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权,那是失职

其实,“刀枪不入”、“软硬不吃”的孩子是没有的,即便再淘气的孩子,也有理想,也有可爱的地方,他们有着极大的可能性......我爱每一个学生,对那些淘气的、讨人嫌的学生投入的关心和爱护就更多。
——霍懋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第46-47页
霍懋征老师在这里谈论的是转化后进生的问题。每一个后进生对老师而言都是比较“头痛”的,后进生往往意味着成绩差、习惯差,比较调皮,喜欢违规违纪。很多老师碰到特别调皮的学生,往往会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对他们施加高压,迫其屈服。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霍老师的这段话给我们普通老师转化后进生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找到后进生的可取的点,并加以发扬,并提炼出“用其长、助其困、励其志”的转化后进生的口诀。反观对待后进生的常规做法,无非就是威逼利诱,各种惩罚的手段同时进行,其结果不可能如人意。霍老师说的“用其长”就在于我们老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特长,发现其优点和可取之处并加以使用,使它无限放大,提升其“自尊感”,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可能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助其困”就是要帮助后进生,给他指导。找到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只有知道为什么后进才有可能找到转变的后进的方法。为什么厌学?为什么完成不了作业?当然这个过程相当复杂,学生年纪越大,越难转变,高年级比低年级转变难度更大,并且其中涉及的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要真正做到“助其困”真的很难,但不妨碍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首先得承认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擅长读书,他的专长不在读书上,可能在别的方面能做到闪闪发光。所以,我们在转化后进生上,至少得努力找到他的闪光点,在培养起健全人格上作出努力,最起码不应该把后进生推到我们老师的对立面上去。
“励其志”强调的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斗志,只有当学生自己内心真正的想要变得更好的时候,自己有更高追求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转化的目的。我想不仅是后进生需要励志,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励志,只有激发学生的斗志,才能真正做到从内心“唤醒”学生,只有真正唤醒了学生,教育才是真正地发生了。
在转化后进生,离不开爱心和耐心,更离不开必要的教育智慧。没有爱心的教育,不能称其为教育,没有爱心的老师是不可能做到静下心来研究学生,更不可能去花时间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了解他的朋友,争取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发现他的优点,满脑子想的只是如何“治”他。老师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班级、对学校而言,一个学生只是几十分之一和几千分之一,但是对一个家庭而言,你放弃的是百分之百,是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希望。霍懋征老师说:一个老师如果放弃对学生的信心,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权,那是失职,那是无能。作为老师,唯一能做的是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心,提高自身的技能,争取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