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芮:儿时的记忆——松林坡

儿时的记忆——松林坡
文/丁子芮

我出生在成都简阳市,一个“五马归巢”的地方,一座“马蹄型”的“馒头山”山腰,一间土墙茅草房屋里,一同跟山腰上的一群孩子们长大,也一同和山腰上“松林坡”上的松树为伴,尤如雨过天晴后的松枝,静静地吐故纳新。

记得“文革”中期,我们这群“臭老九”的孩子,被某部队下派到父亲的中学(简阳第三中学校)“支左”,“首长”很和蔼地把我们集中起来,给我们水果糖吃,教我们表演节目。大哥哥、大姐姐们表演样板戏《白毛女》、《红灯记》,我们这些小朋友们就表演朗诵毛泽东诗词:七绝·为李进同志提所摄“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戏台子就设在通向山顶教室的第二级台阶上,“松林坡”的旁边,正好与那时那地那景情景相融,演出效果果然不错,得到了“首长”的夸奖,后来他们返回部队时,我们还依依不舍地去送别。

“松林坡”下面,有一个很大的操场,是中学的田经跑道,跑道中间有一个灯光球场,球场三面环壁,全是紫色“泡沙石”,石壁上,间隔着两排拱门型的浅洞,比一个成人高大一些,听老年人说,刚解放时,那些“门洞”是用来枪毙恶霸地主及土匪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半信半疑之后,还趁着大太阳天,麻起胆子去“门洞”验证过,确实是有许多枪眼,后来,一到晚上,我们做“藏猫猫”的游戏时,再也不敢去“门洞”里躲藏了。灯光球场的电揽,就架在马蹄型的“松林坡”下,球场的上面,我长大后,很荣幸地考入了父亲所在的这所中学,也在这个操场上跑步、打蓝球比赛,我担任简阳三中女子蓝球队队长的那年,还取得了简阳中学生女子蓝球赛的“冠军”,学校派“大鼓”队敲锣打鼓,专车来迎接我们,我端着“奖状”,一路喜气洋洋地被迎回了学校,校长还单独给我颁发了奖状,同时奖励了我5元钱,那时请一个“保母”一月的工资也才那个价。

“松林坡”的好处,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给了我们这群“臭老九”的子女,无以回报的恩泽。每当刮风下雨,雨过天晴之时,我们这群穷孩子,便拼命地向坡上跑,往林子里钻,唯恐落后。大家都背上篾背篼,扛起“虾耙”,手上还拿起一杷“镰刀”,先到者先“占领”有利地形,那些松茅掉落得多,易长“松茅菌”的地方。运气好的,往往是满载而归,“捞”到一背篼的“松茅”及“松果”(我们也叫它“松菠萝”)外,还会拾到一大堆野生“松茅菌”,回到家里,那个得意洋洋的劲儿就别提了,全家人又有上乘的紫火可烧,也有一盆可口的蘑菇汤可喝了,那个鲜味儿,至今难以忘怀。

一别故乡,己三十余年了,我心目中的“松林坡”,时常出现在我的睡梦里,故乡的“松林坡”,你是否依然美好如故?

主编:六仔

作者简介

丁卫,字维诗,笔名:丁子芮、丁维诗。四川省内江隆昌市人,内江市作协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隆昌市作协副秘书长。其许多文学作品在省内外报刋杂志上发表。

桃花源文轩编委会

总编:若欣

副总编:秦天 渔歌子 六仔

智囊团:雨墨  乐婆婆  念奴娇

雨柔 飞花逐月 漢晋齋  兔爷老赵

微风拂过(康) 空谷幽兰 汉唐客

智者无疆 秦天 渔歌子 蓝鹰

主播团:落日(主管) 风华正茂 雪峰

六仔 百灵 浣溪沙 冬雪  巴黎梦幻

会飞的鱼 蝶儿 梅兰  澜漪 蓉翔

编审:小玥儿 李根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

  • 短箫反手祈祷松林01

    短箫反手,在松林中祈祷.

  • 诗配图||丁卫美图美文请您欣赏

    [主编直通车] 作者简介 ★丁卫,字维诗,笔名:丁子芮.四川省内江隆昌市人,内江市作协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隆昌市作协副秘书长.其许多文学作品在省内外报刋杂志上发表. 诗配图 雨荷 丁子芮诗 ...

  • 【散文】松林坡的童年记忆

    松林坡的童年记忆 在山区农村,牛是农家的宠儿.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喂牛.一来,出个牛崽,喂个一年半载,能换些盐巴钱:最主要的,还是用牛耕地.造粪. 大人们忙,放牛便是我们小孩的事情.大圈坡是我们最爱放 ...

  • 丁子芮:儿时的记忆——选花生

     儿时的记忆--选花生  文/丁子芮 儿时的记忆,怎也忘不了,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但开心快乐的事儿也不少,最欢喜的劳动己成陈年旧事,排行第一的要数选"标准花生". 曾记得,每逢寒暑 ...

  • 散文|丁子芮、诸葛、青青原上草、安玉欣、量子星语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黄宇韬,山东人.11岁,五年级小学生.有文发表在<青城霞光><当代亚洲文学><诗月亮>平台上. 一只蛀虫的自述 文/黄宇韬 大家好!我是一只蛀虫.有一天 ...

  • “儿时的记忆”:柳罐斗子怕漏

    柳罐斗子  柳罐斗子怕漏 我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里,柳罐是用来从带辘轳把的土井里往上打水的工具,它是用细柳条编织而成的. 在过去那个特殊的时代,木桶不抗摔,容易破碎,铁桶当时还是很珍贵的, ...

  • 吃了子会长树,一个儿时的记忆—《子儿吐吐》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121号吃了子会长树,一个儿时的记忆-<子儿吐吐>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你可以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 ...

  • 五台故事 | 儿时的记忆 扑捞树叶~ 刨茬子

     作者简介:缘又园 出生五台 儿时的记忆 一一扑捞树叶-刨茬子 每到秋天,冷空气过后,城市的树林.公园都会堆积一些凋零的落叶,每当看到这满地金黄的落叶,被环卫工人倒入垃圾车后,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

  •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 美食故事(音频)丨汪会芝:儿时的记忆-摊煎饼(山东平邑话)

    后来, 吃过很多美食, 可记忆中的味道, 总是无可替代的 提起山东的特色吃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煎饼卷大葱.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爱吃煎饼,也不是山东所有的地方都爱吃煎饼.但是,巧了,俺们就是那部 ...

  • 寒丁子简介·栽培要则·「附图」

    寒丁子·别称:蟹眼.波互尔第.龙胆目.茜草科.寒丁子属·四季常绿小灌木. 花顶生于树梢,花色有红.白.粉等,清晰而略显华丽,花小,观赏性高.花期从仲夏至初冬.特别是白花,常用于婚礼花束.无论是盆栽还是 ...

  • “儿时的记忆”:瓦罐子怕拍

    瓦罐子怕拍 在过去的东北乡村中,瓦罐子是干什么用的? 在那时,老百姓家里的坛坛罐罐中,瓦罐子并不多,多用来煨汤.熬药和野外装水,方便生活之用. 瓦罐子,一种用泥土烧制的罐子,挺粗糙的,价钱也不贵,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