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课堂|一个形象的三十二种刻法

课程简介:“三十二刻”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三工作室的主干课程,自王华祥教授创办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该课程通过木刻手法,也就是一个形象的不同刻法,让学生在四周之内掌握现代艺术中的形式语言,学会如何从模仿者变成创造者,建立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我们的教学依托于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规律,力图从艺术本体破解创造力是如何诞生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艺术创作思路。

任课教师:王华祥、李军

文字记录:李军

第一讲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成功的教学案例,“三十二刻”让很多学生受益,他们创造的形式语言令人耳目一新。在短时间内,他们从模仿型的学生变成创造型的学生,这区别于任何工作室、学院的教学。在艺术纷繁复杂的今天,此类带有思维逻辑的作品也更具观念性和冲击力。利用同一个形象进行推演,在美术史上是常有的现象,很多现代主义大师都用此方法进行自我训练。比如:毕加索。

王华祥老师(后简称“王老师”):毕加索是一位非常有创造力的伟大艺术家,我们可以通过“公牛”素描知晓他的创作思路:依据简化原则,从自然的“牛”到抽象的“牛”,这种变化就是现代艺术家的一种形式训练,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这就是“三十二刻”的要教给大家的方法,因为在画什么之前,我们先要知道自己怎么画才能和别人不一样,怎么画才能体现个人的语言特点。经过这2周的训练,大家都有显著成效。

毕加索 《公牛》

类似的画家还有梵高、莫兰迪等等。这些共性证明:“三十二刻”在形式语言的创造上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美术史规律的。课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如下:1、先让学生选择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来自于现实生活,要和自己有关。2、先从客观、写实开始,手法不限,刀形控制在1-2种,不要预设画面发展。3、要有正确的黑白灰关系。尤其是第一张,它的黑白灰起到关键作用,否则后面的推演将会一错再错。4、要有明确的推演逻辑。也就是每一张画的“变”是建立在前面作品的发展逻辑上。

我们首先要解决是黑白灰问题和推演的逻辑问题。这是第一周的教学计划。

黑白灰问题其实在前面的“黑白转换”中已经解决,在“三十二刻”时,给予必要的提醒即可。特别是黑白灰的概括与归纳。

什么是推演逻辑?每张画之间是有联系的,后面的画是前面的画按照一定的逻辑推演出来的。这里有2个参考点:1、黑白灰的逻辑,黑白变调或者黑白置换。2、刀痕的逻辑。这一步很重要,必须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思维逻辑,不能乱跳。这一周很关键,需要教师全程辅导,逻辑发生错误要及时纠正。学生只有经历切实的实践,才会对逻辑有清晰的认识。

第二周就可以让他们更换形象重新开始,或者延续之前的路线。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恰当的指导,强调画面的黑白灰意识,运用好黑白转换的知识。

李军老师(后简称“李老师”):第一周大家都挺迷茫,我力图让同学们把思路弄清楚,把画面逻辑弄明白,此外没有更多干涉。这种训练方式跟他们自己以往的习惯发生了冲突,或者理解有偏差,所以,画面有时候发生跳跃,有时候停滞不前。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木刻用刀没进入状态。但经过第一周的磨合之后,第二周的重新开始,让他们普遍都找到了感觉,逻辑也慢慢清晰了。

王老师:对,有的同学两张画之间没有联系,逻辑混乱,你给我的画面顺序和我推理的顺序不一样,说明你的画不是根据前面发展出来的。画面重复的原因,一个是个人的意志干扰,比如固定的审美,选择前面某张自以为好看的画重现开始;另一个是个人的习惯意志,这就造成画面前后变化的跨度太小。比如我们解放前的艺术是一种风格,解放后的艺术又是另一种风格,彼此都非常稳定。当代艺术也一样,它有一个图示和符号,面貌相同。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经过形式语言的训练,缺乏创造力。我们以往的训练只有写实,写实是重复的逻辑,不会产生变化,画面无法生长,弄得不好就会出现抄袭。徐冰的木刻就把自己限制在一个逻辑线索里,一块板子不停地往下减,每一张都是独特的。

后面普遍都越来越好了!我否定的是同学们对基本思路的理解出了问题,但每个人的感觉不同,有的东西不能标准化,只要逻辑对就可以。现代主义的伦理观就是:不准模仿、不准像自然、不准像别人、不准像自己。“三十二刻”就是现代主义课程,其他高校没这个课,很多人用写实技法模仿抽象绘画、模仿各种风格,他们不知道创造力怎么来的。很多人搞创作木刻就是画个草图,推敲半天,七分画三分刻,都是设计好的。油画家也是,收集素材,画构图,一定是以过去某种经典为标准,不抄袭是不可能的。所以,“三十二刻”要解决这些问题。

李劲弈:我发现一开始语言不统一,比如身体和背景。然后我重新按照光影逻辑进行下去,慢慢就平面化了。第一张画对照片进行归纳,考虑了黑白灰关系,往后也一直以这个逻辑往下进行。

作品素材

学生作品

王老师:你对灰色、黑色以及对画面的光感、氛围的处理都非常好。为了统一画面,压缩背景、调整色调,逻辑很清楚。你没有太快地进行,在慢慢地变,这是对的!同时,你的直觉起了作用,中间哪些要,哪些不要,这是直觉的、感觉的。也发挥了刀痕的美感,这是笔画不出来的。你已经找到了刀痕的美感,在画面中越来越自觉了。

学生作品(局部)

李老师:她在刻的时候,我就觉得这种刀痕非常好看,让她延续下去。然后她每次都能出现新的刀痕,这是很有意思的。我提醒她在变局部色调的时候一定要协调新出现的刀痕,这样反复推演,画面会越来越非常独特。她对调子的精确性把握得特别好,毕竟木刻只有黑、白两个颜色,难度很大。

王老师:对!传统的写实版画,手法只有一种,比如珂勒惠支,衣服、脸、手都是一种刻法,变的是内容。李桦也是,内容在变,手法不变。大部分版画家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传统和现代艺术的区别,传统艺术的变化在草图阶段,目的就是找出一张合适的、正式的稿子;现代画家每张都是草图,每张都是成品,毕加索才会有这么多画。我们传统绘画没有实验性,只有一个结果,把基本功练好,指哪打哪,写实就是唯一。现代艺术要创新、要有变化、每张都是作品,同样的题材不同的风格,和别人不一样,和自己也不一样。但我们也许会有一个麻烦,我们会停不住,受不了不变。我们自己像在挖矿,把自己的潜能挖出来,此时你已经走得很远了,而普通人还在原地模仿,这就是差别!

“三十二刻”对画面逻辑的要求不仅在于让学生推进画面,还在于这样的限制能够让他们激发出超乎想象的应对方式。这种方式会在用刀上出现变化,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有意识的。那么,这就考验学生有没有判断力,以及对刀痕的感受力。如果他抓住了,用刀方式就会凸显出来。下面这位同学就很清楚刀痕给她带来的感受。

徐艺苗:我第一周没刻下去,第二周找到了思路,慢慢概括画面中的黑白灰,最后越来越抽象了,在这过程中我非常喜欢细腻的刀法,一直延续了下去。

作品素材

学生作品

李老师:她的思路挺对的,就是有时候对这个逻辑控制得不太好。所以,有两张好像在往回走,像是发现自己走得快了,又重新回去慢慢走。

王老师:我们在做的时候允许有调整,就是对某张画进行最佳画面的探索,不满意就往回走,但这个有点像跳级学习,是最后的阶段,你应该限制自己不往回走。因为,当你回头的时候就是否定了这张画,不要怕出错,只要不一样,这就是好。现代艺术的“不同”就是标准,价值观被塑造出来了。像夏加尔、毕加索、贾科梅蒂,都在打破原来那个传统,寻求不同。我们在这门课中就要玩不同,但简单的不同也很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在否定中建立新的语言系统。所以,你必须按照一个方向走,不要回头。我们在变的时候要渐变,不要突变,你是突变之后发现不对,就重新开始了。

就如前面所说,按照逻辑推演两种方法,一个是色调渐变逻辑,让画面整体变亮或者变暗;另一个是色块置换逻辑,对画面色块的位置进行调整。同学们大多都用的第二种方式,这是比较好把握的,而且也能实现不同的变化。但即便大家都懂其中的原理,但仍然会在制作过程中受到干扰,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怕出错,怕逻辑不符,所以就想回头去修改。这样就陷入“为了逻辑而逻辑”的陷阱,无法前进。这是大多数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

黄思颖:我也是一开始没找到逻辑,但是后来也慢慢清楚了。

学生作品

李老师:她起初不知道如何下手,然后开始还找范例模仿,我立刻就给她打住了,让她从自己的画面中找特征,明确哪些是好的东西,如何去延续。最后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用刀特点,她现在也越来越有兴趣了。

王老师:一开始很乱,这张之后越来越好了,手法也很统一。你的画面特点就是:线的结构还有人物外形都很有力量。有些人刻木刻会用一种设计好的黑白灰和线条,这是传统版画家的方法,但他们对画面本身的黑白灰有基本的判断力,如果不用独特性要求的话,也能成立。我们经过训练就知道,业余的人和你们不一样,深度也不一样。

你的黑白灰都可以,有的地方刻得不太好,比如一整块同一个方向的刀痕。对于抽象 的画面,所有的色块,都是刀的组成部分,或者刀的构成,而不是衬托一个完整的外形。衬托是素描和油画的概念,在表现主义之后,就没有衬托,是画面元素的构成,都是有机的组成部分。刀痕要想自由就必须从立体的形中解放出来,逐渐走向平面,然后就千变万化了。但是平面化要有“根”,也就是你的第一张,如果它没有明确黑白灰设计,到后面就会乱。这就考验你们之前学的黑白转换了,要让黑白灰基本功成为自己的下意识。

学生作品(局部)

还有,我们一定要学会判断,就像开车一样,刚学会开车肯定是慢慢提速,从二三十迈到六七十迈是很大的跨越,八十迈以上就可以上高速了,那你是很慌的。我们画画也一样,只有你自己知道,什么时候提速,什么时候丰富调子,一上来就提速肯定会翻车。画面反复了,不要慌,要自己回到开始的问题,控制车速。好的,画都看完了,同学们有没有要分享的?

李劲奕:我刻的时候会做小构图,大致做一些黑白灰的设计,但刀痕没有设计。变的时候先考虑黑白灰,置换它们的位置,后面就进行刀法上的变化。

王老师:第一,她对黑白灰有设计。第二,她有自己有判断。她用刀是依靠个人直觉,在黑白灰的置换完成之后,就从刀痕上找变化。这个逻辑就非常紧密,不是外在意志对她的要求,先做好前面的理性部分,然后感觉就要求她去变,这个“变”是生长,是内驱力,是逻辑的力量,这时候没有人指挥,也没有监工,是她自己在驾驭画面。

版画家和油画家不一样,油画家(写实)要把眼睛所见画下来,只启动自己的观察,版画家不一样,不是模仿对象,要迅速提炼对象,要翻译黑白语言,是一种思维活动,版画的难度就在这。你做得不顺利,就是第一张画的黑白灰、刀痕没有被转换。“三十二刻”的第一张画很重要,你的错误会遗传,要读懂它的抽象构成,后面才能延续。

我们不要自我捆绑,不要隔绝自己,不然画面就无法得到释放。置换调整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在刻的过程中只听自己的感觉。这是绘画不同于设计的地方,设计有一个终点,我们没有目的地,不知道会怎么样。如果一直把它当作置换游戏,画面就变得可控了,你就知道会怎样,就感觉无趣、没动力。在刻的过程中,你要问自己是不是有解放、释放的感觉,这是一种内驱力,画面就会带着你走,而不是你的意志带着你走。你的意志是第一步,就是设计黑白灰,做好规划和置换,但往下就要凭借感觉了,这是一种可能性,不是你设计好的,它是开放的。

李老师:对,很多刀痕都是你们在刻的时候自然出现的,看起来是无意识的,但这些可能性是非常宝贵的,也是你们创造力的来源。我多次强调大家在刻的时候先把最基本的逻辑弄清楚,这个逻辑是理性的,也就是王老师说的黑白灰设计、布局、置换,同样也要调动你在刻制过程中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你,是什么在勾着你。理性和感性的碰撞在“三十二刻”中体现的最明显。

王老师:大家要明白为什么要上这个课。我们要成为一个好画家,一定要有原创能力,这门课就是训练你的形式原创力,具体要训练多长时间,你自己的去衡量,不要学完就还给老师了。通过这门课你就成“老版画家”了,对木刻来说你是内行了,几周的训练就让同学们变化很大。

这节课我们对学生的前两周作业做了集中讨论,关键问题有三个:1、画面的逻辑。2、黑白灰的布置。3、刀痕的感觉性。后面两周的教学将集中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讲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讲到了画面逻辑,也就是在“三十二刻”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黑白灰的布局和构成,并在下一张运用置换方法进行推演。同时,也要在刻制过程中发挥直觉作用,这样就能让我们的个性展现出来。但一定要做好画面的统一,把握好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本次课程离上回讲解已有2周时间,为期4周的“三十二刻”即将结束,我们又会遇到哪些新问题呢?

下面这位同学之前有过逻辑错误,在刻的过程中因想修正“走得快”的问题而刻意地往回寻找,影响了她的推演方向。之后,她的表现非常顺利,呈现出自信状态。她的形式语言非常独特,是画面带着她推演出来的。

徐艺苗:上次课程结束后,我仍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刻了一些,最后发现越来越抽象了。

学生作品

王老师:以前我们理解的抽象艺术是作为一种知识,现在不是,我们并没有模仿抽象画家。大多数人学习艺术都是从结果入手,“三十二刻”让我们从自己的第一张慢慢生长,最后的结果不是你设计出来的。你作品中的抽象就是慢慢推演出来的,这就是“三十二刻”的魅力。

学生作品(局部)

关于艺术史,理论家从时间线角度去描述,多半都将艺术和历史、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艺术家从技法角度教艺术,给一个固定标准。没有人描述艺术本体的变化是怎么来的,这也是不好教的。因此,我们没有原创,更不知道原创从哪里来,很多艺术家分不清什么是模仿,什么是抄袭。虽然我们可以在规则和方法上避免抄袭现象,例如:别人画全因素,我画变形,或者换材料,但这就创新了吗?这个在商业中是可以的,有法律的量化,我们的“李先生”快餐可以像麦当劳。我们也区分不了那些看起来很写实的艺术家,没有人挑剔他,说他模仿,比如:弗洛伊德、萨维尔。我们理论家、画家分别不了,我们就会认为写实就是传统。西方写实在19世纪时处于巅峰,然后摄影终结了模仿,就像互联网终结线下购物。因此,画家就开始寻找创造性,一定要跟自然拉开距离。“三十二刻”也是这样,要慢慢脱离写实。并不是我们不画画了,更不是直接画抽象了,直接画抽象这种做法不会让我们找到原创的来源,就会出现模仿和设计的抽象。我们搞现代和当代的思维是知识性的,读书、看美术史、做调研、看展览,再做加减法、做一个设计,方式和内容要跟当代有关系。过几天又有新的艺术出来,就开始重复这个方式,这是模仿!当别人的参照点没了,中国艺术家就不知道往哪里去了,知识一旦过时,你就被淘汰了。而我们是以自己为参照,这是我们的不同。从自身出发产生的“新”,和别人就不一样了。

这位同学在画面的带动下走向的抽象语言,这并不是模仿来的,而是生⻓出来的。“三十二刻”通过艺术本体激发了人的创造思维,而不是通过对某种既定结果的模仿和借鉴来实现虚假的创造,这也是很多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这⻔课教会大家按照画面逻辑实现个人语言的建立,学生能在过程中利用不同的养料和发现去推进自己,在理性中把握方向,在感觉中明确所需。因此,他们的形式创造是独一无二的。下面这位同学在最后也出现抽象性,她的画面也截然不同。

李劲奕:我越来越发现具象的风格做不下去了,想要再变就只能抽象了。

学生作品

李老师:她最后这几张效果非常好,所有刀痕的变化很有感觉,而且黑白灰构成也很稳,熟练地运用了黑白转换知识。

王老师:对!非常好!而且整个过程也很有逻辑,所以,她的“变”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之前的“黑白转换”在写实范畴里是接近现代主义的训练。现代艺术也是从古典来的,抽象艺术也是从传统写实里走出来的。其实,艺术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人从塞尚里来,有的人从梵高里来,或者从以前的画家里来,先继承再创新,最终都能找到各自的不同点。在“三十二刻”中,我想跟其他人不同,慢慢就抽象了,不是为”变“而变。很多人不一定了解里面的逻辑,光有感觉但没有变化,就会原地打转。中国和西方都会往回看,西方是借古,会一直往前走;我们是复古,走不动了,就看师承。我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但创新不行。西方不允许重复自己,我们讲继承,不反感重复,满大街赝品,有些艺术家对于抄袭也不觉得是可耻的。而这门课就是想让大家学会创新,我们在此过程中能清晰地看到自身的变化,不了解你的人,就琢磨你的构成,学你的风格,最后你走更远了,他们还在原地靠这个风格吃一辈子,走不下去了。

李老师:我发现她刻的时候总会出现不同的可能性,就是那种很随意的刀痕,有的是无意划上去的,有的是起稿的废线。但我认为:只要符合画面的关系,任何痕迹都能成为其中的构成元素。然后,她认识到了这些可能性,所以在之后的画中,有所取舍的利用了。

学生作品(局部)

王老师:非常好!因此,你们要知道,“三十二刻”没有一张是最好的画,张张都有不同的“好”。写实艺术就要求唯一的“好”,这是传统和现代的不同,造成我们对艺术有不同的态度。我们是求知者,乐于见到未来的差异性。但这里面也有误区,比如当代艺术中的“坏画”,很多人觉得是创新,那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所谓的“新”了,只能往坏里画,寻求差异性。这就让引起“难受”的感觉变成标准,一种病态的标准。进而导致很多人把“当代”和“不正常”划等号,于是就比谁更变态,谁更惊世骇俗。这在当时的美术界和知识界是很推崇的,没有出路,为了出名可以吃尸体、吃屎。人为了“新”,无所不用其极。

你的画最后没形象了,这是必然的。这是建立在自己的不重复上,不断地离自己、离别人越来越远,离现实、离物像越来越远。最后什么都没了,你就不画画了,伦理观不让你重复,让你走出架上绘画,进入装置艺术,这是绘画的终结。装置是绘画的结构、雕塑的形态,往下走就要继续否定雕塑、绘画,最后就是现成品,杜尚就出来了,新的艺术品就出来。所以,丹托没说清楚,都是知识的写作。比如写梵高,他们就编故事,说他是穷人、疯子,其实并不是,这就是作家的眼中艺术史逻辑。

这位同学的感觉特别好,她在上次的课程中提到方法,就是在刻之前先做一个黑白草图。事实证明,这是很有效的。很多人在刻版画的时候太过于情绪,认为只要主观感受充沛就能出现变化,这其实是个误区。因为,你的感觉不在一定的线索内释放,最终只会原地打转,能量无法得到有效地利用。刻的过程是理性与主观的碰撞与协调,要注意这几个要点:1、对材料有感受。2、合理控制主观情绪的释放。3、要有对新元素的察觉力及协调力。4、要有对优点的判断力。下面这位同学的作品非常有力量,我们能感受到那种较劲的、激烈的情绪,并在逻辑的控制下得到很好的传达。

黄思颖:我的画最开始是写实的,后面慢慢有了自己的个性。我平常画画就很粗旷,这个感觉很适合我,一边寻找着不同,一遍发挥到极致。后面的构图有了一些变化,加了表情,慢慢到最后有了一点故事性。上周我发现头发的这种刻法很好,于是就一直在画面中沿用。

学生作品

李老师:她的作品在刻到后面的时候,我是觉得单独一个头已经无法再有新的可能性了,所以我建议她缩小构图,把更多的东西加入画面以增加可能性,这样就可以继续构建画面,产生新的语言。但是,她的粗旷刻法是一直在延续的。

王老师:她的形很协调、很传神,每个形都有表情。每个人的形,从“模仿形”到“画面形”再生长出形的符号,这是很有意思的,这个“形”是画面逻辑产生的。从第一张的写实到后面的变形,我们迅速从传统变成现代。以前看大师的作品不知道为什么好,但我们一画就很难看,虽然变形看起来很容易。画写实也不行,就很佩服大师。如果我们的方法对了,也会做出同样厉害的作品。你原来的画是写实的,形就不协调,因为是“模仿形”,稍微有些不对,就不协调。当你是“创造形”,为了统一画面,就越走越远,就没有不协调了,该有的都有了。

学生作品

这一届的“三十二刻”是最好的一次,大家都有内在的逻辑。我从实践到教学,再到实践,这些都经历过,就发现美术史上的大师也是这样进行自我训练的。你们今天的成果,给国外的学院看,他们会把你们当天才。因为,他们在现代主义之后就没有这样训练了,不准模仿,只需要你呈现一个结果。科学家都知道个人成就需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为什么艺术家要例外呢?天生就会画画吗?我们很多时候太过重视天生就有的东西了,但它本来就很稀少,是上天赐予的。好多大学,比如欧美、日本,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没有跨度,偶尔遇到一个天才,那个人有特别好的感觉,但那是不可教的。因此,现代社会很糟糕地方的就是撞大运,专门有写手进行运作和包装,这就形成一个标准,让别的标准无效。“三十二刻”就解决了形式语言的原创性,全世界都没有,它会把我们迅速地训练出有原创思维能力和伦理观的人,这在艺术上是很有竞争力的。

观念艺术家很多都没有形式审美。现代艺术很重要,它有很强原创能力。设计学的独立,也是现代艺术带来的,否则还是古代的样式。没有现代思维就没有原创,我们有了原创,审美就不一样了,就不会搞可笑的复制品。

“三十二刻”最终会让你有形式创造力,我们如果还想做写实的画,就可以继续研究具象艺术,把“三十二刻”的审美和语言能力用出来。同样是照片我就不会直接画下来,想办法和照片不一样,必须要有创新点。要尊重自己的内在需要,每个人都不同,跟别人不一样。我自己研究传统艺术,就是因为自己的内在需求。今后你们要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当你画面出现黑白问题时,就要进行有关黑白的自我练习;当你们遇到形式问题时,就要进行“三十二刻”,即便写实也是如此。

作品素材

学生作品

作品素材

学生作品

作品素材

学生作品

以上作品是学生这四周的结果,我们看到他们最后已经有了自己性是语言,而且每个人都呈现出不同面貌。“三十二刻”的教学是成功的,它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说话方式。

李老师:我是想在最后让他们做一些大画,把他们自己所建立的形式语言用到上面来。这对他们自己也是一次考验。

王老师:对,现在可以考虑做一张大画。这张画的黑白灰一定要做好,把你们的词汇用好、组装好。这个路子跟之前不同,这张大画就有目的性了。没学“三十二刻”之前,我们都会学别人、参考别人;但现在,你们已经有自己的词汇,有自己的画面语言,有自己的审美。

但你们要知道,艺术最终还是要回到功能性上,也是“三十二刻”之后的要做的。现代主义就是反功能性的,反叙事、反再现、反文学的,形式就是内容,创新就是价值。从现代艺术开始,艺术走向了自然的反面,塞尚是“桥”,从他开始就完全走向画面的结构、色彩、逻辑。当代艺术又回去了,又强调艺术的功能性,重新介入生活、干预社会,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这时候,我们的绘画就不能为“变”而变,比如你们的毕业创作。那么“三十二刻”就应该成为你们的终身训练,比如我自己,从没搞过建筑,这些木头、石头、金属对我来说就是木刻刀,把现成的东西拿过来按照形式组装就可以。但你看其他当代艺术家设计的房子,太丑了!没经过形式语言的训练,肯定设计不好。现代艺术反内容,当代艺术内容至上,当我们拿美感、技术看当代艺术就看不懂、很讨厌,但它是为内容服务的,和古典艺术一样。

你们往后就要找到相对应的语言,比如你的每张画、每个刀痕就是一个单词,那么你的词汇量多了,就能形成个人的“语言字典”,就能驾驭更复杂的画面。然后再传达你的思想,从生活中提取观念,什么东西触动我们,就画什么东西,像小说家一样讲我们的故事。

结语:“三十二刻”立足于艺术本体的研究、强调逻辑和直觉的平衡,以及实现有序而无尽的变化。事实证明,它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能够建立自己的独特⻛格。当学生掌握形式语言后,就可以装填内容,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或者这样的形式创造方式也可以让他在面对新内容时发掘新形式。因此,“三十二刻”不仅能在教学上发挥重要作用,也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思想。

图文/李军

审核/孙亚南、米杰、杨燕玉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