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上卷 第四十一回 第三节:
【原文】
须臾乐止,薛姨妈出席笑道:“大家的酒想也都有了,且出去散散再坐罢。”贾母也正要散散,于是大家出席,都随着贾母游玩.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众人不解,因问什么雀儿变俊了,会讲话.刘姥姥道:“那廊下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都笑将起来.
【端木持易见解】
人类文明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想,大约是从定居开始的。为什么呢?因为定居以后,人才能静下来思考,才能获得稳定的持续的长久的发展,人才能终止那种单纯靠自然采摘渔猎的生活。人类靠农耕解决生存问题以后,就可以因为定居,减少彼此的争夺和冲突,文明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所以,定居对于人类的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世事总是利弊共生的,定居带来了好处,也带了人的没落。人的流动性差了,关心他处的人和事就少了,视野也庸俗了,而且也容易宅居,导致闷闷不乐。
我每个周末,都要出去走走,带着家人随便找个地方散散。无论去什么地方,反正都比呆在家里好。为什么我坚持要这样做呢?因为人呆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就等于把心锁在门内,就会发“闷”,人就容易生病。所以,人要适当的出门。出门是一种必须。定聚和动散,对于我们来说,是需要掌握好平衡的。
社会的道理,也是相通的,一旦社会定鼎,利益规则都定好了,剩下的都是什么事儿呢?“门户私计”罢了。门第,门户,门族,门下等等,社会到处都是门围,边界,所以,社会就容易“闷闷不乐”。心思都为自己的“门”考虑,你说,能不闷吗?无论大户小户,大门小门,各为私门计较,就免不了要闷。没意思的很。
我们总以为院墙和门是好事儿,可以保护我们自己,但同学们,保护你的东西,也会让你难过啊。就像铠甲,那东西穿在身上,死沉死沉的,可不舒服了。院墙和门,家,国,也都是在这样,你不要以为那都一定是好东西。
这一番道理,你看贾母,在她身上就显现的比较明显,她为啥要留着刘姥姥?因为她自己闷的很。刘姥姥不是他们这个门内的人,是门外来的。哎,别看她土气,但她对于大观园这个死气沉沉的闷园来说,却无疑是一股清流,是一股新鲜的空气。贾母要她讲讲乡下的新闻故事,贾母呢,也需要倾吐一下自己的东西,你看她“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你说,这些树、石、花之类的东西,有啥好看的呢?有什么好讲的呢?哎,但贾母讲一讲这些,对刘姥姥来说,或许是个新鲜事物,彼此相互交流,大家都觉得新鲜了,就不闷了。这叫“对流”。
你们说刘姥姥真的不懂吗?她不过是“一一领会”罢了。一定要装着不懂的样子嘛。就像那些鹦鹉八哥,刘姥姥却要装着没见过,夸一夸城里人的尊贵、会说话、见多识广。用自己的贫贱、无知、少见多怪来衬托大观园里的富人们。刘姥姥可真是能忍辱负重呢!
你们说,究竟是上层人聪明,还是工人和农民聪明呢?究竟谁见多识广呢?究竟谁该向谁学习呢?
坐在门里的人,跟坐在井里的青蛙,有什么分别呢?
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你能有人家走遍天下的工人和农民见多识广?
有人说,门里的人通过学习,有书、电视、报纸、网络,难道看的晓的不够嘛?
恩,你不要忘了,“书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天地的壮丽,生活的波澜壮阔,岂是你通过媒体和书籍能够感知到的呢?
你看那鹦鹉八哥,不过是羽毛华丽,善于学舌罢了。不要以为自己在“金架子上站着”,在玉笼子里住着,就以为自己真有什么特别的能耐了。你说的话,都是重复别人说的话;你学的书,都是人家编的书,你能有个什么见识呢?
这样的鸟,关在笼子里连麻雀的活动范围都比不上,挂在屋檐下连老鸹的高度都比不了,能有什么见识呢?
这样的鸟,你们说,有什么尊贵的呢?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外面的人,说几句好话,她们就“都笑将起来”,真是无耻之尤啊!
弄绿了头发顶戴,涂抹了胭脂口红,戴个黑顶乌纱帽,再学会说几句官话,就以为自己是成功人士,社会精英,上层名流了?真是天大的笑话。
我的看法是什么呢?
要向广大的工农群众学习。第一,他们人数众多,是大多数;第二,他们走的地方多,见得多,听得多;第三,他们干的行业广,无所不能;第四,他们的实践体会深;第五,他们有非常丰富的智慧。所以,要走出自己的家门,办公室的门,走到群众中去,走到广大农村、工厂中去。去那里看看,去那里学习,去那里取经,这才是一切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