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中学习战略决策(7)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认为,通过计算和谋略获得胜利是上上之策,而攻城反而是下下之策。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战略思维的原因,战略其实在大方向上就已经决定了你的成败。如果你战略失误,那么你的战术再怎么精彩都没用。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认为,谋攻的核心在于“全”。全,就是说没有损失,或者说尽量减少损失。

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最小的成本来达成目标。那如何来减少成本和损失呢?就是要通过计算,通过比较双方的得失来取得胜利。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所以孙子说,用兵的方法就是:如果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那么就包围它;如果兵力五倍于敌人,那么就发动进攻;如果兵力是敌人的两倍,那么就想办法让敌人分兵。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最后一句话很重要,如果在一个自己不占优势、不熟悉的领域跟已有经验的人死磕,那么你肯定会失败。有时候要认清局势,如果经过计算发现自己确实无法建立优势,那不妨及时退出,寻找新一条赛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