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徽州(68)最鲜不过竹笋鞭
舌尖上的徽州(68)最鲜不过竹笋鞭
司马狂/文
在徽州茫茫的丛山中,先民们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特殊缘分,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孕育出各式的笋类。这藏在泥土深处的笋,成为徽州人餐桌上最是鲜美不过的自然珍馐。然而笋虽美,却匆匆而来匆匆而过,为了能够延续这味蕾上的感觉,不知从哪一代人开始,徽州人开始挖掘笋鞭食用,这笋鞭之味,丝毫不逊于笋,甚至有过之。
我始终在揣测,最初人们选择食用笋鞭,或许仅仅是因为竹鞭蔓延到田间地头,农人挥锄去鞭,偶然发现竹鞭头上这嫩嫩的笋鞭,可以吃。在煮熟的笋鞭进嘴以后,我想那时候的人们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味道实在是让人不能忘却,于是笋鞭便逐渐成为人们最是喜爱的食材。
可能是因为雨水充沛的缘故,今年的笋鞭产量特别高,菜市场中兜售者甚众,倒是大大的满足了老饕们的口腹之欲。寻着竹林的踪迹,看竹子外延的方向,盯着地面上那层泥土有裂开来的趋势,大抵便能觅到好的笋鞭。这竹子的鞭,外伸能力极强,往往一根竹子,地底下的竹鞭倒有4、5米长,而可以食用的笋鞭仅仅是延展出来的最前端的那一小截而已。
笋鞭外面被一层厚厚的笋箨保护着,或许那是竹子妈妈给予远离自己的孩子最后的呵护。乡间巧妇们,嬉笑着剥开笋箨,那笋鞭白白的肉便露了出来。特别有意思的是,剥了壳的笋鞭,同它的近亲竹笋反而没有与茭白那么相似。骨节清晰,加上并不粗壮,真的宛若茭白。哦,对了,茭白在我们老家,唤作“茭白笋”,不知是否同茭白和笋鞭的这份神似有着某种关联呢?
鲜嫩的笋鞭,交到徽州妇人的手中,那才是“宝剑配英雄、红粉赠佳人”,菜刀起落间,笋鞭片成均匀的片,佐以多年陈的自家火腿,两者一起在砂锅中慢慢的炖,倘若用的是装有木炭的炭炉,那更是原汁原味。咕噜咕噜的响声,那是火腿炖笋鞭的诱人汤水欲向世人讲述自己的美味。阵阵的香气,弥漫开来,氤氲了灶头,俘获了一代又一代徽州人的胃,不论他们远离故土几千里,始终惦念着的是那一份绝佳的鲜美。
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可以挖笋鞭,这比起笋来有着极大的优势,加之笋鞭只能遴选头上那一点点的嫩尖部分,所以真正会吃的食客,大爱笋鞭。不过,笋鞭虽好,可也不能肆无忌惮的挖掘,毕竟竹林的发展靠的便是笋鞭的外延。偶有挣开泥土束缚的笋鞭,宛若离开海的美人鱼一样,很快就会老去,浑身变成青绿色,且硬得吓人,那就变成竹鞭啦。
感谢所有为本文提供图片素材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大力支持,让身在杭州城的我,也能随着你们的镜头一起徜徉在徽州的竹林间,也能感受到笋鞭的那份鲜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