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亦有钢骨
人生亦有钢骨
——我看刘禹锡
文/李洪波
院子里的柳树叶子泛黄,开始随风簌簌零落。寒露也在某个早晨突然凝结成薄薄的白霜铺在灰白的水泥地上。秋天就这样急迫地到了。气温骤降,应情应景的秋雨,在枯叶上滴滴答答敲出心上悬秋的多愁,我就开始分外地想你——刘禹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想你在“自古逢秋悲寂寥”铺就的底蕴里只看“胜春朝”的唯美旷达。
想你所遇的坎坷,读来皆成为故事的人生。
三十多岁,那该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男子多好的年龄呵,却被外放连州。一路风雨,鞍马扬尘,刚行至江陵就又接到了被贬为朗州司马的命令。一个人,即便从未有过自我安逸的诉求,只要危及了别人的私利,你就会如同浪涛风簸里的小舟,无法掌控前行,寻找停泊的港湾。不是没有悲凉,只是你懂得,即便前路茫茫,也应该抬头仰望太阳的方向。于是,任凭乱风吹落枯黄,秋雨打湿梧桐,只把目光锁定朗日远天,傲视忧患,以全新的观点导引生命的力量,以无限向往的深情颂扬秋天,赞美秋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就以刚健的骨力成全了秋色的完满。
就是这样,你以永远的状态驻进了我对个性生命的认同与亲近。
每一个生命,都有最初的饱满与热望。且不说你身上原本就有的高贵血统,单单是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就知道你的宿命: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19岁左右游学长安,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接着又同登宏词科,登吏部取士科,踏上仕途。人生得意,春风十里,这是多少人向往的锦绣前程与奋斗人生。其实,封建政治本来就是表面安静内里汹涌的无底深潭,它的碧翠充满诱惑,墨绿也能吞噬到无形。你金子般耀眼闪烁的光芒是可以穿越黑夜暗色的一道光,目光如炬直视弊政,于是你以十二分的热情参与了王叔文政治革新。这是一支射向旧势力的利剑,力度有多大,反弹就有多强。宦官、藩镇、大官僚强烈反对,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顺宗被迫退位,改革失败,王叔文被赐死。“二王八司马”事件在历史的扉页里只是几个字的记载,却是你宦海生涯里剥不开的灰色云雾,久久覆盖着你的人生长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时光禁不起蹉跎,人生有多少个十年?终于,你被召回了长安。庄严的朝堂还记得你年轻的声音三呼的“万岁”,琉璃瓦的辉煌已映不出你年轻的面容。人未老,鬓已苍。三月的京城长安,桃花盛开,华服轻车,马踩烟尘,观景赏花自是人间乐事,也是盛世繁华的道场。只是你知道真正的繁华从来不是装饰,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厚实。果然,你大笔一挥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是你用心上的泣血涂出的片片血色桃花吧?只是你的桃花尚未画完,一纸诏书就要贬你到播州去。长路漫漫,你要带着年迈的老母跋涉的凄凉怎不让人心痛?好在有裴度以你老母为你说情,才被改授连州刺史,徙夔、和二州。再看看后来,虽然回京时皇帝已由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换了四个,可是政治斗争仍在继续。玄都观里艳桃如霞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游人渐稀,苔生庭院,你把“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尽净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写出来,这对世势的嘲笑和鞭挞更蕴含着无尽的哲理吧。
你这钢骨不折的个性呵!
屡遭打击,始终不屈,认准理就不肯回头,连多次被贬都无法让你改变立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在多数时候,也许当事者是知道自己坎坷的命运的,也知道如果低下头来,以后的路就能顺畅许多,亦或还能委婉地贴近最初的梦想或理想,可是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最无法面对的可能就是自我灵魂的拷问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和州,你居室的门口刻着你写下的《陋室铭》。想到《陋室铭》的同时,我也会想起那个策知县。现实就是这样的充满讽刺。文学史上那篇经久不减魅力的文章就与那个阿谀逢迎的猥琐小人永远放在了一起。那不是对比,而是告诉我们,最多的苦难不是来自于自然与地域,而是来自于不一样的存世灵魂。策知县知道你的失势不会是此一时,所以没有按照通判的标准给你在县衙安顿三间三厢的房子,而是在城南的江边找了三间小屋。江风吹来的水雾,沾湿的岂止是你落拓的日日夜夜,也会有你无法安置的内心惆怅吧。这个小人嘴角那丝奸诈的笑里都是明目张胆的幸灾乐祸。面对大江,你高声吟唱心声“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策知县很不爽,于是吩咐衙里差役又把你的住处转在城北德州河边,且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草木狂长,青柳垂绦,你触景生情,在门上写下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的诗句。你愈是悠然自乐,满不在乎,小人就愈上蹿下跳,无法安坐。于是又在城中找了一间仅仅可以放下一只床、一方桌子、一把椅子的屋子让你再次搬家。短短几天却连换三次寓所,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环境糟糕。一般人,这样的打击早已是雪上加霜,沉重到无以复加了,而你却淡淡一笑,笔底升华,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的惊世美文。荒僻的草围拢小屋,湿滑的苔写满石阶,琴无装饰自华丽,经有人阅满哲思。真正的华丽从来不需要装饰!
一个安贫乐道的人,弃绝的只是红尘俗世的熙攘,心里最多的牵挂还是苍生吧。他不会在乎居庙堂还是处江湖,只是拱手把自己全部敬奉于寸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地方官任上,你最值得称颂的是在苏州担任刺史期间。苏州任上时,当地正好发生了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此时,你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一面带领群众战胜自然灾害,一面奏请开仓赈灾,免赋税减徭役,深得百姓和当政者赏识。苏州百姓感念其恩,将先后担任过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你并称“三贤”,建了“三贤堂”,世代表达着对你们永久的纪念;唐文宗也对你的政绩予以褒奖,赐你紫金鱼袋。那个时代总是给了你一帖与苦难抗衡的疗伤贴,敷不散硬茧疤痕,也能软化一点肌肤角质。而真正度化自己的,还是你始终不变的乐观豁达。
826年,你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到洛阳,两个在精神上无数次神交的友人第一次在扬州相遇,宴席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你和了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用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把“巴山楚水”的凄凉和“二十三年”的弃置全部化开,依然瞻顾前景,心存着美好。
浓雾掩盖不了历史。你这一生,总有避不开亦或不肯避的寒凉,但有一丝温暖相助,这人生,便也是无憾的!
作者简介:李洪波,繁城中学教师。有情世界,山水风云都是相亲;人生况味,喜怒哀乐全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