际就是人在这个自然世界里边处的地位。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不是天外来客。人逃不出这个客观的自然世界,但是人有能力可以利用这个自然世界来创造一个人文世界,用人文世界来利用自然以取得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使人既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世界的对立面。Malinowski的一个关键思想是,文化是人造的东西,是为了人的需要而造的。在自然界里边,从没有生命的状态里出现了生命,又从生命里边出现了文化。这个过程到现在还没有完,还在进化,还在发展。连起来看,就是历史。要弄清楚这一套,就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历来做学问的基本内容。人的知识,大概就是从这一“究”一“通”当中来的。根据我的理解,人类学、社会学的目标,也可以表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个话,古人早就说清楚了,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通,还不大明白。

我现在确实感到时间不多了,力不从心了。Raushenbush写的Park传的最后一章题目是“So Little Time”。时间之少,生命之短,到老才体会得真切。现在我真是觉得整天想问题都来不及,更不用说把问题想明白再写出来。

我在反思的时候,先回到自己老师那里。这一来,我发现自己对几个老师的东西都没有吃透。要真正理解上一辈人并不容易。最近我在看什么书呢?讲讲也许很有意思。我在看几本传记。陈寅恪、顾颉刚、傅斯年,还有钱穆,这些人的传记很吸引我。他们是我的上一辈人。我想看看他们一生关切的是什么问题,他们这代人是怎么过来的,这里边很有意思。顾颉刚是我的同乡,尽管相差一代,他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我的还有很大相同之处,所以他讲的话我很熟悉。从传记里边看到他的很多苦衷,我很能体会其中的原因。我看这些人的传记,是想争取多懂得他们一点,也是想多懂得自己一点。

在我的老师里边,中国的老师,只是差了一代,理解他们就不大容易了。外国老师理解起来就更不容易。Shirokogorov写了很多东西,我也看过不少,可是到现在我还不能说自己懂得这位老师。我跟他学体质人类学,他对我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从当时一直持续到现在。十年前,我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觉得是自己的发明,还很神气。现在一看,Shirokogorov早就讲了。今天我把这个话说明,这是Shirokogorov影响我的学术思想的一个例证。

我从去年暑假开始,看Malinowski的一本书,The Dynamics of CultureChange。我好好读了一遍。我应当说明,这是My teacher in myeyes,只是我眼中的老师和他的想法,是我的理解。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从这本书里边看到了Malinowski学术思想的具体变化和发展。他最早成名的著作和他早年的文化理论,是从他参与Trobriand土人的实际生活里边出来的。Trobriand那个地方,有点像中国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那个样子,是个孤立的、封闭的、静态的文化。Malinowski确实是很深入地理解了Trobriand岛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从中看出来了文化表格,即文化的结构,写出了《文化论》。后来他到了伦敦,做了教授,就不同了,他不再到Trobriand去了。他要考虑下一步怎么办,人类学往哪儿去。他后来接触到了非洲殖民地上土人的情况,看到当地的原有文化快要被西方殖民主义破坏尽了,他心里不舒服,对殖民主义这一套很反感。他希望还能保留住原来的本土文化。Malinowski当时的心情,可能跟我在一九五七年时候的想法有点类似,想凭借自己的知识去改造天下,像唐吉诃德。他热心于应用社会学,想改造殖民主义,为殖民地的人民做点好事。这与总的形势是冲突的,成了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靠书生去改变它也是劳而无功的。但是在这一段经历当中,Malinowski却看到了一个正在发生文化巨变的社会,看到了文化变迁的现实,这使他后来写出了《文化动态论》。这是人类学历史上的一个很大的转折,从静态的分析转向了动态的研究。他把这个转折作为一个人类学的大题目,认为新的人类学必须以对变动中的文化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主题。他明确地提出了这个主题。可是人生有限,他没有机会由自己来完成这么一个主题的转折了。

Malinowski的学术思想,始终没有离开他所接触到的实际。实际是静态的,他的思想也是静态的。实际发生变化,他的思想也发生变化,他的理论也发生变化。我们看书不能不看人,要看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的,为什么有这套思想。弄清楚这些,才能理解作者,懂得作者。Malinowski在人类学上的贡献,就是实现了从书本到实地调查,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并倡导从对野蛮人的研究转向对文明世界的研究。

今天的人类学、社会学的主题又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看清楚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里边,看清楚全人类的文化是在怎么变化,这样才能看到我们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说,先要定好位,才好往前走。这里边的意思,还是我反复强调的一条,不能脱离实际,要坚持从实求知。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人类社会从二十世纪向二十一世纪过渡时期的文化变迁。

一九八九年,我参加过一个国际儿童教育方面的学术会议。我在会上说,在儿童教育方面,当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他们准备一个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的脑筋。二十一世纪会是个什么局面呢?这个话要从二十世纪说起。我曾经用过一个比喻性的说法,说二十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意思是这样一个格局中有一个前景,就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我觉得人类的文化现在正处在世界文化统一体形成的前夕。要形成一个统一体,而又尚未形成。要成而未成的这样一个时期,就表现出了“战国”的特点。这个特点里边有一个方向,就是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的出现。我们要看清楚这个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为它准备条件。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老在那儿打来打去,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人发了昏,扔个原子弹,毁灭整个人类社会,即使人类没有全部毁灭,文化也得重新再从头创造一遍。我们要避免人类历史的重新来一遍,大家得想办法先能共同生存下去,和平共处。再进一步,能相互合作,促进一个和平的共同文化的出现。这个文化既有多元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

我虽然是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是可以想像天下大同的景象,而且还想通过现在做的事情来影响这个鼓舞人心的前景。所以,我还在想身后之事。不能说我快死了,看不到那一天了,就跟我没什么关系了。中国人不这么想问题的。我虽然快死了,文化还存在,人类还存在,地球上的人还得活下去。活下去就会碰到这个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责任为后来的人们想想问题,做点准备。怎么准备呢?要形成一个世界文化统一体,首先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文化集团,每个文化集团是什么样子,和平共处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思考这些问题时,可以回到Malinowski那里去。他在《文化动态论》中得出一个值得我们发挥的结论:人类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一致的利益,文化才能从交流而融合。这个结论很重要,是他从非洲殖民地上看出来的。换句话说,殖民主义不可能解决文化共存的问题。我们中国人讲,以力服人为之霸,以理服人为之王。霸道统一了天下,也不能持久,王道才能使天下归心,进入大同。维持霸道的局面,可能最后会导致原子战争,大家同归于尽。我希望避免同归于尽,实现天下大同。所以我在七十岁生日那天提出这样的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五日.北京大学

来源】读书,1998,11:4-10. 丨社会学视野网

(0)

相关推荐

  • 2016年人类学必读 | 《忧郁的热带》+《面向现代世界的人类学》

    作者: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 <忧郁的热带>内容简介: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为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 ...

  • 人类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人类学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共3个含义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研究人的学科 出版物 收起 人类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社会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德智体全面 ...

  • 方李莉 | 在超越中寻求“美美与共”的全球视野——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解析

    方李莉,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 费孝通先生一生都是围绕着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之 ...

  • 费孝通: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今天我是特地来庆祝南京大学创立100周年纪念的.我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市,所以江苏是我的祖籍,也是传统的所谓故乡.南京大学是我故乡的最高学府,我现在已经92岁了,在这垂暮之年还能亲自来参加这次盛会,我觉得 ...

  • 文旅产业“危”与“机”:传统旅游模式局囿的文化自觉——后现代旅游文化模式反思散论之一

    在前篇推文中小编简要地介绍了张鸿雁教授对于疫情的十大反思(点击阅读),此外张鸿雁教授还在以此为主题撰写更为深层次的学术论文--后现代旅游文化模式的十大反思.那么从今天起,小编将以微信体方式持续更新,一 ...

  • 医学人类学:探究疾病与文化互动关系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疾病就与之相伴.对疾病与健康,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理解.认识疾病与文化之间互动的关系是医学人类学的独特切入点. 研究视角非常宽阔 医学人类学是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生态.文 ...

  • 画梅的文化自觉

    梅花是千古以来常画不衰的传统题材,早已脍炙人口.古代宫廷画家画它,民间画师画它,文人士大夫画者尤众,近当代专业画家画它,党政军工农兵学商业余画家画它的尤多.夸张点说,梅花既成就了画坛精英,也推动了大众 ...

  • 反思媒体文化

    打开某些新闻网,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以及不断追求刺激与猎奇的话题占了大半个版面.这些有的.没的,真的.假的话题似乎在从侧面提示读者:看吧,你不是大神,不算奇葩,不是异类,至少现在还达不到级别.安心过日子 ...

  • 文化自觉与清代学人的“明道”追求

    明清更迭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反思,诸多学人本着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因应社会政治之巨变,感应时代之脉动,扬起"明道"的治学大旗.诸多学人借由"通经明道之钥"的训诂考 ...

  • 「王德峰教授华师大讲座」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一)

    「王德峰教授华师大讲座」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一)

  • 太极拳的文化自觉——作于“武学古籍新注丛书”出版发行之际

    一 编者按:此文为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创会秘书长.中华太极文化国际总部学术指导翟金录先生为二水居士的新书<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太极法说>所作的 ...

  • 好学校需要“文化自觉”

    好学校需要"文化自觉" 美国哲学家罗蒂·鲍尔曾说:"如果你走路不知道要去哪里,你就很可能无法到达那里." 学校文化,也正是学校要走向哪里的一座精神路标.学校需要 ...

  • “催苏”新“文化自觉”意识 复兴传统文化

    摘要: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麻国庆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朱伟在<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中,对社会主义新传统与非物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