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针札记:阿是穴
从规范上讲,阿是穴是重要一环,是初学黄帝内针不可或缺的一个抓手。
从法理上讲,人身处处皆“阿是”,不按规范所要求的阿是穴用针,也往往是同样有效。
那怎样来理解和把握阿是穴?
阿是穴是黄帝内针“六三二一”规范中的“一”,是我们内针学人运用规则的下手处。
确实,阿是穴作为一个理想的同气点,找对了可以精准发力,多是针入见效,这是反复实践用之不怠的成熟经验。
但有一种情况,阿是穴找不到怎么办?手上找不到,撸起裤管摸一遍,还是没有。咋办?
通常的处理办法是用两分法,或者按照法则在对应区域下针。
比如,某个男性患者左侧胃痛,识证是中焦,经络是阳明经、太阴经,按照规范就是从右手肘部开始到腕部、掌部阳明经、太阴经上找敏感点,但是找不到;换到右足阳明经、太阴经区域去找,还是没有。那就按照法则,在对应中焦的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附近下针。
这个办法有没有用?实践中往往也是针入症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样有用,阿是穴到底要不要找?这里有一点需要澄清,探讨用不用阿是穴,不是在否定阿是穴。
黄帝内针作为一个至简至易的法门,也一定有其简便易用的方法。把阿是穴这个理搞清楚了,对黄帝内针的用会有更大帮助和提升。
我们回头看一下黄帝内针的理法出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黄帝内针四总则,并形成了黄帝内针“六三二一”规范。阿是穴在中间是怎样一个角色呢?
仍以上述男性患者胃痛为例,按照法则很明确,定位中焦肘部,左病右治为右手,然后在阳明经、太阴经区域找阿是穴。
当然,这个阿是穴可能在肘部、腕部、掌部,也可能在足部相应区域;可能在一两个区域有,或者大部分区域有,也可能每个区域都没有。
所以要理解的是,这个阿是穴是最佳同气点,不是唯一同气点,还有可能找不到同气点。如果有多个同气点,任意选一个同气点下针即可。
如果找不到阿是穴,前面已经说了,用两分法或者按照规则取相应同气点,也一样有效。
为何也会有效呢?其实还是在于对法则的理解运用。
症在左侧、中焦,按法则到右肘、阳明经及太阴经区域下针,虽然没有阿是穴,但是因为辨证符合法则,同气相求,所以一样有效。
由此看出,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法则的运用、规律的作用。
换一个角度再来看,如果有阿是穴,不选阿是穴,直接按照法则在对应点下针,是不是也同样有效?回答是肯定的。
这个时候的下针点,可以看作是对阿是穴的阴阳倒换,骨子里头还是符合四总则。这个理明白了,那么用针就活了,只要符合法则,每一针都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这个胃痛患者为例,在其右手阳明经、太阴经区域下的每一针,理论上也同样会有效果。
找阿是穴是黄帝内针的下手功夫,但一定要明白不是用针的唯一落脚,重要的是明理并熟练运用规则。熟练到何种程度?看见症之所在,就知道针之所去。
这样的功夫背后,必然需要大量的艰苦实践和潜心体悟。
学针初期要守规矩,阿是穴是吾等学人拐杖,不可轻易丢弃。用针熟练到一定程度,只要心中有理、手中有据,逾矩亦是无妨。
黄帝内针是活法,不是定法。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