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寒食诗》写的是“病起须已白”吗?

要说认错、读错、写错古代名帖名篇中的字,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犯这样的错。当我们在网上嘲讽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也许很多大家公认的字,其实早已以讹传讹、我们自己也早已经以讹为真了。

比如专注于金石书画领域的@语石俱禁 就在6月28日发表了一篇博文——

苏轼《黄州寒食诗》写的是“病起须已白”吗?

这个“须”字,很可能我们99%的人都认错了。那么,这个错的源头在哪里呢?

这里分享给大家,看看你是否也把苏东坡这篇名帖中的这个字认错了、写错了。@语石俱禁 先生原文均用金色字体表示、配图也取自原博——


昨日偶见#书画里的中国# 节目里王刚所读苏轼《黄州寒食诗》有一句内容与字幕有点不同,王刚读的是“病起头已白”,而@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 字幕打的是“病起须已白”。于是萌发兴趣,想看看这一“异文”情况是不是稀有偶发。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查得知,苏轼《黄州寒食诗》的这一“异文”,即“病起须已白”,传播甚广,社会各阶层都有广泛受众:知网一搜,一些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研究书法的学者以及某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论文中,写的就是“病起须已白”;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 、中国财经报、@凤凰网 读书、书法网、中国书法网、深圳市书法院、书法思考、月雅书画壹书法等主流媒体与书法类微信公众号所刊文章也有“病起须已白”;而微博上一些粉丝众多的人文艺术博主(@中国艺术品收藏 ……)所发也是“病起须已白”……
苏轼此诗,在宋代《注东坡先生诗》中即已出现异文,苏轼墨迹本中的“但见乌衔帋”,在《注东坡先生诗》中成了“但感鸟衔纸”,而宋刻本《东坡集》与墨迹一致无误。自宋以来几百年间各种版本的苏轼诗文集,基本上都是“病起頭已白”,书画著录书(《式古堂书画汇考》)以及近现代书家临帖(黄宾虹沙孟海),也都是“病起頭已白”。
以传世苏轼书迹为主要考察范围(图三),不难发现,苏轼不同帖子中所写的“頭”与“须”,起笔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頭”字起笔一般是自左向右划一短横;而“须”字起笔,则是自右上向左下行笔。何况“须”的正字为“鬚”,看看苏轼《洞庭春色赋》中的“鬓”与“鬟”不难推知,苏轼真要表达“须已白”,他更可能写的应该是“鬚”而非“须”。
当然,未经比对,普通人单看《黄州寒食诗帖》中的这个字,确实容易认作“须”,而且文意亦通。不该认错的是从事书法、文学与文献研究的人。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病起须已白”的当代讹传源头在哪呢?一查,又到了1991年出版的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那里。
多年前我曾拜访过刘正成先生,受过教,蹭过饭,他还赠书给我。公开指谬,不为尊者讳,只是希望“病起须已白”别再讹传太远了。
以上为@语石俱禁 先生原博图文,链接为:
https://weibo.com/7381012584/KmgLdygQG
@语石俱禁 先生说,“普通人单看《黄州寒食诗帖》中的这个字,确实容易认作“须”,而且文意亦通。不该认错的是从事书法、文学与文献研究的人。”
读过此文,我们也自查了一下,在曾经刊发的有关苏轼《黄州寒食帖》的文章中,也写成了“病起须已白”(链接)。不够严谨、不够专业,在此深刻反省。
关于这个错字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书法自媒体圈开始流行找错别字。一旦发现某位书家、名家写了一个不那么正确的字,就会引发一大波的舆论,可谓群起而攻之。
这种内容的火爆,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媒体小编们通过后台监控数据发现,此类文章流量暴增,因此就越来越锁定此类题词;一是数据说话,原来大家都爱看这样的热闹,吃瓜最吸引人。
最近,做此类内容比较火的某号,甚至打出了《西泠印社会道歉吗》这样的文章,然而,@语石俱禁 指出,这篇文章本身就有硬伤,这是链接
(https://weibo.com/7381012584/Kn30Wq0hx?ref=appreciation)
大家请自行去阅读。
在此,特别感谢@语石俱禁 先生严谨的查证指误,我们转发此博文,出发点也是如其所言,“只是希望'病起须已白'别再讹传太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