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一带的几则传说

大营一带的几则传说

文/宋秀林

大营秀才

在大营地区时不时能听到人们口头流传的一句歇后语:郝吕中看告示——厉害。这个歇后语的形成有一段故事。

民国时期,有一日街市官榜上贴出一个告示。那个时侯老百姓识字的很少。一伙人围着看,但谁也不知道内容。这时,大营镇唯一的秀才郝吕中迈着方步从一头走过来。大家忙喊:“郝秀才快给读一读官文。”郝秀才不紧不慢地走到官文前惊叫:“厉害,”“怎么了?”人们问。“告二小”。人伙中有一个叫二小的人本来看到官文边站着一个警察,心就有点怵,听到郝秀才念告他,撒腿就跑了。从此留下“郝吕中看告示——厉害”这个歇后语。

说起郝吕中这个人,还有很多渊源,趣事。

郝家在大营地区是有名的地主人家,很有财力。郝吕中其实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在清朝末期,他爹给他买了一个秀才名衔来装门面。所以他才把“示”字读成“二小”。

然而他生活上却十分奢侈,人也古怪。每次吃饺子时,让厨子一锅只能煮两个饺子。吃时却从饺子中间咬一口,把两边的角角扔掉。天长日久下来,厨子把晾干的饺子角积攒下两大篓。

一九四七年,大营实行了土地改革,农协把他的财产、土地分给了贫农。给他留下五亩地让其自食其力生活。然而,郝秀才从小就四体不勤五谷不种,那里能养得了自家呢?于是把以前抛弃的饺子角煮来食用。这时只恨那两篓角角太少。

没过多久,郝吕中就饿死在家中。

    没泪坨的传说

在繁峙东首大营地区,人们选择阴宅最讲究头枕没泪坨,脚踩红崖山。于是大多数坟都是一个朝向。没泪坨是大营东北最显眼最高的一个山峰。它还有一个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一个普通的村庄隔墙居住着孟姓和姜姓两户人家。孟姓人家的一棵冬瓜苗窜到了姜姓人家院里,结下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冬瓜。两家商定分而食之。破冬瓜时,里面竟然是一个又白又胖的女婴。于是两家共同哺养她,取名孟姜女。

孟姜女成人后,秦国已统一了全国。有一日她同丫环去后园赏花,被藏在花丛后的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惊吓了一跳。经询问这个书生叫万喜良,被捉差的官军追急了跳进后花园躲避。于是两人有了一些交往,最后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两人结婚后恩恩爱爱,琴瑟相谐。三个月后,不曾料到万喜良又突然被官军捉去到北边修万里长城。万喜良去后,孟姜女生下一个儿子,不到一岁竟夭折。这样她更加孤苦伶仃。这年秋,她想念远在北地千里外的丈夫,决定给丈夫送去御寒衣物。

她背着寒衣千里爬涉,吃尽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楚。走一路哭一路,终日泪水涟涟。当走到卤城县(历史上,繁峙又称卤城。)东北太安岭口时,泪已哭干,于是坐下小憩。并脱下一双鞋把砢脚的砂土倒出。倒出的砂土形成了很大的一个山坨。

之后,当地人把这个山坨就叫成了没泪坨。列位如若不信,汉时留诗为证: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喜良贞妇心结纠。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念夫北地受寒苦,千里送衣千里哭。

号哭无泪留山坨,再哭喜良骨出土。

疲魂饥魂相逐归,陌上少年兮莫相非。

           刀削面的传说

元朝时,蒙古人为了防止汉人反抗、起义,把汉人手中所有可做武器的金属器具都收缴。只派给每十户人家一把菜刀,由蒙古人监督使用。

一日,一个李姓老汉想吃擀面条就去取刀,结果轮不上。闷闷地往回走,路上看到蒙古马匹掉下的半截马掌铁象刀一样,就拾起回了家。急愤之下,李老汉把未擀开的一团面拿了起来,拿马掌铁乱砍——“砍你鞑靼的头,砍你鞑靼的头。”最后无奈又把砍下的乱纷纷的面下锅煮了。煮熟后每人盛了一碗,并浇上肉汤,恶恨恨地说:“吃,咱们这是吃胡虏的肉”。结果吃的全家人津津有味,赞叹不已。

以后李老汉家就经常把面砍着吃。并慢慢的传遍四邻八方。刀削面就传了下来。

文字编辑: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