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坐山观虎斗”的由来和典故?是怎样的?
“坐山观虎斗”是一个成语,指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它源于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卞庄子”刺虎的典故,成语则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和《史记·张仪列传》这两本古籍。现在多指在双方争斗的时候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他们两败俱伤,再采取行动,从中得利。具体详析如下:
成语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
“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若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旋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一个叫卞庄子的人,不知心里在想什么,想要去刺杀老虎,旅店里的仆人就劝说他先别这样做,他对卞庄子说道:“刚刚这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等它们吃尽兴后必然会起争端然后搏斗,一旦动起手来,结果必然是大老虎受伤,小老虎嗝屁,这个时候你再去刺杀受伤的那只大老虎,必然会博得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卞庄子就采纳了这位仆人的意见,最后果然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功劳。
后来到了战国时期,有一年,韩国和魏国动起了手,两国打了很长时间,仍旧没有分出胜负。这个时候,秦国的惠文王就坐不住了,准备出兵掺和掺和,于是征求下手下群臣的意见。陈轸就对惠文王讲出了“卞庄子”刺虎的这个故事。惠文王恍然大悟,他知道陈轸是想让他再等一阵子,等到韩国和魏国一个大败,一个受损时再出手,这样就可以同时击败两个国家。后来结果果然如此。
类似成语
作壁上观: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意思是双方交战,自己站在一旁,两不相帮。
隔岸观火:出自春秋时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意思是对别人的危难不予帮助,自己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出自《战国策·燕策二》。意思是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最后却让第三者从中获得了利益。
(文/若木 图/网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