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淮海(十六):心乱如麻的黄维
(接上次文章)
二十四. 冠冕堂皇的胜利
我十八军将士激战至黄昏,仍胶着在解放军阵地前数十米处,被击毙营长一名,伤亡官兵百余名......入夜后我命令第11师利用夜暗强渡浍河,有数处偷渡成功,占领桥头堡阵地,主力继续通过,准备拂晓大举攻击。是夜解放军主动放弃南坪集,直至二十三日正午,第十八军全部进出浍河北岸。——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
解放战争人物模型
1948年11月23日傍晚,安徽南坪集,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指挥部。
窗外正下着大雨,风也在呼啸地刮着,在这种寒冷季节中的淮北平原,狂风骤雨毫无疑问会让天气变得更加阴冷,人的性情也会变得焦躁,根本打不起精神来,只愿意躺在沙发上享受暖气喝口热茶。
但是对于1948年年底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来说,吹暖气喝热茶就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因为他们现在正面对的,是毫无征兆且扑朔迷离的未知命运。
老年黄维
黄维几乎是以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踏进这个临时指挥部的,他现在心里是暗自窃喜?或是疑虑重重?还是忐忑不安?没有任何人知道。因为像他这样生来少言寡语而又被蒋介石委以重任的人,是很难让部下揣摩到他的心思的。前方攻击部队的战报已经陆陆续续递到了他的手里,他们汇报的内容大致相似,南坪集的共军已经全部被击退(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然后第十二兵团就立刻把指挥部移到了这里。
就在今天中午,杜聿明和刘峙刚刚结束与蒋介石的会晤,当他们返回徐州的飞机飞过南坪集战场上空时,黄维和杜聿明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对话。
建国后的杜聿明(中)
那时,黄维对杜聿明说:“当面敌人非常顽强,应想办法啊,这样打不是办法。”
话筒里面传来杜聿明的声音:“我跟刘总司令才在南京开完会,现在要返回徐州。今天老头子已经决定大计,马上会对你下命令的,你就照命令实施好了。”
......
黄维在指挥部里踱着步,一边思索着眼前的局势,一边想着杜聿明跟他说过的话,他看着南坪集凌乱无章但是已经沉寂下来的颓垣断壁,心中疑虑重重。
“从今天凌晨开打一直到现在,共军在南坪集的抵抗都十分强烈,我原本以为这场战斗会打个一两天,为什么我们这么快就占领了南坪集?”黄维自顾自地想着,“难不成......共军是故意放弃南坪集,然后给我下套?不会不会,我才不相信共军敢于轻易放弃南坪集渡口!”
解放军战士在保养枪支
于是,黄维下达了在进驻南坪集指挥部后的第一道命令:兵团以第十八军为先头部队,经南坪集北渡浍河,其他部队陆续跟进。
果然,不管情势如何,现在的黄维还是要义无反顾地服从老蒋命令向宿县挺近。
从11月8日开始,黄维带着他的十二万大军踏上征途之时,虽然自己勇往直前并展现出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但他的士兵们却是充满了消沉和失落。之前已经讲过,第十二兵团是正准备班师回武汉的时候接到增援徐州的命令的,而且兵团官兵们的家眷都在武汉。
民国时期的武汉
可想而知,第十二兵团的官兵们在接到增援命令时的心情该有多失落。辛辛苦苦地在外漂泊了这么久,眼瞅着就要和阔别已久的父母妻儿团聚,结果空欢喜一场,长官命令一到又要继续踏上征途。官兵们不理解,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大家都不能守着妻儿家小好好过日子?所有人都想不通,全兵团将士如此不顾一切地靠近那个和大家毫无关系的徐州到底意欲何为?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队
但是黄维十分固执,向徐州进军的路上他反复严令部队不许停留,必须积极前进。即便现在占领了南坪集,前方哪怕遇到共军的埋伏也要意志坚定地朝宿县挺近,不为别的,就为了贯彻执行自己最敬爱的蒋校长的命令。因为他坚信,没有什么比蒋校长提出的南北夹击攻克宿县的作战计划要好了。所以黄维骨子里还是那个在黄埔军校时的书呆子性格,学生时期蒋介石在其心中树立的威望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变。
蒋介石
1938年黄维就任第18军军长时,蒋介石赠送了一张他自己的照片,上书“培我将军存念”。黄维的字是悟我,蒋介石题字“培我”,并非是不小心写错了,而是老蒋故意为之。蒋介石之所以故意这样写,就是要培养黄维的意思。此种做法让黄维感恩戴德,在那之后黄维不仅对老蒋唯命是从,打仗勇敢顽强,甚至索性把字也改成了“培我”。黄维从那时起就有了一种对老蒋的愚忠,或者可以说是死忠,直至后来淮海战败,黄维被俘进了功德林,他还是保持着一贯的顽固作风。
国民党大佬们的合影
这就很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当初蒋介石要选定他来总揽土木系王牌部队的指挥权,因为蒋介石很了解黄维,他这样的将领不管人身处何地,头脑信奉何派,但是心永远都是他老蒋的。因为黄维是黄埔一期学生,蒋介石是他的师长,是蒋介石见证了他的少年岁月,也是蒋介石带着他走上了戎马生涯。就中国的传统思想而言,天地君亲师的人伦纲常是绝对要遵守的,学生和老师永远不会有太大的嫌隙,更不会互相猜疑算计。
看来,蒋介石当初和陈诚达成政治协议并起用黄维,还是很有过人之处啊。
二十五. 莫名其妙的部署
1948年11月23日晚,安徽南坪集,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指挥部。
黄维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焦虑之色,默默低着头看着桌子上的地图,此时的他已经是心烦意乱。甚至可以说,现在这位兵团司令官已经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十八军军长杨伯涛
在他的身边站着两个人,分别是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和第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杨伯涛一脸严肃地看着黄维,吴绍周则和黄维一同站在桌边,眼睛死死地盯着地图。
就在刚才,司令部下属给黄维汇报了好几条在目前看来十分糟糕的消息:
第十八军先头侦察部队报告,在南坪集通往宿县的公路上有大批共军在频繁调动;
后面的跟进部队也在蒙宿公路两侧遭到了共军袭击,现在已经和共军交上了火;
第十军在其侧翼也发现了共军,情势危急;
......
最糟糕的消息来自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共军已经占领蒙城。
淮海战役支前老百姓像
黄维的神经已经很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些战报说明什么?这说明南坪集的共军绝对是故意撤退的!这帮人就是要引诱自己过河,而且现在兵团大部队的四周几乎都发现了共军!好啊,他们这张网织得可真够大的。”他转念一想,“难道他们真的有这么大胃口?这么些人就要吃掉我一个十几万人的机械化兵团?他们也不怕撑死?”
黄维接着想道:“不行不行!我不能就这么完了,想想看该怎么办。”他虽说这样想,但是心里还是一阵阵发怵。
站在黄维身旁的杨伯涛和吴绍周眼睛里显现出期盼的目光,他们很清楚,黄维面对这种战局必须要迅速做出反应,现在他的每一个决定对于十二兵团的生死都是极其重要的。
正在进行穿插作战的共产党军队
三人沉默了半天,黄维慢慢憋出一句话:“按照蒋总统的计划,我们是要打通宿县然后往徐州会师,现在这种情况,依两位看,我们该怎么个打法?”
“司令官,现在要做的就是当机立断,”杨伯涛看着黄维,对他说道,“目前情况严重,共军布下了天罗地网,目的在于引诱我们深入,但是我们还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还大有回旋之余地,”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依属下看,如果现在仍旧按照蒋总统的部署向宿县进攻,那就等于是羊入虎口,自投罗网了。”
黄维不说话,开始在指挥部里焦急地踱步,头上微微渗出汗珠,看得出,这位司令官想努力地克制情绪,但是还是难以掩饰他那紧张的心情。吴绍周则开始故作镇定地看着地图,对黄维这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假装视而不见。
吴绍周与妻子
杨伯涛看了看他们,接着说:“现在共军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但是东南面还没有发现共军,所以要破解这个困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兵团星夜兼程向东南面固镇方向转进!”
黄维转过头看了看杨伯涛,眼神有些恍惚,说明此时他还在犹豫不决。
“杨军长言之有理,司令官,快下决断吧!”吴绍周抬起头说道。
“南坪集到固镇只有几十公里,如果我们可以占据固镇西南方向上的铁路,”杨伯涛说,“不管是获取补给也好,还是和蚌埠的李、刘两兵团汇合再向徐州北进也好,各方面行动对我兵团均为有利。”
民国时期的固镇铁路
黄维沉默不语,依然在紧张地踱步,两位军长就这么直眉楞眼地呆呆站在原地,静静等待他们的司令官下决断。这个时候他们心里估计都在嘟囔着:“这位黄长官也太优柔寡断了,要是兵团司令换了胡琏,一遇到这种情况早就下令跑路了,何至于还在这里磨磨蹭蹭地等着共军来围我们啊?”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位黄司令官根本不适合做兵团司令,他和徐州的刘峙总司令一样,都是由于对老蒋忠诚而被当作派系斗争的妥协品而已。但是黄维作为兵团统帅最起码得善于纳谏吧,如果他要是对下属的谆谆告诫都置之不理,那就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了。
固镇铁路桥
黄维总算没掉链子,最终采纳了杨伯涛的建议,即兵团向东南固镇方向转移。
临近半夜,三位指挥官终于制定好了向固镇转移的部署:
一. 集结在南坪集东南的第14军,立即向东坪集以西沿浍河前进,并沿浍河南岸占领阵地,同时向北派出警戒部队阻止解放军南下,以掩护兵团转移。
二. 第八十五军以主力于南坪集附近占领阵地,向西北警戒,以掩护第十八军和第十军的转移,待两军通过后即经罗集向固镇以西前进。
三. 第十军立即脱离共军,沿浍河南岸依靠第八十五军和第十四军的掩护向固镇以西前进。
四. 第十八军迅速脱离敌人,连同快速纵队经过双堆集向固镇西北胡沟前进,兵团司令部随后跟进。
......
威武的淮海战役总前委
此时,黄维的心中已经是杂乱无章,本来觉得是可以很顺利地向前推进的,结果一路上打打停停,在南坪集又遇上了强悍的阻击,这共军到底打的是哪门子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好似一片迷雾,又犹如一汪不知深浅的湖水,仿佛随时都要把自己吞噬掉,真是令人提心吊胆。
以上虽然是心中所感,但黄维的感觉没有错,他正在逐步踏入中原野战军给他精心安排的陷阱之内......
(未完待续)
附言:本文内容除历史史实论述外,均为作者原创,请勿抄袭。
《血染淮海》系列是连载战史纪实文学,文章在还原历史的情况下也有文学杜撰渲染,不喜勿喷。
请读者关注点赞,或打赏~,也可点开小编头像阅读其他已发布的章节,小编在以后将会继续为读者发布其余章节
《血染淮海》下一章节将在10月23日前发布,敬请读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