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解黄帝内经第8篇:自然界阴阳变化对于中医辨证的宏观指导意义
太阳发出能量通过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太阳光是地球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光因为不停地运动和振动才能到达地球提供能量,太阳提供了光明、热、动能等元素,是属“阳”的一面。“阳”的运动会受到阻碍,能量也会浓缩和聚合。地球自转到太阳背后接收不到太阳的光和热,这时则以黑暗、寒冷、相对静止的状态呈现,这一面属“阴”。
光的运动、停止、聚合和变化使得自然界呈现出来阴阳两种形态来。阳偏于事物运动的一面,阴偏于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简单说来,无论是星体,植物还是人类,都是由阴阳两种看似对立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形成的。因此《黄帝内经.阴阳应向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按着阴阳的本质来推理,可以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全部分类为两种形态,“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此阴阳反作,并之逆从也”。
阳因为运动向上、是能量的一面,所以是天的代表,阴因为沉积浓缩,所以是地的代表;阳是运动的一面,阴是静止的一面;能量会带动和促进物质的运行和生长,所以的自然界的规律都是按照太阳光的变化而变化。太阳光带动万物在生长壮大,例如春夏两季太阳光强大,生物的生长也比较茂密和壮大;秋冬两季太阳光比较弱,生物萎缩几乎停止生长。所以有形的“阴”是跟着无形的“阳”在变化的。按照自然规律,热性的、能动的是向上,寒性的、惰性的是向下沉的,所以人体的“清气”是上浮的。人体在正常状况下头部的温度比脚部高两度。人体的思维中枢也是靠近上部的头部和心脏,主要的原因是思维是一种内心的“运动”状态,从阴阳的属性上更属“阳”。
人体之所以可以直立行走,实际上是依靠能量(元气)从下至上将人体向上支撑和“托住”,清气向上生发会导致食物和水有足够力量可以在身体内保持足够长的时间,食物消化吸收后进入血脉变成营养物质。如果人体的清气不足以上升,水分和食物就不能正常滞留在身体内,导致腹泻;反过来,如果食物和水分滞留在肠胃不能正常肃降,积蓄的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导致浊气在肠胃积累发生腹胀。食物和水进入人体肠胃,依靠肠胃的动力作用进行消化,依靠包围在肠胃周边的血脉对已经消化的食物进行“分流”将营养物质分流至血脉。如果肠胃运化无力,周边的血脉不足以对消化的食物进行“有效分流”,就会出现上面所说的浊气在身体上部累积的问题。
《阴阳应向大论》中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人体的阳气向上通过人体的鼻孔、嘴巴和皮肤毛孔向上向外宣发;而身体代谢属阴的尿液、粪便则通过下窍(尿道和肛门)排出。
从有形的“物质层面”和“无形能量”层面来区分阴阳,则可以对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进行区分;“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物质以“外散”的方式呈现则属“阳”,以外散的方式呈现才可以通过发散的方式闻到气味,气味越浓郁,说明外散的性质越强烈,越偏于属“阳”。事物以“内收”的方式呈现则属“阴”,内收越厉害,越闻不到外散的气味,其性质越“浓缩”,越会通过品尝的方式才可以体现其“味”。人体内的阴阳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转化,气上升壮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内收转化为有形的物质,就如同一年四季的气候转折变化一样,夏天热到极点,阳气宣发到顶点就会收缩,天气逐渐变凉;而冬天寒冷到极点,天气也会开始逐渐转暖。
人体的阴阳必须处于平衡状态,阳气的生发壮大来源于阴精的消耗“燃烧”。阳气过于旺盛就会导致人体能量的提前透支,而阳气不足会导致人体的运动代谢机能不足,生命处于低能耗状态。阳气的转化和“燃烧”程度要“恰恰好”,不大也不小,《黄帝内经》将其称作“少火”。“少火”可以保持人体的生命机能恰恰好,不会产生不足,也不会过于亢奋。“少火”如果演变为壮火就会消耗人体的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当人们处于放松状态,身体就会较少消耗能量。当人体处于紧张状态,就会感觉到思维特别活跃,身体也容易出汗和发热,精神亢奋会难以入眠。不正常的出汗和发热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津血能量。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人体最大的养生活动就是放松。
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被破坏,属“阴”的一面相对多就会导致得阳不足的病,属“阳”的一面亢胜就会导致阴虚的病;属阳的一面亢胜人体就会出现热的一面,属阴的一面过多人体就会出现寒的一面。寒邪入侵人体的皮肤肌肉会伤害人体有形的一面,会导致经络及人体组织受损。热邪膨胀会消耗人体的能量。
人体的气分受伤,气对人体的保护就会削弱。人体血液跟随着气的引导而流动,气分受伤可以产生津血流通不畅疼痛或形体受伤,形体受伤气血流通受阻产生瘀滞则会发生肿胀。人体的感觉先痛而后肿的,是气分先受伤,形体后受伤;先肿而后痛的,是形体先病后及于气分。譬如说遭遇冻疮,寒冷的气候会收缩人体的毛孔经络,冷到一定程度就会感到疼痛,疼痛过后肌肉组织就会受损肿胀。身体在受到外力的打击或者碰撞时,首先损伤的是身体的形体,受打击部位会变形肿胀,疼痛的感觉会滞后发生。
自然界的风邪是一种流动摆动的气机,风会导致对流和加速蒸发。中医讲的“中风”,就是指在人体气血衰弱的时候,风邪入侵肌肉会导致肌肉中虚弱的气血被蒸发后,肌肉失去滋养而发生痉挛,严重的时候肌肉中的血脉萎缩而导致肢体失去控制。所以说:“风邪入侵人体太过,风邪太过,则能发生痉挛动摇。”另外,热邪进入身体会导致血脉膨胀红肿;干燥的气机会导致蒸发过多身体干枯;寒邪收缩经脉导致气血瘀滞会发生浮肿;湿邪入侵人体会导致血脉滞留过多湿气水分而循环不畅。《阴阳应向大论》说:“热邪太过,则能发生红肿;燥气太过,则能发生干枯;寒气太过,则能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则能发生濡泻。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阴阳应向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人类产生于自然。对于人类而言,自然界最大的变化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规律。地球的公转形成了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阴阳变化规律,加上长夏一年五季。五季中形成的自然规律和能量变化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来代表。季节交替变化,温度的变化以及温度差导致的大气运动形成了风、热、火、湿、燥、寒六种气候状态。之所以存在人类,得益于地球上的这种气候条件适合人类,人体的五脏六腑从本质上是地球特殊的气候条件在人体上的显化。
人体的健康由“外环境”和“内环境”共同构成。生活体验告诉我们,如果外部的环境变化过大或者不太良好,例如气候忽冷忽热、变化太大,或者雾霾严重,人体则人容易生病。人体的内环境由先天的体质(先天五脏六腑的特点)、生活习惯和情绪构成。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过度的高兴会令我们接不上气来,原因是过度喜悦会大量消耗能量;寒热超过身体正常的承受能力都会导致人体肌肉、血脉或者组织受伤;严重愤怒时人体的能量会突然爆发,能量上冲头顶会头痛,实际上是愤怒导致血液“燃烧”的结果。气机上逆头部,充满上部的经脉不能顺利下降,就会出现精神浮越。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长时间的焦虑、愤怒均会导致人体很难平静下来,精神涣散难以集中。
所以《阴阳应向大论》特别提到:如果喜怒不加以节制,不善于根据气候的外环境变化来保养身体,生命就不能牢固、脆弱而易于生病。
人体健康的阴阳转化机制是流畅的,是完全跟随着自然界太阳的变化节奏而自动变化的。人体脚部属阴,头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属阳;左边属阴,右边属阳。人体气机从脚部向头部生发,元气从体内向体外宣发,生气从左边向右边旋转。阳气生发到头部的最高点、体表的最外侧、右边肢体的末端就开始回收、内收转化为属阴的一面。
冬天人体的气机内收,体表的元气很弱。如果遭受风寒,寒邪进入人体会收缩人体的生发之气。等到了春天,人体正常的生发之气受到阻碍后就不足以宣发到体表。人体津血的运行依靠气的引导,如果气引导不足,则津血也不足以滋养体表。人体肌肉毛孔开合散热的机制就会失常,春天就很容易得发热之类的疾病,也很容易遭受感冒、低烧之类的疾病。
在太阳外力的作用下,春天人体的气机从内向外生长,毛孔很容易张开。春天天气本身也多风,风邪入侵人体很容易导致人体肌肤松弛出汗。当人体的能量通过毛孔外泄后,肠胃就很容易虚冷,夏天就很容易腹泻。
夏天天气炎热,毛孔大开,热邪入侵人体大量消耗津血很容易导致人体津液损伤。津血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物质,如同自然界的水,人体失去水分后身体的生态调节能力就会削弱,秋天就很容易产生忽冷忽热的疾病。
湿气如同自然界的“泥糊糊”,会阻碍人体正常气机的升降和流动。如果附着在人体的脏腑,会导致人体的气机上逆,到了冬天就很容易引发咳嗽。
在《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向大论》中,通过岐伯和黄帝的师徒对话,引出了天地、自然、阴阳以及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对应的阴阳变化,以及对人体的主要影响。在中医治疗疾病和辨证施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提纲挈领的宏观指导意义,因此,本篇称作“大论”。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