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鼻子眼泪一锅瞎
这是村庄物语第250篇原创推送
人到伤心处,放声大哭,往往边淌眼泪,边流鼻涕,还一边用手在脸上抹。本来,眼泪和鼻涕淌在一处,加之一抹,更是分不清楚哪是眼泪,哪是鼻涕了。
很多皖北村人,习惯上把鼻涕叫成“鼻子”。孩童感冒,流鼻涕,他们就说成淌鼻子。浓的鼻涕,就是浓鼻子。不知道这个过门的,一定会有疑问:鼻子长的好好的,怎么会淌下来?
在从前,皖北乡下,淌浓鼻子的孩子,随处可见。但这样的孩子,人见了都嫌脏。他们把经常淌浓鼻子的孩子,叫作“浓鼻筒”。人们还编排了这样一句顺口溜,以示对那样孩子的取笑——
浓鼻筒,对外攚(wéng,推出去)。
那么,皖北村人说的,“鼻子眼泪一锅瞎”,究作何解呢?
表面上,这是对伤心痛哭人面部的情景描述。鼻子眼泪交织混杂在一起,且眼还不能睁开,恰如瞎子。我想,这句话的准确性,生动性,还是蛮高的。皖北乡间的丧葬场面上,孝子、孝女的哭,也就是“鼻子眼泪一锅瞎”的模样。有的因为伤心过度,加之身体素质差,哭休克过去,也不鲜见。
其实,这样现实场景的描述语,皖北村人使用的时候,还不是很多。更多的,则是拿来打个比方:想问题,理不清头绪;办事情没有条理,一团乱麻。这样的状态,人说成“麻丝子裹狗蛋”,也常说成“鼻子眼泪一锅瞎”。那意思很明白,就是鼻子眼泪不分家。
想想也是。我们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干习惯了的,能井井有条。平常尽当甩手掌柜的人,“大风小事”从来不管不问的人,他做起来,这搁的不是地方,那放的“误事八角”,很可能就弄成了“鼻子眼泪一锅瞎”。
尤其是摊上事儿的当口,很多人就急迫,慌张。如果到“慌了神”的程度,就会分不清轻重缓急,都想抓在手里,结果就是都抓不住,最后导致“鼻子眼泪一锅瞎”的局面。因此,皖北村人在一些事情的办理上,通常都要请一个“知客”的人。一应事项的决定权,先后次序的安排权,都授予他,由他一个人决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避免“鼻子眼泪一锅瞎”的出现。
我觉得,“鼻子眼泪一锅瞎”一语,尽管只是事实的描述,但在皖北村人那里,更多的可能还是一句点拨。在有些关键时候,能够起到“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