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红茶,新工艺红茶,你喝过吗?
《1》
来了茶友聊天。
说,他觉得疑惑,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把大红袍认作红茶?
他跟朋友在一处茶庄喝茶,茶庄老板拿出一泡武夷山的桐木红茶给他们喝。
那款红茶香气很特别,跟传统的正山小种不同,花香明显甚至有些妖艳,完全不是桐木红茶该有的感觉。
然而,细细品去,发酵度和甜度,包括干茶、叶底,都具备红茶的特征。
泡了两水之后,同行的朋友冷不丁冒出一句,“红茶就是大红袍吗?这红茶喝起来的感觉跟我在广州喝到的大红袍很像。”
想起一个陈年八卦。
很多年前,有个当红女星,很凡尔赛地把金骏眉当做大红袍,各种炫耀。
这真是个贻笑大方的低级错误!
金骏眉是红茶,大红袍是乌龙茶,茶类都不同,如何能能混为一谈?
这个乌龙事件马上被人发现并大规模转发,这个女明星也被茶圈里的人笑话了很久。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大家都引以为戒,免得犯这类常识性的错误。
如今,眼见这个朋友毫无包袱地说出此话,全场却只是沉默了几秒,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责于他。
想必,他说出了大家内心共同的疑惑。
大家都觉得这泡红茶有些似是而非,但是没有人会说出来,只是把疑惑埋于心里。
然而,村姑陈倒是觉得,这并非“说与不说”的问题,而是“红茶为何会让人误会成大红袍”的问题!
这很严重。
《2》
单从喝的这泡红茶来看,确实会让人混淆,尤其是初学喝茶的人。
我们都知道,如果按照茶叶发酵程度来区分,那么,红茶是全发酵茶,而乌龙茶则是半发酵茶。
发酵度不同,呈现出来的茶香也大有区别。
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茶叶的内含物质包括芳香因子在不断转化,茶香从青涩转熟,从张扬转内敛,从花香转果香。
前几年特别流行的蜜桃香肉桂,发酵程度就会比呈现花香的肉桂要重,甚至茶农在做茶时刻意让茶叶加重发酵,便可得到果香的成品茶。
只是,发酵的度,得把握准确,发酵过重便会让茶叶产生酵味,令人觉得这是一款带浊气的红茶。
通常情况下,全发酵的红茶,并不如半发酵的乌龙茶香气高。
回到茶友提及的那款红茶,那高扬的香气恐怕就是让人把“红茶”和“大红袍”混淆的幕后黑手。
后来茶友私下问过茶庄主人,真相大白。
原来,那款红茶,是用了武夷奇兰茶树的原料制作的,虽然大体上遵循的是红茶的制作工艺,但是发酵度却并没有达到小种红茶的发酵标准。
用的是乌龙茶的原料,工艺上又降低了发酵程度,难怪让这款红茶喝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四不像是也。
《3》
然而,这类四不像的红茶,这几年满流行的。
这种红茶,除了用奇兰做原料,还有用黄观音、金观音、瑞香、金牡丹、黄玫瑰等高香小品种做原料的。它们在加工时,刻意降低发酵程度,保留原料里特色的芳香因子。
这类红茶,茶农们想尽办法赋予它们新的USP:在品类上,称作“品种红”;在工艺上,发明了“新工艺红茶”的概念。
刚开始做这种四不像红茶时,大家还有些遮掩,支支吾吾说是菜茶做的,采纳了金骏眉的做法,才做出了如此奇异的花香。
后来,茶农们也不扭捏造作了,索性直接扯开了说,直白告诉大家就是用岩茶的原料做出来的,并隆重地介绍其如何好如何香。
于是,四不像红茶发明出来之后,市场接受度很高——用这些小品种做的红茶价格要比桐木菜茶做的红茶便宜,自然卖翻了天。
某次,茶友寄给我一泡写着“大红袍”的茶,冲出来以后,发现这大红袍有问题,刚入口就有明显的红茶味,叶底基本是红的(岩茶半发酵,不应该叶底全红),品尝过程有一股黄观音的栀子花香伴随其间。
果然,就是传说中的四不像红茶——“品种红茶”无疑。
茶友表示,这大红袍性价比很高,开茶庄的朋友极力推荐,价格又便宜,他就买了很多。
把“品种红茶”当做大红袍来卖,价格确实可以做到很低很便宜——因为有不少品种红茶并非用岩茶春茶的青叶所制,加上制作工艺也没有大红袍那么繁琐,并且还可以大批量生产,当之无愧成为了销售冠军。
某些茶农和商家的这些做法,更是把红茶和岩茶的江湖,搅得混沌不堪。
《4》
导致红茶与大红袍明辨不清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红茶自身的原因,大红袍也不能完全脱开干系。
近些年,大红袍界盛行的“降低火功、保留香气”的做法;以及“清香型大红袍”概念的推出,也是令大红袍与红茶渐渐走近的原因之一。
如果是传统火功的大红袍,焙了足火的岩茶炭香明显,汤水有厚重感、浓烈感,又怎么会与清新甜香的红茶混为一谈呢?
商业的本质是利润。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为了适应市场,把大红袍的工艺做出改变,可以理解。甚至在包装袋上标注这些四不像为“品种红茶”,我们也能接受。
但是,把红茶当做大红袍来卖,这种行为本身,就并不善良。
这样的茶,还是搞清楚它的身份,再来喝吧。
*****友情提醒:
小陈茶事所有产品,皆为独家所有。若有人自称与小陈茶事同款产品,皆系仿造,请列位看官小心鉴别,勿轻信上当。
(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也可以搜索关注视频号“小陈茶事”)
看完这篇文章
#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作者 | 村姑陈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