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被一个6岁的孩子套路了
总觉得他们还小,不懂事,天真懵懂。年纪小是真的,但说他们不懂事却可能大错特错了。
我前几天就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太低估阿呆了,正在被他这个6岁的小孩吃定了,套路的死死的。
真的就是一分钟之内。无论我进门的那一刻,他是在玩玩具,还是在看绘本,还是在和老婆玩。只要进了门,他都会立即放下一切,跟着我的屁股进书房。
跟着我进书房之后,他会干什么呢?他会故意地走来走去,还会自言自语,翻过来倒过去地说,“干点什么事好呢?干点什么事好呢”。
我如果不搭理他,他还会主动问我几句“爸爸,你说我干点什么事好”?然后就是东摸摸,西碰碰。
有好几次,我实在不耐烦了,又说好话,又说歹话,甚至拿棍子吓唬他,都没用,他根本就不听。一会儿趴在我的桌子上翻翻书,一会拉开我的抽屉,一会儿又钻到我怀里,问我在电脑上打什么字。
总之就是磨磨蹭蹭不出去。像个复读机一样,翻过来覆过去“爸爸,你说我干点什么事好”。
但只要我说出一句话,他立即就会判若两人,终止复读。这句话是:去把Ipad拿来,看一集动画片。
这句话的威力太强大了。
只要一出口,他立即就不吵,也不闹了,一个人跑到卧室找到Ipad。然后熟练的开机、点开爱奇艺,再也不来烦我了。
我以为他这样磨磨蹭蹭不出去,是一天没见我了,看到我回家了心里高兴,想和我玩呢。我还赶他走,拿祸害视力的电子产品哄他,实在太没良心了。
但是后来,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有一天,我终于恍然大悟了:
根本就不是我想的那么一回事,我根本就不需要愧疚。
因为阿呆在我书房磨磨蹭蹭不想走,其实并不是想和我玩,而是他摸准了我的脾气,想看动画片。
他显然是掌握了一个规律:
只要我回家,必定进书房;只要他不走,我必定会烦;只要我烦,必定就会求他走;只要我求他走他不走,我就必定拿Ipad哄他。
而只要我拿出Ipad了,他就得偿所愿了,可以大看特看奥特曼、迷你特工队了。
“你为什么敢这么肯定他不是想和你玩,而是想要看动画片呢?”有朋友这样问我。
我当然敢肯定,因为我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
每天的五点四十到六点半之间,是我非常紧张忙碌的时间,容不得一丝丝打扰。
我给“阿呆爸育儿”的稿子,一般是在中午写好,下班之后五点四十到家,然后立即进书房,开电脑,准备排版、推送。
如果中午的稿子没写好,下班之后还要继续写。如此才能保证七点左右的推送。
我知道这一点。老婆知道这一点。6岁的阿呆也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摸准了这一点。
他也许嘴上说不清楚,但事实上早就已经形成条件反射、本能反应了。
他知道在这个时段里,他来磨蹭我,我一定就会烦躁,就会想办法赶他走,而赶他走最好的办法就是拿Ipad。
就像一两岁的孩子一样,只要哭了你就会喂奶给他。我就这样被一个6岁的孩子吃准了。
去年上半年,有一天家里来两个小朋友玩,几个孩子在沙发上,我路过时,很偶然地听到阿呆对他们说:
我们可以看两集奥特曼,但是你不要担心,看完两集之后,只要你求我爸爸,他还会让你再看两集的,我们一共可以看四集。
当时我真是一脸懵,又好气,又好笑。
因为阿呆说的没错,确实就是这样。每一次我们两个人在家,说好了看两集动画片,但是只要他眼泪汪汪地求我“我还想再看一集”,我一定就会心软。
一集又一集,至少要看四五集才会关机。为这事老婆说我几回了。
阿呆妈妈就要严厉多了,说好了一集就一集,雷打不动,说好了不准拿Ipad就不准拿Ipad。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要不是那次偶然听到阿呆的传经送宝,我是真的没有料到,五六岁的孩子他已经智力进化这么快了,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摸准了在看动画片这件事上,“妈妈和爸爸不一样”。
由此想到更多。
我们大人似乎经常会低估小孩子。我们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吵架、打电话、议论是非都不会避开孩子。
但实际上,他们懂很多。在长大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里,他们会以自己的大脑来揣摩、来观察大人的世界。
哪些大人对他好,说哪些话会惹妈妈生气,做哪件事可以得到奖赏,他们会形成自己的判断,甚至也会故意地去骗大人,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你在拿巧克力逗孩子笑,你以为是你在逗他。其实,说不定在孩子的心里,他也是故意地用笑来逗你呢。
回到他在我书房磨蹭不出去,实际上是想看动画片这件事。
有些朋友会说“你多陪他玩一会就可以了”。其实未必。比如今天一整个白天我都带他在公园玩,亲子陪伴已经很多了。
但是晚上我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他又进书房了,又是故技重施,磨磨蹭蹭走。
我也只好再一次祭出Ipad大招,以求一时安宁。被一个6岁孩子找到规律,吃定了套路的感觉不好受。
破局之策何在?一时半会,我还真的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