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知与行”
本文的结构如下:
1、前言
2、鸿蒙初开的婴幼儿期
3、迷之自信的少年时期
4、迷茫的青春期
5、往前冲的青年时期
6、稳重成熟的中年时期
7、睿智的老年时期
1、前言
大概从二十岁起,我就有种执念,认为学习应当为了实践而学。所以,从那时候起,就有点应付功课的意思了,并不怎么在乎做题和考高分。
我有这样的想法,并不稀奇。“经世致用”的想法,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知识分子的理想。流于空谈,从来就不讨人喜欢。一般人读书,是为了做官发财,这算是用到实处。那些没有刻意用读书来升官发财的,也是想为政一方,造福百姓。所读之书,还是想要用到实处。至于琴棋书画,吟诗弄赋,既是高雅的娱乐,也是工作之余的副产品,顺带还可以寄寓个人情感,抒发得意或是失意的心境。
现在反思这种执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想要认知世界,是人的天性。专门以认知世界为乐趣的,做各种调查研究,得出某个结论,这是从事理论分析和创立的工作,占人群的极少数,一般称之为“学者、研究员、专家”。这样的一生,也还不赖。大部分人还是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古时候是学徒制,跟着师傅,边做边学,自己搞研发。现代社会,是先在学校里学习很多年,再出来工作。其行事的基本逻辑如下:
学习→实践→检验→反思→研究、学习、调整纠偏→实践→检验→反思
检验、反思和研究学习,是综合了自己和他人的经验。自己的经验当然货真价值,他人的经验则需要仔细甄别其真假。夸大、扭曲个人经验的故事,屡见不鲜,在借鉴和引用前,要“三思而后行”。
在统计学方法被用到科学研究上来之前,推理是个人做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受限于环境条件,每个研究者所能接触到的样板,样板所处的环境条件都不相同,得出的结论则可能正确,可能谬误。解决的办法,是多做调查,另外是多阅读同行的研究文献。
我深知我这种从个人经验出发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意识到每一个结论都不能称之为“科学结论”。但我也意识到了个人经验的宝贵:因为再多的道理或结论,如果不能指导实践,对个人而言,只能算阅历或学识,大概率只能是装饰物。而装饰物如果不用来炫耀,则用处不大。
个人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特定环境下的真实体验。其他人可以从这样的经验中去印证自己的经历。如果类似,就说“我们有共同的经历”。有共同经历的人,能更容易相互理解。如果不同,则可以批判“个人经验主义”的种种说法,提出自己不一样的看法。
能够随时接受某种研究成果(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或是“不适用”,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而不怕被证明是错误或“不适应”,真实地传达个人研究成果,则是自信心的表现。细究起来,个人情绪于“事实”并不重要,情绪只会扭曲、夸大“事实”。而厌恶之心,会远离和漠视“事实”。
做一张漂亮的木凳,需要的是理性知识,按部就班地履行各道工序。人的情绪呢,就一点都不重要了?不,恰好相反,情绪非常重要。以喜悦之心,赋予热情做出来的凳子,跟心不在焉,胡乱应付做出来的凳子相比,前者肯定要漂亮而扎实。觉得自己在参与一件伟大的事业,跟自认为只是付出劳动,获得自己那一份报酬的人相比,前者的幸福和满意度更高。
由此看来,我们做每一件事的价值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我们做成或是没做成那件事,我们投入了心血、时间和精力;第二方面是我们传达出做成或是没有做成的经验和教训,此谓之“复盘”。有时候,复盘比个人的经历更重要。复盘留下来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可供其他人研究、参考。如此,个人的实践才不是孤立,可以超越个人的局限性,成为公共财富。今人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改进了工具和技术,社会发展更快、更好,人有更多的选择。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我国的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青蒿素的过程。根据百度提供的信息,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自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实验研究了200多种中药,经历380多次失败,在1971年成功发掘抗疟青蒿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研究思路。
本文将以人的各个成长阶段为线索,试着探讨“知与行”的关系。有些方法,是儿童时期用到的,经过分析,认为人成年后也可以用。有些话,都是老生常谈,但若是不经常提起,就会忘记。及至提起,有如醍醐灌顶,感叹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做,这样或那样的方法,以前就用过。
2、鸿蒙初开的婴幼儿期
老子在其《道德经》中盛赞婴儿的精神状态,认为成年人要向婴儿学习,回到婴儿的纯真状态。从人的发展来看,婴儿状态的人,其大脑还在发育中,对外界的觉知是很有限的。比如,婴儿的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远远不如常人。
鸿蒙状态的婴儿,除了吃,就是睡,用哭声提醒成年人,它饿了或是要清洁卫生了,或是生病不舒服了。我们成年人不会这么做,生病了,会自己跑到医院里去看病,或者觉得没事,硬扛着,靠身体的自愈能力康复。
有句俗语描述婴幼儿的身体和智能发展:七坐八爬,七个月会坐,八个月能爬,这是一般的概述。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则有差别。根据我对自己孩子的观察,在他脖子还没有力量时,就试着昂起头。我们没有干预,任由他尝试。他在一次次的尝试后,终于有一天,自己能把头抬起来了。等他能抬起头后,他再也不把头趴在肩膀上了,估计是立着比横着看世界的效果要好得多。
成年人可能会想,我能躺着,干嘛站着?“葛优躺”,多舒服啊,那么费力地昂着头做什么?
及至七个月大,孩子能站立几秒钟。将他放在地板上,前面用个玩具诱惑他,鼓励他爬。幼儿的身体一般都比较胖,爬起来费力。所以,这时候婴儿通常会哭。但只要距离不太远,通过小小的努力能爬过去,婴儿还是会尝试的。
另外一个训练是翻身。也是肥胖的身体,影响翻身的顺利。几次尝试后,幼儿体验到了翻身的乐趣,他会在地板上翻过来、翻过去跟自己玩。
到了十个月或是一个月,他尝试走路。起初是有人扶着,或者是在学步车里。孩子控制不住重心,总是往前倾,容易摔倒。反复练习后,能够放手让他走一两步。再练习,能往前多走几步,但容易往后摔倒。到一岁以后,他能够往前跑,经常因为控制不住重心,往前倾倒。
在学习走路的整个过程中,孩子虽然多次摔倒,但从来没有打消他学走路的兴致。会走路,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而孩子似乎永远不知道疲倦,总是在东奔西走,成年人跟在后面很累。
反观成年人,只要能躺着,绝对不站着。成年人只有在肢体受伤,在恢复走路的情况下,才会重复幼儿学走路的过程。这时候,成年人心里往往有愧疚感,想到自己一个大活人,走路都困难,深感羞愧。
幼儿不会因为多次摔倒而有什么愧疚感,他的心智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这对他既是好处,又是危险。当然,这时候必须有成年人的监护,防止他摔得很重,或是摔到水沟或高差较大的地方去。按流行的说法,幼儿这是在“危险可控”的状态下试错。会走路的兴奋,远远大于摔倒后疼痛带来的挫败感,而幼儿对挫败感的记忆很短,他出于老子所倡导的“混然忘我,只记得走路的愉快”的境界。
成年人经常会想,这么做有什么意思?有些事,还有些意思,有些事,却没有半点意思。当然,有没有意思,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喜欢打游戏,觉得很有意思。有些人觉得打游戏没什么意思。这是每个人的禀赋不同。
综上所述,心智的发展,对人既是好事,又有弊端。好处是我们能够承担和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适应复杂的环境而生存下来。弊端是,我们从此失去了婴幼儿那种未知未觉,纯然一体的学习能力。我们想得多了,患得患失,有了羞恶之心,怕被批评,怕做错了被人骂。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复杂了。
总体来说,现代社会的包容度大了。有的六十岁才开始识字,他并不觉得丢人。以前耽误了,没机会学,也没有意识到要学。六十岁跟三岁的孩子一样,开始学字,这本身没什么,完全可以。但成年人的羞恶之心,经常会阻碍类似的学习活动。
那句话说,你永远也不会晚。这话的总体意思是不要给自己设限,试着去做一两件力所能及的事。当然,再像鸿蒙初开的婴幼儿那样,已经不可能了。放下偏见和羞恶之心才是关键。
最近看到了一则新闻,讲一名七十岁的老人,拿到了驾驶证。有相当一部分青壮年人,也是在三十多岁,甚至是四十多岁学驾驶,拿到了驾驶证。我发现,在学驾驶这件事情上,因为年龄较大而觉得羞愧的情况不多。
在驾校里,学驾驶的人自然而然放下了原来的身份。不论他是学生、工人、知识分子还是老板,他都没有了以前的架子,只以学习者的身份来到训练场,二十多岁的跟五十多岁的,在同一个教练下学习。这才是学习的最佳心态。先放下,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事。你若只想着学,没有其它杂念,则事情就简单了。
在学习中,有个好教练很重要。婴幼儿需要监护人帮他避开“致命”和较大的危险。而成年人需要教练指导他避开不必要的歪路和各种“坑”。
3、迷之自信的少年时期
现在一般将7-12岁划分为少年时期,13-17岁为青少年时期。也不必纠结于过于细致的年龄阶段,只讲人过了幼儿和童年期后的心智发展,和行为表现。
我在好几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迷之自信”。年龄最小的是一个四岁的男孩,最大的是十二岁的少年。我认为,“迷之自信”时期,是知与行分离得最严重,但也是一个人建立自信心最关键的时期。知与行的脱离,似乎是为了建立自信心而准备的。我们通常对少年的“迷之自信”有极大程度的包容,并不会嘲笑他们。这是我们作为成年人的涵养和成熟。
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学得一拳两腿,一般会认为自己“天下无敌”。这是一股不可阻挡,也不应该阻挡的气势,是可贵的稚子之气。正是这股子气势,让他继续学下去,慢慢成长,变得越来越强大。
按照我们成年人的思维,已经知道这天底下高手无数,狠人尤其多,你再怎么练,也只是稀松平凡,没几个人会在这件事上花时间去折腾。一般的思维都是,费那个劲做什么呢?
培养冠军,要从小时候起。小时候还有各种可能,可塑性大,心无杂念,只朝最棒的那个人迈进。成年人就不行了,想得多,怕这怕那,自知之明太深,干脆就懒得动了。
一看就会、一点就知道,少年人的这种“迷之自信”,是“自我激励”。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智上,少年人都是“弱”的一方,而他已经有了羞恶之心,经不起批评和责难。这时候,需要的是鼓励和分阶段的教育。
“迷之自信”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学会,“很容易”,学会了以后,自己“很厉害”。跆拳道和钢琴的分级,我认为是符合少年心智发展的最佳策略。从最简单的开始,逐渐加大难度。如果一开始就很难,直接让他弹一首曲子,或者是将某个人击倒,他很容易“知难而退”,迅速放弃。那些跟不上班级成绩的学生,通常会很快厌学,小学毕业或是初中毕业后就失学。在我的求学经历中,这样的同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只有当你觉得一件事容易,你才会继续投入。
我听过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说“我已经看了足够多的绘画风格了,用不着再看其它的了”这样的话。他这句话中包含了对自己的信心,以及他的主观意志。我认为要小心保护他的信心和主观意志,因为这是他以后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的基础。一个人若是没有信心,也没有自己的判断,这个人的培养就不算成功。
尽管在这个时期里,知与行严重脱节,有的只是泛泛而论的各种“知”,被狭小的视野和见识所局限,但少年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各式各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强大的自信心和个人的主观判断。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谈具体的行,我认为才是最好的方式。
从这个常规的发展路径出发,少年人一般都会经历从“迷之自信”到“绝望之谷”,再触底反弹的心路历程。
功夫明星李小龙为大众所知。在少年时期,李小龙就喜欢到街头跟人打架。他学功夫的初衷,就是为了打倒别的孩子。几次胜利后,自然沾沾自喜,以为战无不胜。据说有一次,李小龙碰到一个比他强的对手,将他打得鼻青脸肿。回去后,他就怀疑自己以前学的功夫都不管用了。后来,他投入叶问门下学咏春。学了咏春后,也不是战无不胜。根据李小龙夫人的回忆,在美国时,接受功夫师傅黄某的挑战,两个人你追我打,三分多钟才取胜。虽然胜利了,但李小龙忽然意识到他引以为自豪的咏春拳,效率不高。于是,他开始反思,吸收其它格斗技术优点,创立了自己的武学。
知与行应当是像李小龙在功夫上的精进。刚开始,习得三拳两脚,以为天下无敌。因为相信你所学有用,能很快检验所学的效果,所以你才会持续投入其中,艰苦训练。当你持续取得胜利或是取得成就时,你的信心自然膨胀到了极点。
我们常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遭遇败绩和挫折时,膨胀的信心才会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而反思是成长和改变的起点。那些想着“我要如何改进”,而不是想着“我恐怕不行”的人,他们是能触底反弹的优秀者。两者的区别是,前者认为不是“我不行”,是“我学的东西有问题或我对所学的东西理解有问题”,这是从知到行的探索;后者认为是“我本身不行”,用否定“自我”的方式,来否定了改变的可能性。这样的成长,就是遗憾。
对“迷之自信”的少年来说,他遭受的挫折,应当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知”其实是脱离实际的“知”,最好的办法是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一下。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在少年时期遭遇的挫折,都让他有“我就是不行”的想法。
4、迷茫的青春期
青春期迷茫在于他要选择其中一项,而放弃其它。每个人都有个主业,其它都是业余爱好。选择越少,迷茫期越短。在流行子承父业的年代里,唯一的问题大概是个人的志向,跟父辈职业的冲突。有人不愿意走父辈的老路。因此,冲突在所难免。这样的情况,在今天这个时代较少。大部分人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职业,只是听别人讲,受他人的影响,去选择最赚钱的职业。现代的专业选择,都跟各个行业挂钩。上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不能找到好工作的专业,较少有人选择。那样的学院和学校,也较少有人去选择。竞争的压力也在于,很多人去竞争有限的优质学院和学校。
在都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先用学校筛选岗位人才。这是现代社会的常规做法。既然是社会的游戏规则,遵守就是了。
年轻人对社会的种种看法,满意或不满意,都是个人的意愿,和实际结果大相径庭引起的。现代教育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及至进入社会的工作岗位,你才有机会面对现实。这时候,当初的选择到底对还是不对,妥还是不妥,都是事后反思的事了。
正常的程序应当是面对具体的工作场景,遇到问题后再去学习相应的知识,这样更有针对性。都说“男怕入错行”,现代教育的方式,就是先“知”后“行”的反向模式。大部分人都感慨:学校学的那点知识,根本就没用。知与行脱节了。
迷茫的青春期里,怕的就是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选择。
5、往前冲的青年时期
青年时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往前的冲劲。自认为“已经准备充足”,于是奋力向前冲;或者自认为“准备不足”,迟迟不敢行动,都是延续了求学时期的先知后行,知行脱离的风格。大部分人会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少部分人会主动去学习,快速成长。
各种条件的限制,对年轻人既是制约,又是保护。没有大量的资金,便只能专心于某一个点,谋求突破,聚焦更容易把事情做成。即便是没做成,损失的也只是一点点时间,一点点钱,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职场上迅速或是缓慢晋升的年轻人,走的是大众化的路子。只有表现优秀——至少某一方面优秀,才有机会晋升。这也要往上冲的劲头。知与行在这个时期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有职业规划或是创业规划的年轻人,肯定要胜过没有职业规划的年轻人。一部分人将青春期的迷茫,带到了这个时期里,当然很不利。可称之为“晚熟的人”。
由于知与行的紧密结合发生在这个时期,所以转变也发生在这个时期里。通常需要3-5年的职业磨炼,才能稳定下来。也不排除十年后,变迁行业的。经过几年的职业敲打和不断选择、放弃与坚守,人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岗位就此慢慢定型。
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青年时期就是要多折腾,各方面都尝试一下。因为在这个时期里,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而有可能获得的成就,可以很大。在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效效率的时代里,技术创新是个人拔尖的捷径。手握技术专利/发明,可以跨越身份背景、环境条件和工作岗位的制约,成为佼佼者。
这也是我一直寻求和认同的做法:年轻人要想不受成见和身份背景的制约,就要通过技术创新出人头地。排资论辈,靠关系上位,很容易磨掉年轻人的激情,让其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在任何一个公司或是事业单位的晋升通道中,大部分人的晋升,更依赖关系的操作,而不是具体的工作能力。这对年轻人不是个好消息。
由此看来,就某个问题单点突破,不但是年轻人的专利,而且更是年轻人的最佳选择。要是选择了四平八稳的晋升,则会错失时机,白白浪费这一股子冲劲。
6、稳重成熟的中年时期
现代社会的基石是标准化。工业产品需要整齐划一的标准,如此才能低成本、稳质量、大批量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需要专业化的人来生产和操作。
中年时期的基本状态就是:我精于此道,依赖于此道而谋生立足。社会需要大量的稳重成熟的中年人。
中年危机可能是,你精于此道,但社会不再需要你的专业。这是一把双刃剑。你赖以安生立命的事,如果不能融入到社会的生产节点中去,就变得无用。但你又不能没有一项精通的能用来安生立命的事。这取决于青年时期的选择和积累。
在这个时期里,知与行是一回事,不再有别的可能性。每个人都陷入了自己较为狭隘的专业领域里,为之自豪,但也因此危机重重。因此,给中年人的体面,就是让他有一份他所精通的工作,因这份工作安身立命,受人尊敬。
7、睿智的老年时期
老年时期的最大的价值,在于他可以传达自己的人生经验。每个人都应当在这个阶段,将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留下记录。要是能手把手教出几个徒弟,那就更好了。在这个时期里,知与行似乎又脱节了。如果社会环境没什么大的变化,总结出来的那一套,十有八九都管用。但现代社会的剧烈变化,让过去的一些经验和做法都不灵了。知与行必然脱节。
有些事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认清每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分辨出哪些事应当做,哪些事可以延后,不错过最佳时机,是睿智的老年人可以告诉年轻人的。到了中年时期,再用青年时期那套方法论,肯定就不适用了。中年人经不起折腾了,只求安稳。知道万事不由我,尽力而为吧。也不再激愤,不再以为可以“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安安稳稳过好小日子,才是最现实的。这大概是“中年油腻”的由来。
8、结束语
各个时期的划分,只是个大概。要是一个人到了六十岁了,还在折腾各种事,我们会说他“心理年轻”。一个人,只要他愿意奋斗,愿意折腾,哪怕已经八十岁了,还可以称之为奋斗的“年轻人”。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体力和精力不济,会更喜欢安稳平和。
知与行的分离和契合,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可以选择做学者、专家,只认知和传道;也可以选择知行合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和修订理论。
死守着某个或一堆理论,强调它/它们如何如何正确,却不去加以实践来检验,大概是“懂得了很多道理,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知道某个理论,却不去实践,这个理论就只是身份的装饰,是谈资。当然,人需要谈资,需要八卦,需要超越于他人的胜利感,这也无可厚非。
这要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想有所作为,那就要知行合一,而不是仅仅知道“某个东西”。一切为着达成那目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改进、再实践。毕竟,专门研究理论的人,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要将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做具体的事。每个人至少要在某一个领域的某一个点上,知行合一。