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伏羲和女娲为百变之身!
北山经第91段记载:“凡北次三山之首,自太行之山至于毋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珪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祠之。皆不火食。”
北山经第43段记载:“凡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状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一雄鸡彘;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北山经第91段记载了从今天河北、山西交界处的太行山至东北大兴安岭的地理概况。
综合北山经记载的三列山系,前两列山系都身穿蛇皮制成的衣服,第三列山系祭祀的英雄人物中也有十个衣服的下摆用蛇皮作为装饰。这表明北方民族当初是靠驯养蛇来捕捉猎物,并将蛇皮制成衣物的。另根据一些记载,比炎帝、黄帝时代更早的伏羲、女娲也是“人面蛇身”,即身穿蛇皮制作的衣物。
当然也有记载说伏羲与女娲是“百变之身”,即有时穿龙皮制成的衣服,有时穿蛇皮制作的衣物,有时穿马皮制作的衣物。另据《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我经考证后认为,上述的钟山就是现在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山,乌拉尔山一带所敬的英雄人物也是“人面蛇身,”即身穿蛇皮制作的衣物,说明蛇文化还曾传到现在的俄罗斯。
由于蛇是食肉动物,而后来可供蛇捕捉的动物越来越少,原来靠驯养蛇谋生的部落因得向“戎人”、“羌人”学习靠放牧马、牛、羊的技术谋生。蒙古大草原逐渐变成了马背民族的摇篮。无论是东胡、匃奴、鲜卑,还是突厥、契丹、回讫都是马背民族。他们有一部分后来与汉族融合,还有一部分构成了今天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与维吾尔等民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