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小鸡子瓢冚
这是村庄物语第270篇原创推送
我先说这个“冚”字。
冚,音“kǎn”,意为盖。从网上查到的例句是:把被子冚上。
网上说它是方言,但未说何方之言。我也没有细查下去。我觉得,一盖一冚,来解释“瓢冚”,够了。
皖北农人基本上不说“把被子冚上”。但他们的语境中,盛东西的器物,翻个底朝上,即为“冚”。不仅如此,盛粮食的匾子歪了,里面的粮食撒了一地,也是“冚”。
由此,“瓢冚”,也就是把瓢翻个底朝天,口朝下,搁那儿。以示瓢里面的东西金贵,不愿意示人,更不愿意轻易施舍于人。
再说说“小鸡子”。它重在一个“小”。至于“鸡子”,倒在其次。小里小气,小家子气的小。从前,皖北农人评价一个小气的人,往往就一个字:小。尽管只一个“小”字,却有千斤重。看他不起的意思,都在其中了。
于是,旧时的皖北村人,就把它们连在一起说,成了一句“小鸡子瓢冚”的俗语。
乡里乡亲的邻里之间,互相帮衬,伸把手拉一把,搭把手帮一把,是常情更是常态。这样的往复情分,已深刻于皖北村庄的历史之中。或者说,它几乎就是皖北村庄这个小社会的典型标配。
但其中也有人,在伸手、搭手之时,有些涩嗑,有些犹豫,给人缩手缩脚,不敞开的印象。人家缺个这,缺个那,有求于他,他干脆似理非睬,不理不睬。或者转过身去,装作没看见。这不就是“瓢冚”的动作吗?
对这样的人,皖北村人就在背后说他:“小鸡子瓢冚”。
乡村的人情来往,有礼物,也有金钱。但因为情分过重,礼物的薄厚,金钱的多少,其实在其次。所谓“来了就好”。没人斤斤计较于具体的数量。但也有的人,钻了这个空子,到他向外掏的时候,总是“就低不就高”。至于人家到他这里来掏了多少,他跟人家相比是不是对等,就不加考虑了。
间或有人较起真来,他也早想好了托词,或者说忘了,或者说忽略掉了。甚至还会责怪那较真的人,咋不早早提醒一句呢?你看,还是别人的错。
对这样“小鸡子瓢冚”的人,很多人都懒得正眼瞧他。
我隐隐觉得,“小鸡子瓢冚”一语,附着一定程度上的时代印痕。贫寒时的来来往往中,将就着果腹,甚至还果不了腹,为人处事上,很容易就沦为“小鸡子瓢冚”的窘境。真的有粉,谁不知道往脸上涂啊。
我甚至猜想,“小鸡子瓢冚”的人,不要别人说,他自己内心里,都有一种极为强烈的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