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译拉康派精神分析文献的一些感悟
关于翻译拉康派精神分析文献的一些感悟
张弢
自从去年十月加入了张涛博士引领的“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翻译小组”之后,坚持每天“爬格子”,成了我愈加钟爱的工作之一。
小组的工作内容目前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国际精神分析词典中与拉康派精神分析理论相关的辞条,以及拉康派精神分析文献,尤其是那些国内引进不足但非常优秀的分析家的作品。工作形式是英译汉。在这几个月期间,我陆续完成了五个辞条,以及《大他者的诞生》(勒福尔夫人著)之纳蒂亚个案中的六个章节(共十三章)【1】,正在进行的是《大他者的诞生》之玛丽·弗朗索瓦兹个案的翻译工作。
至此,我对这份工作投注了与日俱增的深情和敬意。同时,深感翻译工作的不易。利用春节假期,梳理了几点感悟,记录如下。
秉持谦卑之心。
国际精神分析辞典中的辞条与法国分析家的作品是两种不同的体裁,前者风格严谨,辞藻学术化;后者,尤其在个案记录部分比较生活化,理论诠释部分则又回到更加专业的层面。
尽管风格迥异,但要将一句话翻译地精准无误,力求贴近原意,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特别当涉及到精神分析的概念或者观点的时候。为了一个概念,需要查阅更多的概念和资料;为了一位分析家的观点,需要了解与这个观点相关的其他分析家、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等很多人的观点。所以,翻译一句话,也许需要花费几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而我认为,这才是作为译者应有的态度,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时刻秉持一颗谦卑之心,就不会轻易下笔。秉持谦卑之心,是去自恋的最好的工具。
反复斟词酌句。
既然严谨,就需要仔细斟酌。这令我想起那首著名的唐诗《题李凝幽居》,究竟是“僧敲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推月下门”更妙?
保证辞条的严谨性自然不在话下,即使面对比较生活化的个案分析记录,在选择用哪个词汇更为精准时,也是需要反复推敲的。比如,在《大他者的诞生》中的纳蒂亚,一个只有13个月大的小女孩,在她与勒福尔夫人的工作过程中,经常把夫人的眼镜拿下来。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要让她规规矩矩地把眼镜摘下来恐怕不是一件易事。因而,出于结合现实性的考虑,我认为“pulled her glasses off”译作“把她的眼镜扯下来”会更贴切、更生动,且与纳蒂亚当时的体态保持一致。
斟词酌句,是我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时刻。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在犹豫、思考和选择上,有时可能时隔一天之后又再次返回来修改,但我认为这个过程是必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因为选择的结果影响着工作的品质。
隐藏个人情感。
阅读了纳蒂亚的个案后,我对勒福尔夫人的工作能力和牺牲精神由衷地敬佩。对夫人的了解,始于她的另一个著名个案“狼孩罗伯特”,也正是在此之后,对她产生了浓郁的兴趣。有意思的是,当我在纳蒂亚个案中看见罗伯特偶尔出场时,特别兴奋,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了罗伯特在对纳蒂亚说“你好”,而纳蒂亚回应他“你好”。充沛的好奇心,大概是驱使我对翻译工作感兴趣的动力之一吧。
当我阅读纳蒂亚个案时,有几次会随着分析进程的起承转合或欣喜,或惊讶,或伤感,或潸然泪下。不过,当我下笔翻译的时候,必须把这些情感隐藏起来,不能让它在最后的呈现中流露出丝毫痕迹,因为它既不是纳蒂亚的,也不是勒福尔夫人的。
隐藏个人情感,把译者自己对个案的疑惑、问题等悬置起来,不体现任何在作品里,我想这是作为一个翻译人员来说,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吧。
在翻译完纳蒂亚个案之后,张涛博士曾经问过我,要继续勒福尔夫人的下一个个案,还是选择另一位分析家的作品。我选择了继续,于是,便有了对玛丽·弗朗索瓦兹个案的工作的开始。我发现在玛丽个案中,勒福尔夫人常常将这两个小女孩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无论是从症状的层面,还是从用理论诠释的层面。从临床角度出发,我想,这样的比较,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精神病和儿童自闭症,也有助于理解我们自己的临床。
张涛博士是我们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他的翻译速度之快产量之高,从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列表中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一点令我高山仰止望其项背。与诸多在这个领域里浸泡多年笔耕不辍译作频出的分析家们相比,我刚刚起步,不过,我不介意做一只勤勤恳恳的蜗牛。尽管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愿孜孜不倦日夜兼程地往前爬。怀揣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所到之处,皆有裨益。
由于版权原因,一些已经完成或正在翻译的文献暂时不能与大家见面,只能用于译者的个人研究或教学中的借鉴。但我相信,未来一定有机会与同行们分享,因为毕竟,向国内引荐更多珍贵的拉康派精神分析文献,是我们工作的初衷,也是责任。
2020/2/9
于厦门
【1】该个案在整个小组工作下已基本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