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医案—乌头汤证案
寒湿脚气(四肢瘫痪)
梁盛南,港商,乃子章成,15岁。因得脚气症返自香江,四肢瘫痪,医辈齐集,纷无定见,
患者面色青白,气逆上喘,腿部胫骨疼痛,麻木不仁,脉细小而浮,重按无力,此乃白虎历节重症,金匮以乌头汤主洽。余用其方重加麻黄15克,群医哗然,麻黄发汗,夫谁不知,未加杏仁,汗源不启,小青龙治喘所以去麻加杏者,恐麻杏合用发汗动喘耳,今本方主乌头以降麻黄,不用先煎,何至发汗?……果尽一剂,麻木疼痛立减,略能舒动,因照前方连服十余帖,麻木疼痛全失,已能举步于行,惟尚觉脚筋微痛,关节屈伸不利,.改用芍药甘草汤以荣阴养血,方中白芍、甘草均用60克,连服八帖,应手奏效。
按:脚气之因乃内有湿热外感风寒而成,今此案症见麻木不仁疼痛,乃寒湿之偏盛也,盖寒胜则痛,湿胜则不仁,病至筋坛则屈伸不利,故用治寒握之剂,最为合拍。
《金匮》云:“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尤在泾云:“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寒湿之邢,非乌头麻黄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去,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所以重加麻黄者,盖以气逆上喘,寒水射肺之故也,肺乃水之上源,肺之气化能行则水精四布,通调水道有赖,故重用麻黄,以其能走太阳寒水之经,功先入肺,性则偏温,寒饮稽留,籍味辛而宣散,痰哮喘逆,仗苦力以搜除,是故加用之。
乌头汤
芍药甘草汤,乃仲师治误汗伤血则厥逆脚挛急之剂,今此案之关节屈伸不利,究属血营濡养不常所致。故取用之以营阴养血之兽后剂是矣,两症根由虽异,惟终结同为脚挛急,故可借用之也。录自(1962年1期《广东中医》“乌头汤治愈脚气重症”程祖培医案)
芍药甘草汤
廷按:乌头汤洽寒湿脚气的具体脉症,案中已叙述周详,对药物组合作用,引尤注作说明,很恰当。至重加麻黄和用芍甘汤善后的意义,也在按语中发挥尽致,真古方佳案也。
散人评注:这是一个极为精彩的古方今用的医案,点睛之处是重用麻黄,散人在学习古今大家医案的过程中,见过几个这样的例子,如李可治疗阴证骨髓癌,就是重用麻黄先使阴证转阳。像类似深入骨髓的病症,往往百药不效,无计可施。但是精通经典的大家却能举重若轻,值得学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