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芮:儿时的记忆——松林坡
我出生在成都简阳市,一个“五马归巢”的地方,一座“马蹄型”的“馒头山”山腰,一间土墙茅草房屋里,一同跟山腰上的一群孩子们长大,也一同和山腰上“松林坡”上的松树为伴,尤如雨过天晴后的松枝,静静地吐故纳新。
记得“文革”中期,我们这群“臭老九”的孩子,被某部队下派到父亲的中学(简阳第三中学校)“支左”,“首长”很和蔼地把我们集中起来,给我们水果糖吃,教我们表演节目。大哥哥、大姐姐们表演样板戏《白毛女》、《红灯记》,我们这些小朋友们就表演朗诵毛泽东诗词:七绝·为李进同志提所摄“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戏台子就设在通向山顶教室的第二级台阶上,“松林坡”的旁边,正好与那时那地那景情景相融,演出效果果然不错,得到了“首长”的夸奖,后来他们返回部队时,我们还依依不舍地去送别。
“松林坡”下面,有一个很大的操场,是中学的田经跑道,跑道中间有一个灯光球场,球场三面环壁,全是紫色“泡沙石”,石壁上,间隔着两排拱门型的浅洞,比一个成人高大一些,听老年人说,刚解放时,那些“门洞”是用来枪毙恶霸地主及土匪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半信半疑之后,还趁着大太阳天,麻起胆子去“门洞”验证过,确实是有许多枪眼,后来,一到晚上,我们做“藏猫猫”的游戏时,再也不敢去“门洞”里躲藏了。灯光球场的电揽,就架在马蹄型的“松林坡”下,球场的上面,我长大后,很荣幸地考入了父亲所在的这所中学,也在这个操场上跑步、打蓝球比赛,我担任简阳三中女子蓝球队队长的那年,还取得了简阳中学生女子蓝球赛的“冠军”,学校派“大鼓”队敲锣打鼓,专车来迎接我们,我端着“奖状”,一路喜气洋洋地被迎回了学校,校长还单独给我颁发了奖状,同时奖励了我5元钱,那时请一个“保母”一月的工资也才那个价。
“松林坡”的好处,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给了我们这群“臭老九”的子女,无以回报的恩泽。每当刮风下雨,雨过天晴之时,我们这群穷孩子,便拼命地向坡上跑,往林子里钻,唯恐落后。大家都背上篾背篼,扛起“虾耙”,手上还拿起一杷“镰刀”,先到者先“占领”有利地形,那些松茅掉落得多,易长“松茅菌”的地方。运气好的,往往是满载而归,“捞”到一背篼的“松茅”及“松果”(我们也叫它“松菠萝”)外,还会拾到一大堆野生“松茅菌”,回到家里,那个得意洋洋的劲儿就别提了,全家人又有上乘的紫火可烧,也有一盆可口的蘑菇汤可喝了,那个鲜味儿,至今难以忘怀。
一别故乡,己三十余年了,我心目中的“松林坡”,时常出现在我的睡梦里,故乡的“松林坡”,你是否依然美好如故?
作者简介
丁卫,字维诗,笔名:丁子芮、丁维诗。四川省内江隆昌市人,内江市作协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隆昌市作协副秘书长。其许多文学作品在省内外报刋杂志上发表。
总编:若欣
副总编:秦天 渔歌子 六仔
智囊团:雨墨 乐婆婆 念奴娇
雨柔 飞花逐月 漢晋齋 兔爷老赵
微风拂过(康) 空谷幽兰 汉唐客
智者无疆 秦天 渔歌子 蓝鹰
主播团:落日(主管) 风华正茂 雪峰
六仔 百灵 浣溪沙 冬雪 巴黎梦幻
会飞的鱼 蝶儿 梅兰 澜漪 蓉翔
编审:小玥儿 李根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