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是山东大汉,刺杀秦始皇并非单纯替太子丹复仇,还有更大使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千古,但也可能被误读了!太子丹和荆轲的终极目的并不是暗杀秦王,而且荆轲刺秦的基本目标已经达成,并未完全失败。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很多都知道,荆轲刺杀未遂,而且死的很惨,以至于苏轼还写诗批判燕太子急于求成,不能忍耐,将国运轻托有勇无谋的狂生,认为: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更是借异史氏之口,将另一位刺客聂政与荆轲对比,认为荆轲是个千古遗恨,让人耻笑。

甚至从野史上看到:荆轲的坟墓被羊角哀、左伯桃的鬼魂掘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荆轲就是活着的时候不能成名,死后还丧失了大义,为人不肖。

易中天在《闲话中国人》也草率的认为荆轲是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类似另一位刺客豫让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荆轲之刺秦王,也多因情面故,认为中国的杀手为情面杀人,情面在中国比什么都贵重,把善于谋略的荆轲看作为情面而丧身的莽夫。

以上这些评价笔者不敢苟同,甚至觉得可笑。

原因在于苏轼、蒲松龄、易中天们忘记荆轲的真实身份,他是燕国的上卿,卫国的谋士,齐国的外交家,而不单单是一位普通的刺客。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明确介绍了荆轲的出身: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轲原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来迁居到了卫国,改姓荆 ,齐国庆氏是姜姓后人,源自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的庶孙公孙庆克,所以,荆轲是典型的山东大汉,后来迁居到卫国,被称为“庆卿”,“卿”是战国时期对高级官员的称呼,也是尊称,后来荆轲被燕国太子丹发现,尊为上卿,上卿是类似国务院总理这类职位,春秋战国比较著名的上卿有百里奚、管仲、甘罗蒙恬的爷爷蒙骜等,所以,你可以想想荆轲的社会地位,绝不是一般刺客那么简单。

公元前227年,荆轲到了秦国首都咸阳(陕西咸阳)。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对荆轲刺秦王做了精彩描述:

荆轲捧着秦国叛将樊于期的头函,随从秦舞阳则捧着燕国地图柙,一前一后进入秦始皇的宫殿。

秦始皇以隆重的迎宾礼仪接见,少年杀人的秦舞阳却被盛大的阵势吓尿了,腿直打哆嗦,荆轲自己上前向秦始皇讲解地图,图穷匕见,他用左手把住秦王的袖子,右手用匕首刺杀,一击未中,秦王逃脱,想拔剑,但是秦国的剑太长,根据《太平御览》记载,秦始皇身高八尺六寸(198cm),佩剑七尺(一米半以上)所以很难拔出,于是秦王环柱而走,御医夏无且用药囊击中了荆轲也,秦始皇在左右提醒下,背负剑而拔出,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将匕首抛向秦王,由没有击中,秦王还击,重创荆轲八次。

由此可见荆轲的剑术很不靠谱,甚至武功也不如秦始皇,临死前荆轲箕踞大骂:“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写到,荆轲临死前对嬴政说:“我本打算劫持你,逼你退还侵略邻国的土地。不幸失败,大概天意如此。”

由此可见,作为齐国贵族后人和燕国上卿的荆轲,有更大的使命面对秦始皇,荆轲刺秦王的真实目的并非杀死秦始皇,而是劫持和胁迫,逼迫秦始皇签订土地退还合同。

这听起来像是刺杀未遂的辩解,但无独有偶,《刺客列传》中记载的第一个刺客曹沫,的确用匕首成功地胁迫了齐桓公返还了鲁国的土地。

秦史专家、日本学者鹤间和幸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信封君子协定,而且弱者向强者做出这类威吓行为,是为当时社会所认可。一旦因此订立誓约,强者必须遵守约定。对弱者来说,这绝不是一件卑怯的事。这是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的逻辑。齐相管仲曾极力劝诫想毁坏誓约的齐桓公,作为齐国贵族后人的荆轲应该是了解这段历史,甚至很可能去到燕国,为太子丹献上了这一计策,他们要仿效这个故事,他们不想杀死秦王,而想通过胁迫签约这一最小的代价,扭转燕国甚至齐国可能面临的威胁,这更像是一种外交行动。

荆轲刺秦王发生在秦始皇33岁的时候,距离他统一六国还有6年的时间,这是在秦始皇生涯中堪比嫪毐之乱的一次大事件,原本兴高采烈的迎宾礼仪被刺客搅局,惊吓、背叛、阴谋……这一事件以及后续荆轲好友高渐离的刺杀事件,对秦始皇的内心冲击是巨大的,甚至有学者认为刺杀事件导致了秦始皇的性格突变,史记中的说法是,秦始皇从此不再敢亲近六国诸侯的人了,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荆轲刺秦王,客观上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和秦国的一统,而对于秦始皇的心理层面,也必然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挥之不去的阴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