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盖髓术的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
一旦牙髓暴露即刻清洗窝洞封药,减少和避免细菌污染暴露牙髓的机会。局部麻醉下用接近体温的生理盐水缓慢地冲洗窝洞,充分止血,隔湿,用消毒棉球擦拭干窝洞。选用氢氧化钙或其他直接盖髓剂覆盖于暴露牙髓创面上,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暂封窝洞。
观察1~2周后,患牙如果无任何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则除去大部分暂封剂,保留厚度约1mm的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垫底,再选用玻璃离子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或磷酸锌粘固剂做第二层垫底,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充填。
患牙经过盖髓治疗1~2周后,对温度刺激仍敏感者,可除去暂封物及盖髓剂,更换盖髓剂,暂封,再观察,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再行永久充填。每次更换药物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注意事项
针对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选择好适应证是成功的关键。应采取正确的去龋、制洞方法,尽可能避免对牙髓的损伤。手术过程中要保护好穿髓点,尽量使用锐利器械,动作准确、轻巧,避免加压而损伤牙髓的创面。
加强无菌操作观点,防止医源性感染。术后每6个月复查1次直至2年或以上。若治疗过程中患牙出现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说明病情未被控制,且有一定发展,应当改行其他牙髓治疗方法。
疗效预后
1、适应证的选择
(1)年龄:根尖尚未形成,血供充分的年轻恒牙预后较好。牙髓组织细胞成分少,牙本质修复能力降低的成熟恒牙预后较差。一些经过反复操作、龋坏和充填物刺激的患牙预后最差。
(2)牙髓暴露的类型:因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的患牙预后较好,因为炎症多局限在距牙髓表面 2mm范围内,因此备洞后行直接盖髓术的成功率较高。
(3)牙髓暴露的范围:牙髓暴露的范围越小,预后越好。牙髓暴露的范围越大,感染的牙髓组织越多。根尖未形成的年轻恒牙,若牙髓暴露的直径大于1mm,则不宜行盖髓术,应行活髓切断术以保存未感染的根髓,使牙根能够形成。
(4)牙髓暴露的位置:牙髓暴露处如果位于牙轴壁如颈部龋,直接盖髓后所形成的钙化桥可能切断冠部牙髓的血液供应,导致牙髓内脓肿或坏死,预后差,应行活髓切断术。
(5)牙髓暴露的时间:牙髓暴露于唾液中时有一定抵抗细菌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但随着牙髓暴露时间延长,细菌感染引起牙髓炎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露髓时间越短预后越好。
(6)全身因素:许多系统疾病干扰牙髓结缔组织的修复过程,其中包括肝疾患,糖尿病、血液病等,长期使用激素或抗代谢药物者也不宜进行盖髓治疗。
选择适应证时,必须根据病变程度的轻重、患者年龄以及全身健康情况等,对患牙的状态进行正确地判断。
2、 操作因素
(1)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医源性牙髓的污染和损伤,可能影响到牙髓和牙本质的修复。
(2)存在于盖髓剂和牙髓组织间的血凝块将影响牙髓创面的愈合。在去龋备洞时,牙本质碎屑可通过露髓面进入牙髓组织内,碎屑的存在妨碍盖髓剂与组织的接触。如果牙本质碎屑内含有细菌,则可引起牙髓感染和炎症。
(3)边缘渗漏是影响盖髓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修复体边缘渗漏,牙髓炎症将持续存在而影响牙本质修复,最终导致牙髓坏死。
盖髓治疗后牙髓组织的转归可分两方面:一方面,经直接盖髓后,在露髓孔处血凝块形成,其下方的牙髓组织充血,出现暂时性炎症反应,随后炎症消退,血块肌化,下方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封闭穿髓孔,这种修复往往在术后 2个月左右完成。经间接盖髓后,成牙本质细胞层及其附近原来的充血逐渐缓解,而且很快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另一方面,经过盖髓治疗的牙齿,不论在治疗前是否已存在牙髓炎症,牙髓组织内残留的毒性残物都可以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出现疼痛症状;甚至发展为慢性牙髓炎,同时临床上也表现为慢性牙髓炎的疼痛症状。有的病例可以转化为肉芽组织,因循环障碍引起内吸收。有的患牙牙髓发生退行性变,或有大量矿物质沉积于牙髓中。
盖髓治疗后,应定期复查以判断疗效,即半年复查1次,复查2年。复查项目为临床表现、功能、牙髓活力和X线的表现。若患牙无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无不适,牙髓电测试试验正常,X线片显示髓室、根管、根尖周正常影像,未发育完成的牙根继续发育,应注意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进行牙髓电测试时可出现假阴性的情形,应避免判断失误。术后如果有自发痛或长期有温度激发痛,或牙髓活力异常,X线片有异常影像,均认为失败,应改行其他牙髓治疗。
参 考 文 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3:229- 230.
[2]张琛.生物活性盖髓剂发展现状.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6,33(3):201 - 203.
[3]韩永战.用于活髓保存治疗的生物材料.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4,2(4) :121.
· end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