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4日,翁同和忌日。影响晚清历史的伟大政治家,也
是了不起的教育家和书法家。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一个杰出天才。
常熟人。翁家是常熟城里真正的名门望族。今天常熟翁同和故居“綵衣堂”,当地人叫“翁家花园”,仍然是游客不少的江南胜地。
父亲翁心存进士出身,在朝廷做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这等大官,翁同和1830年5月19日在北京出生。不过,少年翁同和是回家乡读书的,他的母校是苏州中学的前身紫阳书院。他的科举之路也起步于苏州府院。16岁中秀才,27岁高中状元。真正的超级学霸。值得一提的是,六年后,他的亲侄儿翁曾源也考上状元。一门三进士,叔侄皆状元,举世闻名。翁同和以后做官,一直做到一品大员。如此家族,如此人物,为吴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增添了最辉煌的一页。读翁同和传记,博览有关文章资料,几次寻访“綵衣堂”、翁同和墓园、晚年居住六年并终老于此的“瓶隐庐”等地,走进翁同和75年的人生,让我常怀感动,念兹在兹的,是他做皇帝老师的经历和事迹。了解翁同和是怎样做皇帝老师的,对今天的广大读者朋友来说——特别是家长、老师和中小学学生——也许不无教育启迪意义。1856年,翁同和开始做皇帝老师,教同治皇帝读书。清开国以后,皇帝都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而且文武双全武功过人。他们都希望后继有人,江山永固,因此对子女教育极为重视。做皇帝老师,天大的殊荣,也很辛苦。
翁同和每天早晨四点就要来到皇帝读书的书房,一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才下班回家。一年四季,除生病请假,几乎天天如此。1865年到1869年,他教了同治四年多。因为教育有方,被西太后欣赏,1876年开始,他又担任光绪的老师。所以后人总会津津乐道,说他是“两朝帝师”。是的,千真万确,能连续担任两代皇帝老师的,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凤毛麟角。1876年3月16日,五岁小皇帝光绪开蒙第一天。从此,我们的翁老师一直教他陪他到1895年。帝师的正式职务叫“书房行走”,翁同和这一走就是二十年啊!严格要求,爱在其中,这是翁同和做帝师最鲜明的风格特色。光绪幼时顽劣,不喜欢读书。皇帝学习态度不好,决不能姑息迁就。班主任翁老师和其他师傅商量后,当面向小皇帝宣布规定:生书读三十遍,熟书减为二十遍。采用“记书签”办法,读完不再增加。光绪欣然接受。但时间一长,光绪又旧病复发,不肯多读。翁老师就出了个主意,叫“静坐法”,就是你不读不背,干脆坐在那里不许动不许走,这类似于站墙角。小家伙又吵又闹,几乎不可收拾。直到翁老师宣布取消,事态才逐渐平息。
一天到晚读书背书,难免枯燥乏味,光绪厌学情绪日益严重。有时索性闭嘴不动,拖延时间。翁老师就写了一本“记过本”,把皇上在书房的过错一一记下,定期送呈家长西太后,目的是想借此约束小皇帝。谁知这个办法把光绪惹急了,气得他大发脾气,不顾太监列队跪请,不顾师傅们好言相劝,竟然罢课回宫了。后由西后出面批评教训,他才回来恢复上课。经过光绪“闹学罢课”事件,翁同和反思总结,知道罚不当教,决定改用表扬为主正面鼓励的方法。每当光绪走进书房,翁师总是先摸摸小手心烫不烫,还轻声柔语地讯问一番。如果发现光绪身体不舒服,就减少读书遍数。有时中途停顿,陪他到庭中散步休息,甚至允许他进宫吃些茶点。苦心终见成效,爱心教育事半功倍,书房教学走上正轨,师生关系一天天变得和谐亲密。翁同和做帝师,第二个十分可取的特色,是联系社会现实的素质教育。从三百千和四书五经教起,这是按“教学大纲”执教的常规做法。而翁同和难能可贵的是让光绪阅读接触了大量的文学历史政治甚至地理著作,大大提高拓宽了光绪放眼世界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视野。比如,1879年,中俄进行新疆伊犁问题的交涉谈判,翁师就在课堂上讲新疆史地,讲有关“海防”“塞防”知识,讲朝廷内的主和主战争论,讲自己的看法观点。光绪听后说,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怎能随便丟弃送人呢,不能言和!光绪的这个看法,显然是受了老师主战思想的影响。光绪在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上受翁同和的教育影响极大,两人也如同父子一样感情深厚。这才有了以后翁同和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引荐给光绪并发生憾动天地历史事件的故事。憾动清王朝根基的“戊戌变法”,公开出面的领袖人物是康梁,而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正是翁同和。所以康有为盛赞他是“中国维新第一导师”。
苏州自古出文人,出艺术家,但江南烟雨小桥流水,很难哺育伟大的政治家。翁同和是影响历史,扭转乾坤的伟大政治家。而且,他是集教育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可惜,当西太后镇压变法,囚禁光绪,杀害维新党人的时候,首先拿翁同和开刀。先是撤销一切职务,后是勒令他回家养老,并让地方政府对他严加看管。1898年7月1日离京,从天津坐船到上海。7月4日深夜,一叶小舟把少小离家的这位状元宰相带回了常熟老家。削职回籍,遵旨按时定期去县衙听训——汇报生活和思想。好在县令知书达理,对翁同和的学问事业人格敬仰有加,没有为难翁同和。逢年过节还备上礼物,登门拜访。老宅虽大,无奈几代同堂,甚是拥挤。短时租住外面,多有不便。为官清廉,本来存款不多,回家后家乡水灾,又慷慨捐资,想另外建房,缺钱。门生张謇,常来看望恩师,这时隔江伸出援手,替他在虞山西麓新建了一所京式院落。主房两层,上层书房和卧室,下层为客厅。附房住仆人做仓库。院子四周打了竹篱。院中挖池塘,池边建亭,池中养莲花。院子里有各种花卉盆景。吃“树屋酒”那天,张謇请来苏州常熟几位高朋,举杯欢庆之际,翁师说,我这个房子就叫“瓶隐庐”吧。张謇马上脱口解读:“削职还乡,守口如瓶,隐居山林,莫谈朝政。”翁师高兴地说:“知师莫若徒也!”1904年7月4日,也正巧是六年前回来的日子,翁同和在瓶隐庐仙逝。张謇守在他身边。正因为有张謇的感恩和投桃报李,翁同和最后几年的生活还算安逸体面。中国人一向尊师重教,有句老话说,一个人前半辈子靠老师,后半辈子靠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为政治抱负差点坐牢杀头,翁同和的人生还是幸福圆满的。想到翁同和,我总会想到张謇。想到尊师重教,我总会为张謇点赞!
值得为翁同和点赞的还有他的书法。他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书法家。浙江湖州南浔张静江故居的抱柱联“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正是静江祖父请翁同和书写的。
我的母校苏州大学的老校名“东吴大学”,常熟名胜“兴福寺”三字门额,北京陶然亭的匾额,四川眉山“三苏祠”的楹联,都是他的墨宝。一代伟人,改变历史造福后人的乡贤,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的功业。一个星期前,相约三位好友,我又一次走进“瓶隐庐”,想着能好好凭吊瞻仰,寄托念想,一路上心里觉得美滋滋的。可惜,来到我心中的圣地,大门上挂着四把铁锁。四周围墙森然,我们悻悻然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