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当年为什么能赢得那么多选票?
大家知道,纳粹当年也是凭选票上台的。然而,这个遗臭万年的法西斯组织怎么会赢得那么多真选票呢?
因为它手中握有两大法宝,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
是的,纳粹也是“二杆子”,尽管它号称“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号,纳粹才得以名正言顺地拥有了这两大利器,进而收获了海量的选票,得以合法上台,开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给全世界带来了无尽灾难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88年前的今天,1933年3月5日,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在魏玛共和国(德国当时的正式国名)国会选举中获得17,277,180张选票,得票率为43.90%,再次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在647个议席中占据了288个,希特勒正式获得组阁权。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在此前的1932年7月31日大选中,纳粹党就获得了13,745,800票,得票率37.4,得议席230个,成为货真价实的国会第一大党。不过,在随后的国会总统选举中,希特勒还是败给了一战时期的老英雄保罗·冯·兴登堡元帅。
然而,兴登堡先后任命的两位同为保守党派的“鹬蚌”总理一上台就频频发生争斗,令“渔翁”希特勒意外得利。在一批工业家和银行家的“拥戴”下,兴登堡决定启用希特勒。他对劝其警惕希特勒的人说:“我应该把盗猎者变成守林人。”
1933年1月30日,在兴登堡总统办公室,希特勒宣誓成为魏玛共和国总理;一年以后,希特勒成为纳粹德国的“元首”。
希特勒和兴登堡
希特勒当了元首后,将魏玛共和国改称“第三帝国”。这一说法源自一种民族主义历史观:151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为德意志民族的第一帝国,1871-1918年的普鲁士帝国为第二帝国,因而魏玛共和国之后德国人要重续荣耀,建立“第三帝国”。
潘多拉魔盒自此打开。希特勒虽然成了总理,但纳粹党在国会里并不占绝对多数,其政策处处受到同为左翼的德国GC党的阻扰。于是,希特勒说服兴登堡解散国会重新选举。这位英明一世的老总统,欣然同意了希氏的建议。
重选时间定为1933年3月5日。就在这个日子到来前几天的2月27日,著名的“国会纵火案”发生了。事件中,一名荷兰共产党人被发现在国会大厦中,这场火灾立马就被当时的德国主流媒体渲染成为国会第二大党共产党所为——当然纳粹“二杆子”之一的“笔杆子”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希特勒的怂恿下,兴登堡总统颁布紧急法令,废除了魏玛宪法中有关人身、言论、出版、结社等等自由条款。
于是,德共这个纳粹党的主要竞争对手被彻底打趴下,纳粹在3月5日的大选中赢得了43.9%的支持率。虽然仍然没有过半,但是它跟德国国家人民党结成联盟,就成为了国会里的绝对多数。
仅仅10天后(3月15日),希特勒就在内阁会议中提出了授权法案构想。而这个《授权法》很快就在1933年3月23日由德国国会通过,它的正式名称跟纳粹党党名一样冠冕堂皇,叫《解救人民与帝国苦难法》,其主要内容是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内阁可以绕开国会制定任何法案,甚至不必征求执政联盟其他党派的意见。
自此,纳粹一档砖政雏形基本形成,希特勒一路开挂,一发不可收拾。
元首的队伍势不可挡
有了授权法的加持,有了保罗·约瑟夫·戈培尔那样的杰出宣传家的强力辅佐,再加上还有上台前后希特勒所拥有的公私两支武装(国防军和党卫军冲锋队盖世太保等等)的保驾护航,更重要的是有“国家社会主义”这块金字招牌的无穷感召,希特勒终于成为他那个时代最疯狂的超人,还有什么想干而干不了的呢?
随后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反犹、二战等等),大家基本上都已知道,我就不赘述了,继续说纳粹党为什么能在选举上节节胜利。
因为牢牢掌握了“二杆子”,德国国会完全成了希特勒的一言堂;而在三十年代那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尚未完全走出来的情况下,生活陷入困境的德国人民也被希特勒的社会主义招牌完全忽悠起来了,因而在1933年11月的大选中,纳粹党又狂揽39,655,224张选票,占比92.11%,一举拿下了全部661个国会议席。
而这时候的联邦大总统兴登堡元帅,已87岁高龄,其智力跟他的健康一样每况愈下。1934年夏,当希特勒前往兴登堡的庄园去看望他时,躺在病床上的兴登堡居然把希特勒当作德国皇帝,称之为“陛下”。1934年8月2日,兴登堡病逝。
兴登堡之死,对希特勒来说可谓是最后一个使之成为一个大独裁者的障碍,终于被消除了。他立即宣布德国取消总统,其权力悉数归总理所有。自此,“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诞生了。
1936年的大选,纳粹党获票44,462,458张,占比98.80%,攫取全部741个国会席位。
1938年的大选,纳粹党获票44,451,092张,占比99.01%,攫取全部813个国会席位。
自此,这个号称“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组织,它还要国会干什么呢?还要选举干什么呢?还要拿那个美其名曰“解救人民与帝国苦难法”的所谓授权法案干什么呢?一切都不是希特勒元首一个人说了算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