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m Research 到底好在哪儿?
说 Roam Research 是一款笔记应用,可能是低估它了。
疑惑
长期的等待之后,Roam Research 终于允许新用户注册了。
看看这位用户激动的样子:
也难怪,天天听别人说一款工具好用,兴冲冲去尝试,却发现已宣布暂停免费公测,必须排队等。那滋味儿不好受。况且不仅要等,官方还早已声明,马上就开始收费。收费的标准为 15 美金,教育优惠打 5 折,也就是 7.5 美金一个月。
有些人嫌贵,骂开发者赚钱没够。然后纷纷转投并推荐各种功能类似的免费替代工具。例如 Obsidian, org-roam 等。这没有什么稀奇。定价问题导致用户流失,历史上又不是第一次发生。
奇怪的是,另一方面,排队人数早已有好几万了。
听说要收费,这些排队的不但不肯走,更有上千人表示愿意一次性趸交 500 美金,买 5 年的使用权限。
更有甚者,等的不耐烦的人,甚至搞起了黑市交易,竞相从现有用户手中收购账号。要知道,之前用户注册使用,可都是免费的。这些卖了账号拿到钱的用户,发了帖子炫耀。还被人骂,说目光太短浅。
现在,排队结束。如果你还没有账号,可以注册了。这里是你可选的订阅选项。
为一款有诸多竞品的笔记工具,交这么多钱,值吗?大多数时候,「值不值」不能听别人怎么说,而是看他的行动。开放注册 48 小时之内,仅这种趸交 500 美金账户(True Believer)赚来的钱,就超过了 Roam Research 过去两年的总收入。
这就不得不让人疑惑了: Roam Research 到底是不是一款可被替代的工具呢?如果是,那么人们干嘛放着免费的替代品不去用,非得在它这里排队苦等,然后一次交 500 美金,耗费时间和金钱?如果不是,那么 Roam Reserach 到底好在哪儿呢?如果是,那么人们干嘛放着免费的替代品不去用,非得在它这里排队苦等,耗费时间和金钱?
误解
有人说, Roam Research 比较厉害的地方就是实现了双向链接。
这使得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如果从笔记 a 链接到了笔记 b,那么将来不但可以按图索骥,从 a 找到 b,也可以从 b 反向回溯到 a 。这种双向链接的好处,是提供了丰富的上下文。
关于这种特性,我专门为你做了一个视频教程。如果你印象不深,建议观看下面的视频复习一下。
在众多的 Zettelkasten 应用中,这种双向链接早已不新鲜了。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的作者 Sönke Ahrens 在书中推荐的免费工具,也就是 Daniel Lüdecke 开发的数字版本 zettelkasten,原本就支持该功能。
所以,如果我们把 Roam Research 的特点,单独归结为双向链接,那么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功能,别人免费就能实现。凭啥用你的收费工具?
但是, Conor White-Sullivan,也就是 Roam Research 的作者认为,双向链接,只是该工具非常浅层的特点。
这是否意味着,在 Roam Research 的「深层」特点中,目前还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如果是那样,这么多理性人做出了似乎完全不理性的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特性究竟是什么?
下面咱们就来一一谈谈。
粒度
Roam Research 提供的第一个特性,就是不止可以把链接指向一则笔记,更可以指向笔记中的一个「块」(block)。你可能嗤之以鼻。这算什么高级特性?也就是别人跑了 50 步,你跑了 100 步而已嘛。别忙着下结论。因为至少在目前,这个功能还真不是哪一家全都有的。
说说这个功能的好处。
我们知道卡片式笔记,或者叫做网状笔记里面,每一张卡片(节点)的记录实际上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聚焦。所谓聚焦,是你在写一张卡片的时候,就应该专拣一个事儿说,别唠叨其他问题。
只有每一个最小单元都是独立主题,我们通过它们的拼接和排布,才能整合形成更丰富的对话。这样,每一个基础单元(卡片)的利用率,才能更高。
如果一张卡片里,你写了一大堆主题,洋洋洒洒几千字。那后面你找到其中多种不同类的内容,就会变得麻烦。毕竟,根据全文去浏览太耽误时间。而若是根据标题来揣度,尽管简单省事儿,但因为标题高度概括,且总结时有取舍,容易丢弃掉它没有总结出的重要内容。
有人会说,这简单,打标签不就好了?!
对,打标签可以把某一则笔记中的全部主题都提炼出来。但是一来,同一个标签下的笔记可能过多,导致将来找起来依然很麻烦。二来你真的这么有耐心,对每一则笔记,都做好充足的标记吗?如果你行,我佩服。反正我做不到。
无论是保持卡片上的主题单一性,还是用完善标签来描述内容,都是一门技艺,有学习的门槛。在执行的时候需要你付出注意力,且还得有足够的毅力来支持。
而且如果一开始记笔记的时候,你还没有接受到「正确的」训练,那么可能会不知不觉以「不正确」的方法记录了大量笔记。将来你幡然醒悟的时候,即便打算进行调整,也是很不方便的。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
你记了,没错。但是这些笔记既没有跟其他笔记产生有效关联,也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甚至干脆被永远丢弃到「归档」一栏,俗称「笔记的坟场」。那你当初这么认真记录它,还有意义吗?
这时候,能够在链接指向上把粒度搞得更为精准,作用就凸显了。你依然可以随心所欲记录。一则笔记页面上,别说洋洋千言,就是万言也没关系。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会放在一个块(block)里面。这在 Roam Research 里面是标准模式,不需要你额外操心。
而链接的时候,你输入 ((...))
这样的标记,就能把一则笔记链接到某一个块上。这个过程, Roam Research 还为你提供了自动化检索和输入建议。你不用管那个块究竟是被包含在哪一则笔记中,反正将来你能精准定位跳转到这个位置。
如此一来,你就不需要刻意去要求自己,写每一则笔记的时候去「聚焦」。而且你也不需要手工建立完备的标签。 一个 block 会因为相关笔记的写作,被你用自然语言自动完成了上下文的详细而清晰的勾勒。而链接关系使得你可以把所有相关的内容都勾连起来,即所谓「纲举目张」。
即便是你那一则啰啰嗦嗦、包含了多个主题的笔记,也给这个最小的组块,提供了另外一种自然的上下文。当你记录的笔记条目足够多的时候,你绝不会嫌弃上下文太多。更何况,每一个笔记页面上的大纲模式,还可以用简单的缩进层级,就把你的某一个块(block)和这些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直接反映出来。连你后期的整理,都变得简单容易许多。
原本「唯一正确」记笔记方法,现在变得无关紧要。你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和输出就好。
人负责创造性工作,机器负责重复枯燥的琐碎事务。这本来就是人机协同的应有方式。
开放
Roam Research 目前只有在线版本。这遭到了不少诟病。只有在线版本,就意味着数据要储存在云端。而人们一般都觉得,只有数据储存在本地,才是安全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发展过程的问题。从历史上看,不少笔记应用,一开始也都是先只有 Web 版本,然后才逐渐向着桌面版和移动版扩展。例如 Milanote 等。
未来,根据 Roam Research 的发展路线图,这些不同平台的客户端,都会有的。只说当下,Web 版本优先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开放性。不少同学平时喜欢用平板电脑来记笔记。如果一款笔记工具优先发展桌面端。那么可能你得等上好久,才能迎来平板电脑上的移动客户端。
毕竟专业化应用,还是首先提供给信息生产设备,受众群更大。开发者的选择可以理解。而因为有了在线版本,你随手打开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在自己的 iPad 上愉快地使用 Roam Research 了。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工作,成本极低。于是你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来给自己的笔记网络添砖加瓦。
另外,开放性意味着可定制。
例如,大伙儿对于 Roam Research 的默认界面,纷纷吐槽难看。
但这不要紧。只要你自己会 CSS,就能随意对主题进行调整。即便你不会 CSS,有这么多现成的可以选用,也很不错。例如这是我现在的选用的主题。来自于 Maggie Appleton 。
不仅如此,最近很多朋友都比较喜欢 Digital Garden 的概念。希望把自己的 Roam Research 界面,也能打造得如同 Andy Matuschak 的 digital garden 一样。
于是,很快就有人给 Roam Research 弄出来了这样的样式。
我们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总会希望把上下文一并采集,这样整理时可以免去很多手动输入。于是就有人开发了各种 Chrome 插件,只需要点几下鼠标,你就能把页面里的多处高亮,连同采集页面的元数据一起搜集起来,甚至还能自动进行缩进的判断,然后直接挪到 Roam Research 里面,就可以了。
随着人们不断往 Roam Research 里面添加笔记,资料会越来越多。那么如果我现在看好了其他一款更便宜、甚至免费的工具,打算转换过去,容易吗?
对于某些工具,不怎么容易。因为在输出格式上会有各种限制。通过这种让用户「感觉麻烦」的方法,尽力做到挽留客户。Roam Research 恰恰相反。现在进来困难重重,但是想出去畅通无阻。你可以一键完全导出所有笔记 Markdown 格式压缩包。甚至,连构成图数据库的 JSON 格式,也允许你立即导出。
当然,这个导出功能,并不是只有「弃用」 Roam Research 的时候才能用。更常用的,是数据的备份。很多人对数据存储在云上不放心,所以经常得手动备份。这是个好习惯。不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这个过程看似轻点两下鼠标就能完成,但是还总得记挂在心上,挺让人不舒服的。
有人做了一个 Github 项目,让导出自动化。这个小工具默认每隔一个小时(你可以自行调整时间间隔),就把你的 Roam Research 笔记全部备份一遍,存到你自己的 Github 私有仓库上。而且还增量生成新的浏览格式,让你在 Github 上就能直接看到笔记之间的跳转效果。
然而,该工具目前还没有支持图片的备份。
好在,这个工具,我已经帮你做了。你可以 点击这个链接查看。
协作
打开 Roam Research 导出的 JSON 文件看看,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一则笔记里面,都含有一个字段,是邮件名称,也就是你目前的账户名。
从系统开发的角度来看,这么存储是很浪费空间的。而且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你自己的笔记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账号重复这么多遍?但是,转念一想,你就能明白这样做的目的——为了协作。只有精确到每一则笔记,甚至每一则笔记中的每一个块(block),都允许多人协作的时候,这种存储方式才是自然的。
这就意味着,尽管现在主要被当成了个人的「第二大脑」,但 Roam Research 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它的目标,是做一个连通每个人第二大脑的超级知识网络。我这么说,不是简单地猜测。而是已经有了端倪。
最近,已经有不少内容发布在了 Roam Research 的公共空间。
它们都已经按照 Roam Research 的组织方式进行了加工。这些内容,你可以一键导入到自己的知识库中。
有了这些内容的分享机制之后,你就不需要自己去从头寻找文本,然后在上面进行提炼加工,做「逆向工程」了。 对,你没听错,就是逆向工程。
我们习惯了读书和文章。但是根据 Andy Matuschak 的看法,书根本就不是一种好的思想传播方式。
这种见解,你可能觉得有些过于激进。但别忘了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中的话: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The Web, the Tree, and the String')。
我们看到的书,不能直接反映作者的思维网络,而只是一种经过「编译」之后的结果。如果你平时在不同平台上使用软件的话。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只给 Windows 平台开发的应用,你即便把它拷贝到了其他桌面端或者移动端,也是用不了的。因为没有运行环境。
同样,别人写成的书,这种线性编译的结果,即便你每个字都认识,也未必能够理解和体悟。除非你拥有了符合要求的思维运行环境。
我们今天读古人的文章,会常有这种感觉。他当时的历史环境,他阅读过的内容,他参与过的辩论……因为年代久远,在我们读者这里,都消失了。我们必须借助辅助者,例如教师或者讲述者,才能更好理解。
而且,即便你拥有了背景知识甚至是专业知识。阅读别人的线性编译结果(书或者文章),也不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事儿。许多人做的「拆书」,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向工程」。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高亮文字、圈画重点、组织知识点,构建思维导图等。这种工作,即便付出了劳动,也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特别是初始阶段。
你没有足够的知识点,就没法读得足够快。你没有足够快的阅读速度,就不会读得足够多,以便掌握足够的上下文。那就会被局限在某个阶段,无法有效提升。
更有甚者,如果你身处信息闭塞的地方,缺乏足够多的见识,也无法理解别人「秒懂的常识」。你有学习的愿望,但是却连最基本的门槛都难以跨越。上网提出这些问题,还会遭到嘲笑,甚至有人还直接把《提问的艺术》甩到你脸上……
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某些地方,尽管有了图书馆,有了基础通讯设施(例如网络和公用机房等),却依然会产生「信息贫困」与「数字鸿沟」。
人们因为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对学习的困难与失败司空见惯,觉得学习本该就是这么一件困苦的事儿。
Conor 不信这个邪。
他的目标,是让人们都能直接获得别人的思维之网,而不是最后编译出来的线性文字。这样,那些大卸八块的批注、划重点和重组结构,就不必在每一个人那儿,都重复一次了。
你拿到的,是思维的源代码,而不是编译结果。你所做的,是基于别人的源代码,做自己好奇、想做的事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终于可以变得离我们普通人更接近了。
Conor 认为这种信息和知识组织方式的变革,会彻底地降低人们受教育的门槛。因为这种网络链接,将可以帮助任何一个具有基本识字能力的人,更容易地学会自己想要学会的任何知识和技能,而不必依赖学校教育的质量。
知识源码的交流与融会,会充分激发更多人的创造欲和好奇心。而如果创造的结果可以反哺社区,那么这个正反馈循环就能持续下去。
野心着实不小啊!
激励
所以你看,当别人试图为大家提供一款包含最新「双向链接」特色的笔记工具的时候, Roam Research 所做的,却是一种将信息重新网络化组织,提升社会知识生产协作效率的事儿。
只不过,刚巧在早期阶段,它呈现出一种「更好用的笔记工具」形态而已。这是因为,要想让人们更多分享知识,你就得做点儿什么。
例如说对分享行为给予回报,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变现」。各种付费社区的出现,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其实,另一种隐性的激励因素,也早已在知识界流行。发表论文、出书,都可以成为名利双收的激励因素。不是吗?
但是,我们同样不应忽视。除了增大收益之外,你还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起到激励人们更多分享的作用。
在《如何用卡片法写论文?》一文里,我给你介绍过卢曼的生平。
卢曼……用他的卡片大法,创作论文和专著。30 年间,他出版了 58 部著作、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这还不包含他的翻译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就连去世后,卢曼还出版了好几本著作。
显然,依靠卡片式笔记法,他产出知识产品的成本,要显著低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而那依然是个大体上依靠纸和笔来记载和处理信息的时代。在今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数字科技成果后,能否进一步降低成本呢?
Roam Research 就是在试图找出这样的一种答案。不少人都表示,自从用了 Roam Research,自己写了更多的笔记。
如果这个事儿能做成,那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组织、生产与分享的行列。对这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显著的正外部性。
而且,实话实说。当人们因为成本降低而不是收益增长而分享知识,我们可能会收获更多高质量的新知。至少,在这里抄袭没有意义,篡改数据以求发表缺乏足够的激励。
更何况,我们看的,不应仅是当下。
小结
我们从一个「让人生疑的奇怪现象」出发,分析了 Roam Research 现阶段的一些特性。
简单总结一下,包括:
第一,细粒度。因为可以链接到任意大纲笔记下的某个组块(block),你记载的时候,可以不必顾虑任何「正确」的笔记规则,却也能得到很好的笔记组织效果,快速定位并且获得精准完备的上下文。
第二,开放性。开放性带来社区的活跃度。社区里的积极分子们已经改进了主题和信息的呈现方式等。更方便的信息摘取和自动化备份,也都已实现。而这还只是非常早期的效果。
第三,协作性。Conor 的野心,是让每一个学生不需要通过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就能自行从 Roam Research 组建的全社会协作知识网络中,学会任何自己想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更容易探索与创造知识。
第四,激励性。为了促进人们生产和分享知识,Roam Research 想方设法降低知识采集和生产的成本,激发人们的创造、分享和协作行为。
做个利益相关性说明。我是个 Roam Research 活跃用户,每天都在用它记笔记。通过 Roam Research 图片备份工具的开发,也算是个边缘的贡献者。
推广 Roam Research 没有我的商业利益。我只是希望能让更多和你一样的读者有机会了解它,并且能够从使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
这种益处,对于学生来讲,可能是在做文献回顾的时候,可以更加行云流水,减少一些痛苦。就如同我在这篇教程里展示的。
这种益处,有时候甚至可以帮助你在顶级金融机构找到一份工作。就像我在知识星球里给你介绍过的那位 MBA 的故事一样。
以上是我的一些观察和思考。欢迎你的评论、批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