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上(道论)

“道德经”,单从书名上看它应当讲道与德这两个范畴,道德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文明道德之道德,它们分别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两个最高的范畴。道相当于现代哲学中自然界的终极原理,德则相当于人类社会的最高原理。

老子像

但老子所讲的道德,其内涵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也可以说老子已经为这两个最高的哲学概念赋予了具体的内容。他是借用了当时哲学中道与德这两个概念,来概括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理解。

所以,在老子很早以前就已经有道德这两个概念,作为哲学家们的追求目标和探索对象。但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对于社会秩序探索的热情明显要多于对物质本身秩序的探索。我国古代哲学家探索道德深奥知识的目标是经世治用,为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制定“最有效”的法则。当然,这个最有效是哲学家们自己认为的最有效,每个哲学家都会宣称,统治者如果能采用他们的治理方案,就一定实现天下太平的目标。但事实上,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没有一位哲学家能提供出万世可法的治理方案来。

一、

春秋时代,周王室威权下降,诸侯继起,称雄争霸,天下从此进入了纷争不息的状态中。如何才能使天下重归太平清静,从而救万民于水火?围绕着这样一个历史课题,哲学家殚精竭虑,纷纷提出自己的治世方案,宣讲其中的道理,并为此著书立说,游说君王。从而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状态。老子便是这诸子之一,被公认为后世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基者。

老子讲道,道家也讲道,但老子所讲的道与道家所理解的道并不是一回事。道家虽然认老子为祖,但是道家所信奉的道却不是直接从老子那里继承来的。老子为道这一概念赋予了怎样的意义呢?这就需要我们仔细阅读经文中老子的相关论述,并从中体会作者为道这一观念所赋予的意义。研究老子思想就不能以我自己或某个别人的意见为主。凡经文中没有明确论述的内容,就不能轻易加诸老子意见之上,老子思想只能由老子的言论体现。这是我们研究老子思想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道德经

我们还需要了解老子所讲的道,与老子之前的或同时代的学者对道所持意见有何异同。比如,孔子就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也。“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我立志于求习道的知识,哪怕是早上听闻道的奥义,晚上让我去死也愿意。

通过孔子的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作为学者的孔子将求道和闻道作为一生的最高追求。通过这句话我们也可以了解,孔子虽然日日精进,好学不厌,但仍然没有闻道或得道。所以,这个道只是最高目标的代号,而没有具体内容。

我们看下面一组问答。

问:你为什么这么刻苦地学习哲学呀?

答:我为追求真理而学哲学。

问:你追求到的真理是什么呀?

答:真理还在探索中,尚未见到真容。

我们不禁要,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够成为真理呢?可以设想,当我获得它,就可以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的奥秘洞悉,不再有疑惑。实践上就可以将自然与社会治理得井然有序,各得其宜。所以,真理就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法则,人类社会的最高原理,万世可法的治世原则。在现代哲学里,这样定义的真理被称为绝对真理。

但在人类具体的实践中,绝对真理只能作为最高理想,最高追求的代名词。而像具体科学学科的原理,人类社会实际实践中的政治原则,都是具体的相对真理。现代哲学认为绝对真理存在,相对真理无限接近绝对真理。

在古代,道作为哲学概念和学者的最高追求目标,它的意义就类似于我们刚刚讨论的绝对真理的概念。如果这一理解正确,那么这个道只能以规律、原理、法则的形式存在。而不可能是某一具体的实在物,更不可能是一种主观体验。所以,古人讲求道、得道与今人所讲的追求真理、获得真理表达相同的意义。

孔子见老子图

二、

但老子所讲道,与道的初始意义截然不同。在老子那里道是物,却不是理。老子在经文第二十五章中,这样论述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在这一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到,道这一物质成于天地之先,是天地之母。这个意思好像是说,道是天地剖分之前的混沌状态。“寂兮寥兮”,说它寂静无声,空虚辽阔,无边无际。“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说它质地纯粹,自在独立,恒常为一,拥有取用不尽的能量,周行时空,无始无终。

在这一论述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子是借用了古人“道”这一词汇,却没有使用“道”作为概念的哲学内涵。因为老子不知道这一物质的名字,所以勉强使用“道”为它命名,就是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讲到这里,问题也就来了,如果道是某物,那么求道就意味着求见某一物质,或者体验某一物质。这就给了后世道学或道教的发展可能,道教将道神秘化,以获得某个特殊的心理体验来作为得道的标志,走到了宗教迷信的方向上。修道不再是求学明理,不是探索宇宙万物的奥秘,而成为个体的身心修炼,追求某个特殊心理体验的过程。

道士

所以,老子所讲的道,既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来者。从老子论述看来,道是物,拥有取用不尽的能量,但却以虚无空洞的形式存在。经文第四章讲: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根据这段经文,我们了解到,道虚无空洞,但使用起来却取用不尽。天下再没有比它更大的事物,它也不是由另一物衍生而来, 我们只能说它是万物之宗。这样,老子所讲的这个道在万物之先,所以必然区别于万物,他与万物的最大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就是经文所讲的“冲”。

这个“冲”字该如何理解?在经文第五章有一个比喻: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我们结合这个比喻来理解这个冲字的具体含义。橐龠,就是风箱。我们小的时候家家做饭都要用风箱,可能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风箱中空无一物(其实是空气),但是伴随着风箱柄的来回抽动,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风动来。而且,拉动风箱柄的力气越大,速度越快,生产出的风的力量也就越强大。老子使用风箱从“虚无”中源源不断产生出风动,来比喻道生养万物的过程。这也暗示着老子所讲的道冲就是指道空虚空无。

风箱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风箱中虽然空虚,但却不是无物,那里面有空气充塞着。而古人并不知道有空气的存在这回事,所以他们认为风箱中的空虚就等于无物。所以,古人所讲空无是经验层面的,而不是绝对的无物。经文讲到的无、冲,实质上是指看不见、摸不到,不能被我们感觉官能直觉或间接经验。

这样,老子以能被感知觉官能经验为有,以不能被感知觉官能经验为无。所以有无这对范畴是以能否经验为标准的。这一观点在经文中还有一处证据。经文第十四章讲: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用我们的眼睛不能观察到的事物,称为“夷”;用我们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称为“希”;用我们的触觉不能知觉到的物体,称为“微”。因为它们超出了我们感知觉官能的认知范围以外,所以我们无法找到有效认知手段进行究诘,干脆就将它们视为混然为一的物质,并命名为“无”。所谓“无状之状”,是指不能被我们的感知觉官能知觉到的事物之状。“无物之象”,是指不能被我们的感知觉官能知觉到的事物之象。即以“无”为形式的有。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老子所讲的道是一种物质,这个物质不能成为我们感知觉官能的知觉对象,在可经验的物质世界里没有它的对应物,它是超验的“实在”。所以,老子的道还是有,它是以无为形式的有。

修行

三、

超验的道与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道是天地万物的父母,它养着万物,是它们之所以存在,之所以为是的原因和根据。这样在老子的宇宙观里有两种实在,一个是可经验的万事万物,另一个是超验的道。超验的道是可经验的万事万物的原因和根据,没有道,天地万物不可能存在。所以,道生养着万物,使之存在,使之为是。道是无,道生养万物就是无生有。所以,当我们读到经文中有生于无的论断时,就不能理解为从空洞无物中生出实有来。老子讲有生于无,其实就是道生养万物。

但是,老子也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不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三十二章)。这分明是说若以道佐人主,必能使天下太平。难道“道”是武侠小说中的倚天剑和屠龙刀,谁能得到它们谁就能号令天下?

其实,在这里“道”就不能理解为是物的那个“道”了。这个时候它是理,也就是我们前边所讲的自然与社会的最根本的原理。我们前边讲过,作为最根本原理的道其内容是空洞的,它是做为学者的最高追求目标,但是老子在这里所讲的道则是他已得之道,它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它的具体内容就是道的玄德。

皇帝

我们已经知道,道是天地万物之母,但它以“无”的形式存在。所以,道生万物就是无生有。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道生养着万物,没有道也就没有万物存在,可以说道对于万物的功劳是最大的,但是道没有因为自己对于万物有着巨大的功劳而高高在上,令万物尊它为王为主,反而以“无有”、“无物”的形式,卑微地存在于万物之下之后,以至于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道存在。用老子原话讲就是: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

“衣养万物不为主”,是说道生养万物却不争居万物之上,不称孤道寡,不为王为主。“名于小”是指道以“无有”、“无物”居下居后。“终不为大而能成其大”,是说道虽不欲为万物主而实际上却成就了它为万物主的事实。也就是“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生养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道的这一德行就是玄德。老子在第十章中有过总结性的论述: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二章也讲: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这第二章所讲到的意思与第三十四章所讲的意思是相同的。

水滋养万物,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但是水却没有因为对于万物有莫大功劳而争居万物之上,反而总是流向最低最洼处。水的这一性质可以类比道生万物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所以老子讲水之德几于道,即水的德与道之德最接近。

曾仕强教授

所谓道的玄德,就是老子“无为”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在经文中也有多次论述,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我们可以将这段论述看作老子对无为概念所下的定义。有了这个定义,再理解老子思想就没有那么难了。老子之所以讲道,讲道的玄德,就是为了提供一个天道无为的大前提,目标是为他的无为政治学说提供逻辑依据。天道本就无为,所以人道也必将是无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