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传给后代什么才最有意义?
《传给后代什么才最有意义》
作者/杨子
蚂蚁是如何生存和传承的呢?
据说,蚂蚁和恐龙是同时代的生物。庞大的恐龙早已灭绝,而小小的蚂蚁却依然生生不息,遍布这个星球的每一块土地。然而值得思考的是,人们似乎更想复制恐龙的庞大,而很少有研究蚂蚁的生存智慧。
蚂蚁是如何生存和传承的呢?
过年,是一年中与家人沟通最多的日子。昨天,收到了二哥发来的几本家里的藏书照片。照片是爷爷的手抄医书。(如图,图章中的玉景是爷爷的名,彩章是爷爷的字,本文图片所示均为爷爷笔迹)
一刹那,我的心凝固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家里的藏书在上世纪那场革命抄家时被烧毁怠尽。奶奶生前多次跟我讲起过那段经历,说家里成份不好,为了避免被划为资本家,得放弃曾经的积累,逃到乡下避难。办私塾、开祖传的中药铺,但由于买了几亩薄田,又要面临被划成地主成份的命运。家里屡遭抢劫,后来又逢“运动”,爷爷也在全副武装人员的监督下在十字路口烧他的藏书,父亲负责从书房往烧书地点搬运书籍,奶奶坐椅子上无助地流泪。爷爷没有一句话,沉默地烧完他的书,起身回家,吐血而逝。奶奶说她揣在大襟里几本,早已不知下落。我小时候也从未在家里的书房里看到过如此珍贵的手抄本医书。如今突然看到,那种震撼,无以言表。
于是不免想起,现在商界流行的一个课题——家业的传承。
到底该传给后代什么?怎么传承才代代有效?
那些创业的企业家们都会面临基业长青和事业传承的双重问题。对于拼搏的创一代来说,生存不是最大的难题,传承才是最挂心的。到底该传给后代什么?怎么传承才代代有效?相信每一位有思维深度和广度的人都知道,财富传承、事业传承都必须伴随着精神的传承,没有精神在其中,事业、财富的传承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家的情况并不属于此类大富大显。世世代代,不官不商,只是一个平凡的读书人家,世传的中药铺朴素无华,典型的“书箱对药柜”。经历战乱,流离颠沛,但却在每一次劫难中重生并延续下来。而现在的很多辉煌企业中,每年都有大量倒闭、生死就在瞬间的感觉。
2008年,政府出台了四万亿的刺激计划,新业态(以资本金融创新为主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气势磅礴,但随后的一个货币紧缩措施,又有无数新企业魂丧资金链,我们经常看到“企业家跑路”、“跳楼”、“失联”等等。
我是研究信仰和幸福感关系的,关注企业家的幸福与信仰的内在关系,从表面看是外在环境造成了这些企业的生死与荣枯,但其实,功利思维和急于求成、求大、求强的功利浮躁心态,是最不可忽略的因素。
如果一个组织,面对当下的颠簸都不能生存下来,那么又如何传承下去?
春节前,德国欧洲商学院的孙伟先生来天津,向我介绍了他们做的一些项目,其中有一个案例讲的是德国那些存在了150年的企业,有一家甚至传承了300年。我直观的总结了这些家族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规模不大、业务单一、有精神沉淀。我们也经常看到报道说日本有些面馆存在100年以上,有一家点心店居然承传150年。而昨天,在小区的电梯里,我还看到天津“泥人张”宣传照,说是现传到第六代了,一般人看来,捏个泥人而已,但作为家族事业,也传过了百年。
我想这是很多风头浪尖上正追求“效应最大化”的企业家应该思考的,所谓“风头不可出尽、才不可展尽、福不可享尽”,古人不是瞎说的。不要透支属于后代的东西,留下一些空间给他们拼搏,也是一种厚德积累。我们把煤矿挖空烧完、把稀土挖光卖尽,搞得水不能喝、奶不敢喝、空气不敢呼吸……到底该留给后代什么呢?
精神,才是可以永恒相传的
从看到爷爷手迹的一刹那,我忽然知道了什么是永恒。精神,虚无的精神,才是可以永恒相传的。整理并手抄全部的医学和医药学经典,这是怎样的一种敬业情怀?该付出多少年的勤奋才可以完成?要有多少毅力才可以代代坚持?在对这些经典的阅读、背诵、整理、抄写的过程中,医术的提升、医德的积累,岂是外人可以体会的?字里行间,透着对事业的虔诚,对疾病的重视,对病人的同情,对医学和医药学的敬畏。这,就是敬业精神!当理解了这些时,后世子孙对尘世间的功利浮名是兴趣不起来的,这可能也是我们家中药铺得以世代相传的真正原因吧。
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敬业精神,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或职业,那些勤苦的人们靠自己的努力维持生存,不偷不抢、不贪不妄,不走“捷径”,不昧良知,每一分钱都源自勤奋和智慧,养育儿女,生生不息,就是一种敬业和美德。而无论哪家的敬业文化,都好于在网络上虚拟疯传的“敬业福”,浮躁和膜拜永远都是敬业的人所不为的。
节前,听一个朋友时尚自豪地讲他的某某圈内朋友在健身,一定练到68公斤,因为马云68公斤了……因为关系不错,依我从前的性格,可能顿时就会调侃加讥讽,但在信仰加持下,现在的我一言不发地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多男人都想成为马云的原因,哪怕是相貌和体重也得向马云看齐,这到底是为啥?看看沟通气氛尴尬,于是我笑笑说:“换个话题呗?”
去年夏天,读中医学院大二的小侄儿孝慈来天津。看到他背诵的第五本《伤寒论》破烂不堪(如图),我深受感动,如今这个年头儿,能把一部经典读烂几本的孩子,是值得尊敬的。当我问起他大学毕业后的志向时,孝慈平静地说:
“做个好医生。”
我接着问:“怎么个好法?跟姑姑说说你想成为怎样的好医生?”
孩子的回答清晰而简洁:“给人治好病,让人少花钱。”
给人把病治好,让人少花钱。这本是一个医生最起码的医德,在当今社会里,却成了一个医学专业大学生心里的至高标准。这是什么世道?经常见到报道说医患关系紧张的报道,专家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生秉持“让人多花钱”的原则,因为医改后医院有业绩考核压力。
我的小侄儿显然并不知道当医生还有这样的业绩压力。幸运的是这孩子不需要有那样的压力。因为他说想回到自家诊所去。于是我想起了《家训》第一条:
行医之家,治病救人,不可有功利心。
这句话如此平淡朴素,但为什么祖上会把这句话列在家训第一条,如今有些明白了。原来功利心是基业常青的大忌。
未来的世界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无法预知。但留给后代至善至美的训导,却可以适应一切社会的变迁。哪怕是无道的社会,人们也是尊重和向往良知美德的。在所有的企业家的座佑铭中,稻盛和夫的哲学——“敬天爱人”可谓简洁完美。从第一次看到这四个字,阅读稻氏的著作,观察他对自己哲学的践行,多年以来,我一直没发现过比这四个字更有智慧和格局的经营哲学了。世道的无常,让我对很多观念不再执着一词,凡事不太坚持单向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如今的企业家,如果谁真的能悟透了“敬天爱人”的真正含义,并时刻从细微处践行这一哲学,那必是一个成就不朽的人。
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其所不乐!
再回到我家的中药铺。确切说,因为“传儿不传女”的家规,所以从我出生那一刻起,家业传承就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但还是想略述一下我所体会过的家教“传承”。
我对中药名的认知始于小时候帮着晒中药,午时的太阳下,我们走在药屉间翻搅,让每一味中药都均匀接受阳光,保持干燥和药性。父亲会一味一味地尝过去,并鼓励我们也学会尝药,而我,只喜欢尝甘草。印象中,别的都难吃极了(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从小到大不生病是与家里“药熏”有直接关系的,生平第一次住院就是去生孩子)。
晒药期间,父亲还会不时地问起某一味中药的名称和功效,哥哥们答不出来时父亲会讲解,并与他们一起品尝该药的味道。父亲从不考问我,因此我也从没有因为不懂中药而受批评。哥哥不仅接受这样的培训,还要背医古文。我永远都会记得二哥小时候就经常被父亲拉到众人面前背医古文,据说他六岁时就能通背《药性赋》《汤头歌诀》等药书。他歪着脑袋,摇头晃脑地流畅背诵: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听到众人的赞叹,父亲格外骄傲,充满慈爱地抚摸哥哥的后脑勺,以示奖励,然后说:“去玩儿吧。”于是,二哥这个主角和我这个观众就跑出去玩儿了。但在那个年代,尚不识字的二哥是怎么能把医古文倒背如流的,一直是我的心头疑惑。
根据我的小人之心猜测:是在我和姐姐不知晓的情况下,父亲把哥哥们叫去专门开小灶教的?但这个想法立即被潜意识否了,因为背诵那么多书,达到那样流利的程度,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像是“小班上课”的效果。但我从来没有去问过家里任何一个人。因为在我修佛习道之前,家里“重男轻女”的政策时不时地让我隐隐伤心,是我知道世道不公的最初体验,也是我自幼勤奋有加的原因之一。佛道加持之后,我渐渐理解、接受并放下了心中的计较,于是也没有去问的必要了。
但我相信一点,就是学前教育重要到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道理的。而且我也相信给小孩子背书是一种最便捷的教育,越是低年龄的孩子,越好启蒙,孩子没有分别心,好奇心足以使儿童快速记忆大量的信息,尽管理解和消化是另外一回事。我从对女儿的教育上,证实了这一点。为了在非母语环境下让孩子学好英文,当时替孩子选择了英文先开口(现在虽谈不上后悔之说,但如果时光倒流,我会让孩子先背诵古文而不是英文,可惜孩子的幼儿期只有一次,不能重来)。
于是在女儿读幼儿园之前,她能唱诵三百多首英文儿歌。所以孩子从读幼儿园开始,英文从来没有去正儿八经地学习过,甚至连习题都不做。从考入外院附中到现在读国际班,对她而言,英文从来不是一门功课。但近几年我才发现,她小时候会唱的那些英文歌,大部分都不记得了,有些听到时只是“觉得耳熟”。于是我觉得她背诵那些儿歌是启蒙时期的懵懂记忆,只是对起步阶段有引导作用,其实这就足够了。
就像是天上的第一滴雨落在地上,那砸出的第一坑就是河流的起点,那起点就决定了河流的走向,先冲刷出的那个小坑就是后来的河床。当河流壮大时,支流汇聚,奔腾江海,那最初的一滴雨之于磅礴的江海,可能微不足道,但却是起点。
很多家长可能忽略了那第一滴水的道力。从一开始教育就端着各种盆浇上来了,书法、绘画、舞蹈、音乐、奥数……于是孩子的脑子里湖水连片,但很难涓涓流长,因为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没法保持全面专一和兴趣,很可能学着学着就没兴趣了。“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其所不乐。”(《吕氏春秋》)人之常情,无法喜欢自己觉得不安的事物,不能从不喜欢的事物中有所得。
如何才能让孩子对自己开创的事业有兴趣,可能是每一个创业者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兴趣问题解决了,传承是一种自然的事。
精神感化世人,德行泽被后世!
对于传承,个人目前粗浅的理解是:
传承不是孩子长大成人后突然接班,而是那种精神早已在后代的血液里溶化;
传承也不是仪式的传递,而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延续;不是一种后代对前代的承诺,而是一种沉甸甸的理解和吸收;不是创业者对后代自上而下的期盼,而是德化后代对先辈发自内心的敬仰,从而生出强烈的使命感;
传承不是物质的保存和给予,而是精神的延续和演绎。
事业怎么做才更好呢?最大?最强?最久?最有意义?创业者没有固定的模式,守业者也没有。但精神的感化才是行动的力量,基业常青靠的是顺应现世的规则,事业传承靠的是顺应天道自然;敬天爱人是一条曲折的捷径。
中国历史上,那些千秋万代的帝王基业,无论多少代,传承终归失败,而且都是败在了“无道”、“失民心”之上。那些历史上辉煌无限的帝王将相以及荡气回肠的英雄们,不知道他们的子孙都在哪里了。而生前狼狈到如丧家之犬、各国颠沛流离、终其一生都找不到工作的孔子,他的后代却世享尊荣,体面尊贵地在世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尊孔奉孔,无论江山如何变迁,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善待孔门子孙。什么原因?
精神感化世人,德行泽被后世。这是中国传承最经典的案例。
祝愿您家道兴盛,代代传承,基业永续!
元气针灸《问道三十六病》讲座
【版权声明】: 来源于“道藏研究”,作者/杨子,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