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苟志于仁矣(4-4)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养成了仁德,就不会做坏事。如果仁德得到进一步提升,那就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

苟,表示假设,如果、假如。

志,存心、立志。

恶,邪恶、恶行,做坏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关于“仁”,从开篇的“里仁”发展到“安仁”“利仁”,再发展到仁者“好人”“恶人”,至此明确地提出“志于仁”,层层递进,渐次深入,对仁的内涵进行深刻剖析。

对于“无恶”,后世则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恶”读作è,“无恶”就是不做坏事;有人则认为“无恶”应理解为泛爱众人。这种理解着重强调动机纯正,认为一个人只要立志于追求仁德就不可能做坏事,或者就一定会关爱世间万事万物。有人却认为应读wù ,本意为憎恶、讨厌,“无恶”则理解为没有烦心之事。这种理解着重强调改造主观世界,认为一个人只要一心向仁,心胸就会变得宽广,就不会有憎恶、讨厌的事情。

钱穆先生则认为,本章应结合上一章才能正确理解。“然仁者必有爱心,故仁者之恶人,其心仍出于爱。恶其人,仍欲其人之能自新以反于善,是仍仁道。故仁者恶不仁,其心仍本于爱人之仁,非真有所恶于其人。若真有恶人之心,又何能好仁乎?故上章能好人能恶人,乃指示人类性情之正。此章无恶也,乃指示人心大公之爱。”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向往“无恶”,“无恶”便是善境。要达到善境,人人都应该秉持仁心、志于仁人。仁是最高的道德目标,是人真正成其为人的社会标准,是个人和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力量。仁提出以后,为抑制野蛮、达成文明提供了可行路径。

讲仁道、立仁德、志仁人,终极目标是行人道。人生在世,总会面临各种诱惑,只有不断强化个人修养,自觉修炼浩然正气,才会少犯错误、远离罪恶。如果人人都养成了仁德,就不会蛮横无理、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欲壑难填,更不会目无法纪、犯上作乱,而会益于百姓、益于社会、益于国家。

“仁”是人生历程里的一座灯塔,远远地指明前进的方向,照亮前行的路程。只要我们坚定正确的方向,如修行者朝圣般坚持不懈、坚定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进步,即使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完美君子,但也会成为自己心中的朴素圣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